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2100 正在大談台灣房價

paris16 wrote:
昨晚的節討論的時間過短
來賓不ok 田先生跟彭先生可都是利多大軍
他們怎麼可能喊空呢
...(恕刪)


其實昨天只有彭先生一人堅持看多....
田先生與另一名記者許先生都認同一個問題
那些壽險公司把大把錢投入房地產其實是資金無效率化
不知道是國X、新X這些壽險公司無能還是投資環境的關係
壽險公司其他投資都無法獲利...只好拿來買樓收租金
但是對台灣整體環境幫助其實相當有限
政府不知道有沒有相關辦法將那些龐大壽險資金導引到產業界去
例如成立一些大型創投扶植台灣公司.....
如果這些資金能被導引到產業界,應該也能提升台灣就業率與薪資水準吧

不過我不認為現在台灣政客中哪一個人有遠見的....每個人都只想到下一次選舉

這些本土大財團,
滿手的土地資產,賭的就是有人來接手;

如果沒有陸資,或國際資產進來一起炒,
那就只有擺爛.......
等著政收爛攤子!


政府對於房市現在是要做多的(至少在選舉前),所以來賓包含主持人講話都很小心,但是他們都有點出台灣產業空洞外移的問題。
有一個教授分析炒樓的要件:
1.要有浮濫資金
2.要有題材
目前台灣符合這個條件.....

但,升息跟簽完ECFA這2個炒樓條件就.....
回應一下上述的說法
其實壽險公司不是無能...是真的被金融風暴給嚇到了
目前壽險公司的資產配置已經是很保守的了
相對的...在投資工具的選擇上就會尋找相對穩定的投資工具(比如房地產..固定收益債券...等)
但投資房地產也只是其中一小部份而已
畢竟養地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不是那麼好脫手的....
就比如這一陣子來說....
國內股票一下子的飆漲...很多壽險公司其實就沒有跟到這波的漲幅
就是因為公司內部投資部門與風管部門的角力後所作的決策:傾向保守投資
金融保險業在台灣真的很難生存....
說穿了...要還是要仰賴國內投資環境的改變吧(離題了><")


jjhuang.tw wrote:


請問馬凱的建言是...(恕刪)



他倡言要把新加坡搬來台北
說如果台北像新加坡一樣的自由,低稅,並降低外勞的門檻,有機會做到
但財政部不願降營業稅, 勞委會也不願降低外勞門檻....

記憶中是這樣, 有錯的話, 請記得較清楚的網友更正

這是個很值得討論的問題, 就是在新架構下, 台灣到底要定位在哪裡

不過, 這也很專業, 牽涉法規制度,社會,公共建設....
其實, 希望電視上這種有意義的討論多點
但昨天只排了半小時...
以好的正面的角度看台灣.....那就是熟悉又易於居住的地方,

以壞的負面的角度看台灣....就跟多數的高度集中城市一樣,擁擠,犯罪多,狗屎多...

房價高不高,根本沒有正確答案?? 有錢,買得起的說還好,沒錢,買不起的說貴...

有人危機入市,有人有錢有機會也不入市.....

有能力就去買個房子....老了有個窩,應該是多數人的想法和做法...

其它,想多了也不切實際
如果大台北地區是最適合全球華人(包括大陸)定居的地方

那麼...

應該要高價賣.還是低價賣給他們
kurich wrote:
如果大台北地區是最適...(恕刪)


答案就是不要賣給他們呀
這是民生必需品,台灣民眾都不能滿足了,再貴也不能賣給別人!
要不然你的食用水通通高價賣給大陸人好了!
長期來看.北市(新北市)房價一定是越來越貴.除非國家失去競爭力(經濟力)

不用扯陸資.外資.就以日本東京來說.房價.物價貴到嚇人.難道沒日本人居住與生活嗎?

反正一個高競爭力(經濟力)國家.首要都市房價都是扶搖直上的

現實是如此.就是這麼殘酷.投資客也好.有屋者也罷.都希望房價漲(而通常都會漲.快跟慢而已)

而生活在(新)北市的新生代年輕人.要拼一間(新)北市房子喔.哀..........有的拼了(或許是沒的拼)

時間換取空間.這就是未來趨勢.個人取捨而已






我猜大大想打的是"政府"來收爛胎子吧?

財團有在怕的嗎?
到時候還不是官商勾結在一起
再一次聯合坑殺,全民買單

換言之,收爛攤子的是你跟我吧?

i2266 wrote:
這些本土大財團,滿手...(恕刪)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