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美國又在印鈔票了,美豁出去了!


jacya wrote:
因錢變薄,而不是房子變貴!
搞清楚狀況如版主者實在稀有!
點到這!..(恕刪)

事情有那麼簡單就好了,

美國搞這招, 會造成世界性的通膨,
以台灣來說, 是原物料進口國,
如果不讓台幣升值, 勢必要面臨強大的通膨壓力, 而且央行要不停的買美金阻升, 然後賣NCD來收台幣,
NCD 目前已經超過6兆了, 這個藥方吃不下去時, 就是逼迫央行要加速的升息來緊縮資金, 就跟中國前一陣子忽然升息一樣, 以台灣目前超過50% GDP的房貸餘額來看, 熱錢效應比較大?還是升息效應比較大呢?

那看看如果央行放手讓台幣升值呢? 首先, 通膨壓力減輕了, 但是, 目前還是貿易順差國的台灣, 出口業首先遭殃,
還有目前滿手美金的央行光匯損就可能無法再提供約佔國庫1/10 收入的法定盈餘, 本來就已經快破表的舉債上限當場破表, 政府不加稅, 那就只有修法改變舉債上限, 讓以後的人去負擔龐大債務

耶~升值也錯, 不升值也錯? why? 因為我們吸操縱匯率這個毒很久了, 10年了吧?
美國看中國也愛吸, 看了很不爽, 乾脆倒一堆白粉出來, 希望中國能早日毒發身亡,
結果在旁邊的台灣也吸到了渣, 就看挺不挺的住了

20幾年前台灣也吸過一次, 最後以40->25 開端, 以股市萬點崩落發展, 也以房價崩盤收尾

這次, 大家風險意識較高, 資訊較發達, 也許會有例外吧

ichirohiro wrote:
事情有那麼簡單就好了...(恕刪)
嗯嗯,這位是對經濟與金融有研究的大大,小弟也想分享一下....

而且央行要不停的買美金阻升, 然後賣NCD來收台幣,
NCD 目前已經超過6兆了, 這個藥方吃不下去時, 就是逼迫央行要加速的升息來緊縮資金

小弟認為,這一點比較不用擔心,央行NCD最大的買家,就是郵匯局與各大銀行,標售價格甚至破新低,之前還有低於1%的過.....而且放出的NCD感覺永遠餵不飽這些怪獸,因此,央行對於此間的利息負擔,相對於美國是低的多.....升息,5年內升到3%恐怕就是底限了........
那看看如果央行放手讓台幣升值呢? 首先, 通膨壓力減輕了, 但是, 目前還是貿易順差國的台灣, 出口業首先遭殃, 還有目前滿手美金的央行光匯損就可能無法再提供約佔國庫1/10 收入的法定盈餘, 本來就已經快破表的舉債上限當場破表, 政府不加稅, 那就只有修法改變舉債上限, 讓以後的人去負擔龐大債務
其實看起來,央行早就沒有在買美金了,因為,當美金來到30.6左右,連我都想買(事實上30.6時我用信用卡刷美國郵購,選擇付美金,也是算買美金了...),那幾天的交易,剛好也反映了這個傾向,市場就會去阻升台幣了,這應該感謝台灣人真的很有錢嗎????看來幾十年來台灣與韓國的最大不同,就是台灣民間真的還是很有錢.....

耶~升值也錯, 不升值也錯? why? 因為我們吸操縱匯率這個毒很久了, 10年了吧?
美國看中國也愛吸, 看了很不爽, 乾脆倒一堆白粉出來, 希望中國能早日毒發身亡,
結果在旁邊的台灣也吸到了渣, 就看挺不挺的住了

說的好,這就是我說的,現在台幣必須要選擇盯美元還是抱RMB大腿.......我是傾向盯美元,畢竟,現在我們對大陸超超超大順差......

