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若有房子..透過仲介買和跟屋主直接買,大家會選擇哪一種 ?

買房有太多GGYY的事
如果打算安心住個20年以上
還是跟仲介買
但是自己功課要做足
才不會給人耍著玩
當然跟仲介買(個人建議找比較大的那兩家, 千萬別找阿撒不嚕的小仲介), 我的經驗參考一下!

風險一(權狀過戶的空窗期) : 如果你要自己跟屋主買, 你要用誰的代書? 風險是, 用對方的代書你不怕頭款付了之後對方勾結代書, 權狀故意不過戶給你嗎?, 或是在稅金的分配動手腳呢? 相信大部份人對稅金的分擔都不是很了解, 一般都相信代書說怎麼分就怎麼分, 相信我, 我賣第一間房子的時後就被對方的代書騙過, 乍聽之下很合理,但是有很多咪角. (雖然你會說還有尾款, 不用怕), 用你的代書, 賣方還會怕權狀過給你, 尾款你不給他, 但是房子已經在你名下, 別輕鬆的說上法院, 相信我你不會想要找這個麻煩, 律師費貴森森, 還有時間的艱熬與錢被卡住的損失.

風險二( 凶宅) : 這一點是最重要的, 也是我賣的第一間房子, 買賣完成之後, 對方要求解約, 說我的房子是凶宅, 雖然樓上的各位大大說可以查台灣凶宅網, 或問街坊鄰居, 里長或是派出所, 相信我, 凶宅網可以參考但不是決對都有, 街坊鄰居或里長不是每個人都清處或是會告訴你, 因為說了之後沒人會買這個社區, 不就影響自己的房價. 派出所就別想了, 除非你有門路, 不然派出所不會告訴你的, 這是有關個人隱私的部份. 我因為凶宅的事件查過法院的許多判例, 目前法官對於凶宅的認定與房屋價值的損失還沒有一致的看法. 所以針對這個風險, 建議您還是透過仲介, 因為屋主委托仲介賣房子的時後就必須填寫 " 房屋產權所有的時間, 是否有非自然身故的事件發生 " , 如果屋主不老實填寫, 或仲介沒調查清楚, 就把他们雙方一起告進法院, 至少屋主跑了還有仲介跑不掉, 因為法院的判例認為仲介在所在的區域, 應是最了解所負責的區域, 這個責任是跑也跑不掉的, 雖然仲介可以主張屋主騙他, 但這也沒用, 所以仲介會比較想把事情快點解決. (雖然判例也有不好的例子, 不過仲介賣凶宅的消息一但傳出去, 對仲介很傷)

風險三(仲介) : 不是所有的仲介都是壞人, 但是個人建議您找那前兩大仲介, 而且還要找直營店. (就是公司直營, 不是加盟的), 加盟店的所有權在店長的手上, 仲介品牌只是給他相同的招牌, 網站與行銷手法而已), 仲介加盟店的名片除了仲介的品牌之外, (例如 : x義 或是 X慶) 都會加印是某某某公司, 而且他们給你簽的文件屬明都是 xxx公司, 而不是X義 或是 X慶, 出事的時後總公司的法務可是把責任推給加盟店, 請參考法院判例.


別為了省仲介費, 承擔了上述的風險, 到時後花錢還惹來一身麻煩, 仲介的費用不是他說多少就是多少(大部份是買方1%, 賣方4%), 只要有成交的希望, 仲介也會犧牲部份他的傭金,來達到成交的目的, 一般仲介可不會讓煮熟的鴨子飛了, 重要的是買賣方要堅持的住仲介一直疲勞轟炸.
steve_rita大大說之有理,用1%買安心也對,畢竟買房乃人生大事
還是跟仲介談一下囉
steve_rita wrote:
當然跟仲介買(個人建...(恕刪)
E93KING wrote:
不要想太多,屋主不會...(恕刪)

我想大大誤會了,屋主當然不是笨蛋(但是我是... 囧),只是房價如此紊亂,若是一手屋主(15年左右),
對於行情可能就沒那麼堅持,且各案件不一樣,不能一蓋以均價計算。

雖然知道多少都是仲介手法,但每個禮拜七八組客戶看完都不出價或是出低價(連續四五個月),
久了總是會受些微的影響,唉。
家裡房子就是於金融海嘯爆發時,大安區一坪均價50萬,因為前景晦暗不明,早賣掉早解決一件事,
才設停損點少一百萬售出(49/坪),附近物件也有42.43成交...
這是個人的例子

付1%仲介費買保險不錯,但2%就太多了,當初小弟家永X的仲介小動作不斷,一整個搞的很火,
版主請務必找個信賴又腳踏實地的仲介,祝您順利買到理想的房屋
Wall.E wrote:
如果不怕被騙的話就自...(恕刪)


如果會被騙
就算有仲介你一樣被騙
仲介賣完房子就走人
白白抽你好幾%
售後服務??
想都別想了啦~~~~
不可否認仲介還是有服務的
帶看等等的....
拿到錢以後再出事的話
只能算你倒楣
仲介最多也只會幫你聯絡前屋主

找仲介....??
不需要傻到捧著錢
讓人當凱子削吧

btw,
如果你真的要找仲介
目前個人經驗
大概只有x義一家勉強還可以
LACOSTE0229 wrote:
付1%仲介費買保險不錯,但2%就太多了...(恕刪)


羊毛出在羊身上
你忘記了還有屋主的4%
現在屋主賣屋
都是算要淨拿多少的
所以仲介費用等於也是買方出
只是灌在房價裡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