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購屋時我們也是有此感覺, 所以放寬條件看5年左右的中古屋
個人經驗, 有些建設公司的格局都很奇怪或不好利用, 比如最近上新聞的"毫宅"
當初看屋也覺得室內格局不太理想
我們後來買華固的房子, 看屋時在內湖和南港重劃區看了好幾個華固的建案
覺得同樣坪數, 他們家的房子格局設計就是比較好
我們買的房子60幾坪, 四個房間, 其中兩間可以擺放雙人床外, 還可以放衣櫃和書桌, 書櫃
主臥甚至可以再放主人椅, 以及另隔出穿衣間, 真地很大
客餐廳獨立, 空間很大, 連廚房都可以擺3m長度的流理台
我建議大大可以選擇不同建設公司的建案多比較, 同樣坪數格局好壞還是差很多
如考慮5-10年屋,可以利用的實際坪數更比新成屋多很多
至於廚房小, 可以改成開放空間, 只要不怕做菜油煙問題
基本上我的活動空間都在房間
大概是台北市的老房子才會有那種客廳不氣派 但有兩間可以放雙人床的房間吧
又 很多新房子連前陽台都沒有 或是蓋的時候就直接外推 這我也不喜歡
感覺好窒息 沒有跟室外的緩衝空間在
在台北工作, 不得不住台北.
四年前從套房租起, 後來開始跟朋友合租公寓.
所看到的格局房間也都只是差不多剛好而已,
客廳做大可能是當作接待客人或平時活動空間.
就平時生活來說, 大部份人應該都是待在自己房間吧.
除卻大小問題,
我覺得格局和動線比單純的大小還要重要.
格局和動線夠好, 大小只要剛好夠, 住起來就很舒服了.
還有專門收雜七雜八東西的空間規劃也很重要,
東西收得好, 感覺起來家就很寬敞舒服.
不得不說, 住了快五年的北市, 還真住不慣...-_-
只要家裡東西一多看起來就擠了.
老家在鄉下, 7房3廳2.5衛 + 可以停2台車和無數台機車腳踏車的地方, 住起來比較爽...@_@
還有兩間儲藏室可以堆雜物.
住北市, 一買新東西就得考慮舊的或不用到的是不是就應該送人或丟了..不然家裡還真擺不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