20幾年前台灣也吸過一次, 最後以40->25 開端, 以股市萬點崩落發展, 也以房價崩盤收尾

這次, 大家風險意識較高, 資訊較發達, 也許會有例外吧

一樣,貨幣上盯美元,比較保險.......

ginthdiana wrote:
其實看起來,央行早就沒有在買美金了,因為,當美金來到30.6左右,連我都想買(事實上30.6時我用信用卡刷美國郵購,選擇付美金,也是算買美金了...),那幾天的交易,剛好也反映了這個傾向,市場就會去阻升台幣了,這應該感謝台灣人真的很有錢嗎????
..(恕刪)


30.5我也想買, 看來自己也被定錨效應深深影響
今天回頭看, 看來29開頭有機會了
就是因為台灣央行長期阻升台幣,才會造成今日的窘境,要是不阻升,讓他過去十年慢慢升,問題根本不存在
就像一直供應大量毒品,忽然不供應了,戒斷症狀會想自殺的(40 -> 25那波掛掉多少公司)
不如慢慢減少藥量,讓他恢復正常

不要再說台幣升值不利出口,華航/長榮都懂的對油價做避險,科技業的裡面的高材生會不懂對匯率避險?
自己該花的成本不花,然後叫央行拿納稅人的錢幫他做避險,媒體還歌功頌德給大家洗腦,說央行痛擊投機客云云…

拜託,外銷產業的匯率避險,為啥要內需產業/納稅人出錢?




另外,政府期待央行上繳盈餘,這也是壓制台幣匯率的其中一個因素…
表面上台幣保持弱勢,央行可以上繳大量盈餘,納稅人不用多繳稅
但台灣99%能源依賴進口,石油/天然氣/紙漿/糖/小麥…很多原物料漲開心的,
大家多花的錢也不見得比稅金少
jacya wrote:
因錢變薄,而不是房子變貴!
搞清楚狀況如版主者實在稀有!
點到這!...(恕刪)


是喔?!

這幾年台北房價至少漲兩倍,

那應該所有的物價也漲兩、三倍才對?
話說 是六千億才對吧!!!還有不是只有美國會印鈔票
WonderDragon wrote:
是喔?!

這幾年台北房價至少漲兩倍,

那應該所有的物價也漲兩、三倍才對...(恕刪)


用這樣的疑問,只是凸顯槁不清楚問題重心呢。

「台北市」的房價會跟著美國印鈔票漲,是因為「台北市的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有資源(同一塊地只能蓋一棟房子),如果拿同為這樣特性,又更容易變現的黃金來看,就很明顯看出美國印鈔票造成物資上漲的走向了。稀有的不可再生資源,才會對「世界通貨」有一定的比值。

但不是所有的物資都有這樣「稀有+不可再生」的特性,所以漲勢沒那麼「明顯」,不過其實大宗物資只要是用美元計價,通通都有漲啦。
完美女神
那就奇怪了!震央美國的房價怎麼沒台北一樣狂飆?
別人印鈔票,我們在喊燒~~
漲價是有可能,但是不是超漲、亂漲?這大家要看仔細.
willis0906 wrote:
那就奇怪了!震央美國的房價怎麼沒台北一樣狂飆?
別人印鈔票,我們在喊燒...(恕刪)


錯啦!又是一個不懂所以才會問的問題。

美國人幹嘛要印鈔票?因為欠債欠太多啊!問題是這些債務都是用美金計價,所以就用印的來還就好。

印鈔票來還,會使得債主收到的「美金」,價值越來越低,所以這些債主,必須想辦法把這些越來越不值錢的美金,換成能夠保值的商品,否則我辛苦的收來的債務(即美金),過不久就變成一堆廢紙啊!

保值(避險)商品中,其中一項就是台北市的房地產。那本來就很貴的台北市,加上這堆滿手熱錢想趕快變成避險商品的有錢人,就會變成一堆這個版上覺得天價的台北市房地產,卻還是有人買,因為那些人本來就是買來避險,不是買來住的啊!但不是整個台灣的房地產都在飆喔,不是整個台灣的房地產都有當避險工具的價值,甚至,大部分地區都不是。

此外,幹嘛不買美國的房地產?當然有啊,美國精華區的房地產如紐約曼哈頓區,很值得買,價格也沒跌啊!但是買那個成本比買台北市高太多了,所以...


完美女神
所以除了美國以外,

那其他國家也應該有漲兩、三倍才對嗎?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