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

房價的震撼

ru_min520 wrote:
我是覺得很弔詭啦~台...(恕刪)


其實很多的人買不起台北不一定是付不起每個月的貸款

而是付不出一開始的頭款

所以只要有足夠的頭款時,很多的人就敢進去買了

房地產是一個資產,是可以變賣的

只要買的地點還ok,價格還ok(不要高別人太多)

未來缺錢時要賣就會很容易

並不是像有些人認為一買就要準備二十年和他奮鬥~
catbox1975 wrote:
如果當初能買500萬的房子就算他賣掉賺5~600萬,我相信也不會去買2500萬一個月代款8萬的房子.
因為如果一個月能付的起8萬的代款當初直接買台北市中心就好了,怎麼會去選北縣呢?羅輯怪怪的.
就算房子真賺了,新水也跟著翻好幾倍嗎?哈.......(恕刪)


當初是當初,現在是現在

很多的人在職場拼了數年後

薪水早就不是當初的那樣了

也許大家總是習慣聽到一堆人在那邊喊他的薪水如何的少

但我看過許多的人,只要不是太扯的

一個月夫妻雙薪要付七八萬卻也不是什麼難事~

當初會挑那邊

很多的人也都是先求有,再求好

先求安穩,等確定工作真的比較定了,才再回來尋求方便

這和現在很多年輕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
stephen02 wrote:
當初是當初,現在是現在

很多的人在職場拼了數年後

薪水早就不是當初的那樣了




這句話 ... 會禁不起考驗 ...
資金只集中到少數人身上 , 現在年輕人的機會是越來越少...



不然 明知 只有四萬多 薪水 , 一堆人考公務員 ...一堆人選擇簽下去當兵 ...
一堆人去考基層警察 ....
一堆人去搶老師缺 ...

或許你都在台北活動 ,不了解中南部 "廢校" 或 "併校" 所隱含的意義
或許你不知道 "五都" 真正的意含 (別被騙了 ,不是要多養公務員)



雖然人口零成長壓力 ,可能要 4 ,5 年後大家才會感受到 ...
但這幾年房價漲的趨勢是不變的...

台北市只會越貴 ...
新北市 ??

或者以後只剩下一個台北市 ????

不要去計劃無法掌控的事 ....2012 或 2016 ...

大可不必 wrote:
這句話 ... 會禁...(恕刪)


還沒開始拼就說不可能,那當然不可能!

每個年代都有一堆聰明人說辦不到,但總是有一些笨蛋呆呆的做,之後就辦到了


你做了多少年?超過十年了嗎?

如果沒有,一兩年而已,當然辦不到!

如樣辦不到

那一堆人由小換大是換假的嗎?

小的房子的漲的價格也一定拼不過大的房子的漲的金額呀

那為何就是很多的人可以慢慢的由小換到愈來愈大呢?

這其中的原因是你還沒想清楚而已!
stephen02 wrote:
還沒開始拼就說不可能...(恕刪)


()由小換大的道理 , 以前人都有做過 .... (我不否認 ,因為也看不少)
()台北市精華地段房價不會掉 (當然 ,只要人潮不斷 ,生意就不會流失 )
()而且 ,政府真的敢開放陸資買樓 ...台北房價絕對一去不復返 ,這點大家都知道 .
()多少人呆呆花個幾百萬給孩子出國念書 ... 現在反而是不讓小孩出國念書而把錢拿去買房子的人笑 ~~~

剛去看一下月旦法學 ...呦 ! 王文宇先生也跳進經濟學的領域了 ...

以上這這點跟 "現在年輕人的機會是越來越少..." 還有你所說的 "但總是有一些笨蛋呆呆的做,之後就辦到了"

這三點是有關連與共通的 ....

28 法則 ,M型理論 ,扁平化組織 ,左尾理論 都可以解釋下列所述 (GUN ,我沒事看那麼多書幹嗎 ...)



最後一點 , 低出生率 與 高離婚率 只是結果 ....
原因 ? 在我們週圍 ....房價絕對不是其中一項主要影響 ~~


反正 台灣固無史者 , 請大家去體會 ~







stephen02 wrote:
由於近來市區房市的漲...(恕刪)


很有趣的推論,樣本數應該不多吧! 要談到影響整個市場,個人覺得有點勉強,台北市現在超過九成是投資客的交易,低利的環境加上銀行放貸的壓力,導致政府打房只是空話,台北市主要的自住買房子應該還是口袋很深的自住客或是北市內換屋族吧。受到房價一直上漲的壓力,從北市搬到北縣的人還是比較多。
所以???

投資客轉玩外面的了嗎????

不是...反正只要住的方便~安心...沒賣出前是不會有價差的...
PO文最怕是一些腦x,明明都做人身攻擊了~還說沒EQ 動不動就提告~~~你父母教的嗎??那我問候他們你有沒有意見呢~
notiz wrote:
很有趣的推論,樣本數...(恕刪)


當然開始回市區一定不是直接回大安信義中正等區

但如果板橋、新店的新房價格拉近至內湖、南港的中古屋價格之時

內湖、南港因為有工作,新人口遷入多,未來前景看好

為了工作的便利,為了一般人普遍對北縣的素質觀感不佳及重回當初被趕出來的地方等種種理由

有很多的人還是會由內湖、南港這些新興地點做為重回台北的第一選項

這就和北市很多人被趕出去時,也是一圈圈向外移是一樣的道理

此時

北縣的房子就容易又暫時休息等待北市的再度拉大距離後,才再一次的向上攻堅!

這就是所謂的比價效應的影響,導致房價像是震波一般的先向外後再向內!

一年前

有人會說新板一坪要四十是神經病

一年後的今天

別人會說新店都有50了,內湖南港60還算便宜~~~~~~~~~

別的區域我沒那麼了解,大安區靠近大安公園週遭的房價真的是漲不少,可能是因為信義線兩年後有機會通車,這裡好一點的大樓甚至是公寓,一旦釋出幾乎很快就可以成交.我家樓下就用了一個我認為非常高的單價來成交,她們是自住客,原本我2008年六月買的是當時的最高價,現在二樓買的價格比我的價格又多了35%.我是認為台北好的區域幾乎很難有低價了.要換屋,只能寄望自己能賺大錢,將來看有無機會換到面大安公園或是仁愛路林蔭大道的房子.旦這已經不是再跟自己比了,要入住台北的高級住宅,財力已經是再跟整個華人圈的人比財力.
好啦好啦,很厲害啦,啊不會出國去比賽喔?
要買的趕快買,再把房價塾高一點吧,
  • 5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