美麗與理財 wrote:
目前是大都在看看南港...(恕刪)
1.建案改過名字
2.換過代銷(銷售)
3.改過坪數(多電錶,多水錶,還多出來一~兩個門我又不能封,風水上不佳)
4.面橋(連實品屋都裝雙層氣密窗)
5.臨抽水站
6.四米單向道
7.賣了一年半還推不動
8.一年前開價80萬,一年後開價60萬,現在不知道開價多少
美麗與理財不出來還好
一出來這個案子又再被鞭一次
美麗與理財 wrote:
目前是大都在看看南港...(恕刪)
房子是給人住的,不是用來養蚊子的~
住在南港經貿園區,首先要考慮的居住的便利性
首先要問,最近的"超市"有多遠?先不談傳統市場~
其次再問,最近的較多選擇的"小吃店"有多遠?
再來問,最近的文具/書店有多遠?
還要問,最近的童裝/服飾店有多遠?
最後再問,最近的安親班有多遠?
那裡是有捷運沒錯,但誰會坐捷運去明湖的超市、小吃店、文具/書店....?
南港經貿園區的住宅區在政府的規劃上,本來就是規劃成"商務住宅",而不是一般住宅
也就是說,對商務人士,她們平常都是到處住,不太會固定一個地方住,所以以上的生活機能並不重要
另外,南港經貿園區的住宅本來就應該要規劃成高級住宅區,全部都是大坪數的豪宅,因為豪宅的客群根本不用考慮以上生活機能的問題,因為平時採買日常用品的人,都是家裡的"瑪利亞",而小孩的就學也是司機接送至私立中小學
所以,當妳們羨慕其他豪宅建案快速完銷且高價賣出時,妳們可曾想過自己錯誤的產品規劃造成如今的慘狀?
面高架橋的住宅只能規劃成根本沒考慮過開窗的商務型住宅,但現在在那根本沒有這個客層的存在(連預定的百貨公司等商辦大樓都還沒蓋起來)
只是,目前南港經貿園區的商業活動根本就還沒起來,根本不會真的有商務人士想住在那裡~
然而,在這個區塊中,竟然規劃了2-3房的產品,那當然會很難賣,只有本來就沒打算自己住的投資客會買,或是少數單身且在經貿區工作的人~
在奢侈稅實施前,還可以在投資客之間轉來轉去,奢侈稅實施後,只剩自住客會進場買房子,但經貿園區自住客又很不便利,買方會少很多
是啦,在經貿區堅持個5年,等周邊更成熟了,是有增值空間,但有幾個人有辦法忍受5年的不便利,還有價格也幾年前的從30多萬,漲到目前的60多萬,看起來很像把未來發展成熟後的價格都率先反應完畢了~
經貿區的新成屋價格已經很接近松山區新成屋的價格了,你確定自住客願意捨棄松山區的好學區而選擇南港經貿園區?
回去跟妳們老闆講,趕快把價格調降了吧!
賣得越久,只會更難賣而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