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房價的問題在於所得及分配

社會上資源就這麼多
大家各憑本事
就像NBA球隊薪資上限固定
每個球員薪資高低落差大
就是看表現
所得沒增加而買不起房子
而買得起的人才是房價的支撐
數億豪宅我也買不起
但就是有人買得起才會有這樣的價位
為什麼他們買得起
原因很多
中樂透
上一代留下來
努力
運氣好等等

容積率影響很多問題
生活品質
交通等等
合理化是為了大部分的人

另外..
貧富不均或許造成的原因是勞逸不均
因為比較勤勞所以比較富有
因為比要安逸所以比較貧窮
??

rogerlty wrote:
從專家提出的行政手段來看,對於所得很高的人,一點也不痛不癢,怎麼說呢?以為提高部分住宅利率或是加稅就可以抑制住宅漲幅,如果這樣做了,最大被修理到的族群就是一般國民,畢竟有房貸的國民占了大部分的比例,結果造成國民負擔越來越重,越來越付不起,銀行審核越來越嚴,結果一般民眾越來越買不起;這樣子房價會跌嗎?不好意思,都會精華區的房子只會落到口袋深的富人手裡,那一般民眾想要住進精華區,請付出高租金跟這小撮人租了,誰受利了呢?貧富不均的狀況會更加嚴重。


作者寫這麼多..給你鼓漲

但是如果沒有用稅制如何改善貧富不均?
如果沒有用信用管制..如何分別投資與自住需求?

這兩個本來就該作..但是政府也只是蜻蜓點水..


zaza213 wrote:
社會上資源就這麼多
大家各憑本事
就像NBA球隊薪資上限固定
每個球員薪資高低落差大
就是看表現
所得沒增加而買不起房子
而買得起的人才是房價的支撐
數億豪宅我也買不起
但就是有人買得起才會有這樣的價位
為什麼他們買得起
原因很多
中樂透
上一代留下來
努力
運氣好等等

容積率影響很多問題
生活品質
交通等等
合理化是為了大部分的人


房價如果沒有政府介入和建商抄作的話,那你講的就是對的!

另外..
貧富不均或許造成的原因是勞逸不均
因為比較勤勞所以比較富有
因為比要安逸所以比較貧窮...(恕刪)


有沒有聽過窮忙族,貧富不均和勞逸不均不一定有關係!
WonderDragon wrote:
房價如果沒有政府介入和建商抄作的話,那你講的就是對的!

不管
政府怎樣介入
建商怎樣炒作
仲介怎樣吹噓
投資客怎樣哄抬價格
沒人買...就不會漲...
但就是以上所有問題都發生的時候
還是有人能力夠
覺得合理可以負擔而出手
??
非也非也

問題不是在於供給不足
問題也不是在於分配不均
問題更不是在於所得負成長

問題只有一個, 就是華人心理根深蒂固的渴望有一個狗窩的價值觀.

以現在的租金市場, 月租不到三萬元就可以入住台北市內中等區段一般坪數的公寓或大樓; 一年不過三十來萬, 二十年不過六七百萬, 每年節省下來的資金成本可以用作其他的投資. 為啥你不願意? 反而甘願花上兩三千萬買屋齡三十年的市區老舊公寓, 最多也不過再住二十年? 說什麼將來發展,說什麼未來性,說什麼增值,說什麼漲幅, 全都是根基於華人扭曲的房地產價值觀.


這個民族的價值觀就是如此, 好拜神佛愛進香, 好看風水多迷信; 無知識不讀書沒教養低文化反科學低效率貪食近利無視公益髒亂無序敷衍苟且不思上進自甘墮落.................


改變之道無他 全民換腦袋與天災人禍戰爭瘟疫 兩者而已




acbc wrote:
問題只有一個, 就是華人心理根深蒂固的渴望有一個狗窩的價值觀...(恕刪)

難道外國人都不買房子嗎?請問你的立論依據何在?

我所認識的老外客戶、同事(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有家庭的都有買房子,單身的大部分都是租房子,跟台灣人差不多啊,何來差異之有?
zaza213 wrote:
不管
政府怎樣介入
建商怎樣炒作
仲介怎樣吹噓
投資客怎樣哄抬價格
沒人買...就不會漲...
但就是以上所有問題都發生的時候
還是有人能力夠
覺得合理可以負擔而出手...(恕刪)


房屋也可以算是民生必須品,有人剛結婚購置新房,有人孩子大了要換大房屋,

有人調職要換房屋......

就像糧食因為糧商炒作而價一樣,政府不會放任不管,

或是說風涼話叫人民沒人買...就不會漲...少吃還可以減肥

我是贊成自由經濟,一個公平的交易環境和市場,

但是政府介入市場,提出振興房地產景氣措施,允許建商延長建照,放任建商圈地養地,

使用補貼性的優惠房貸幫建商解套空餘屋壓力,

到現在還無法建立透明公平的交易制度和透明資訊平台,......

個人的力量如何戰勝政府和建商的合流呢?

WonderDragon wrote:
另外..
貧富不均或許造成的原因是勞逸不均
因為比較勤勞所以比較富有
因為比要安逸所以比較貧窮...(恕刪)



WonderDragon wrote:
有沒有聽過窮忙族,貧富不均和勞逸不均不一定有關係!


勤勞不一定是指一直勞動,包括你有沒有認真的去思考、去想,而不是指你有一直做某件事,不管對別人有沒有價值,就一味的要求你"應得"的報酬。
十年前知識經濟這種論調早就成形了,十年後的現在如果還認為只是努力"勞動",就應該有很好的報酬,只因為你覺得你努力了,那窮忙也只是剛好而以。

以我身邊的人為例,大部份窮忙都是長期累積下來的結果,十幾年的學生生涯不認真、家裡好幾代累積的貧窮...,導致一旦經濟的壓力落在自己身上,只能抱怨"沒錢進修、一天加班都十幾小時了還要思考什麼...",然後希望靠著政府的政策一夕反轉,不然就是爛政府。
Arch.Gabriel wrote:
大部份窮忙都是長期累積下來的結果,十幾年的學生生涯不認真、家裡好幾代累積的貧窮...,導致一旦經濟的壓力落在自己身上,只能抱怨"沒錢進修、一天加班都十幾小時了還要思考什麼...",然後希望靠著政府的政策一夕反轉,不然就是爛政府。


標準的冷血言論,貧窮的原因很多,除了不認真,有相當大的部份天賦不平等、疾病....

Arch.Gabriel 一定不知政府有維持社會公平正義、照顧弱勢的責任,沒有盡這責任的就是爛政府



Arch.Gabriel wrote:
勤勞不一定是指一直勞動,包括你有沒有認真的去思考、去想,而不是指你有一直做某件事,不管對別人有沒有價值,就一味的要求你"應得"的報酬。
十年前知識經濟這種論調早就成形了,十年後的現在如果還認為只是努力"勞動",就應該有很好的報酬,只因為你覺得你努力了,那窮忙也只是剛好而以。

以我身邊的人為例,大部份窮忙都是長期累積下來的結果,十幾年的學生生涯不認真、家裡好幾代累積的貧窮...,導致一旦經濟的壓力落在自己身上,只能抱怨"沒錢進修、一天加班都十幾小時了還要思考什麼...",然後希望靠著政府的政策一夕反轉,不然就是爛政府。...(恕刪)


所以兩個資質一樣和勤勞認真也一樣,結果也會一樣?

美醜外表、家世背景、人種族裔、機會運氣、、、、都沒有關係?

希望你是對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