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不幸的,建商需要投資客來掃房,不然一個建案幾百戶,自住客不可能一次進來那麼多,會增加房屋的銷售期
所以人事跟利息成本都會增加,相對獲利就變少,政治又很難跟商業切割,所以很多防止炒作的機智其實大家都知道怎麼作,只是沒人敢作。
另外台北移出的五萬多人, 會移到彰化雲林高雄嗎? 當然這五萬人, 最後還是一樣繼續把台北縣拉得更高, 或者開始炒熱桃園
今天下午在整理一些舊的雜誌和書籍, 然後請助理幫我把highlight 的部分掃描存檔, 整理的時候看到2008年的時候今周刊專訪壹傳媒的黎胖子的文章, 裡面提到黎智英大買內湖萬坪以上的土地, 並且強調他公司在香港上市卻從來沒買過香港的地產, 但她覺得十年內台灣的房地產一定會好到瘋 (原文照錄), 所以從3年前 (專訪時間是2008年10月, 所以是從2005年開始)在內湖買了近萬坪的土地, 當然不免俗該文章後面還是會提到張金鶚教授在2007的意見, 周刊說, 政大教授在2007年就提出警言, 台灣房價將進入三年的修正期, 現在已經將近超過張教授所講的三年修正期, 當初張教授的三成修正, 看起來是剛好一個反方向...
後大麥造 wrote:
文盲啊?拿第一季、第...(恕刪)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