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wrote:什麼--永康街-16...(恕刪) 如果16平無公設 .. 換算成公設30%來算大約是22.85也就是如果含30% 公設應該會是一坪42w(60x0.7)主要是看能分多少地權吧!這才是重點...一平地如果破120w土地持份超過12.5%就有賺到了也就是一棟不超過八戶就有賺了.But如果有注意股票的話今年加世達最低六塊這禮拜收18.5..華碩今年最低36現在58..股票的好處是變現快..房地產的資金要很雄厚 一般人玩不起阿!
最大問題在於... 目前購屋市場上,有一群人的購物預算大約在 1500萬 上下(自備款約 200~ 300 萬,夫妻年收入總和在 150萬 ~ 200萬 之間)這群人以六年級前段班為主,有小孩(還沒上小學),買房子主要是自住 and 小朋友未來上學問題對這群人而言,要買台北市的房子,就只能從『總價』上去考量,每坪單價反而變成不是那麼重要台北市的市中心要找到大片綠地,附近又有捷運,離購物商圈不遠,社區環境單純的地方不太多。大概只有兩個... 國父紀念館 & 大安森林公園。在總預算受限制下,永康街的房子出現每坪六十萬,其實並不意外。之前在延吉街(忠孝/仁愛段)上看到一間投資客的房子 (25坪)5F 三面採光的邊間,每坪單價約 68萬賣掉投資客入手價為 50萬,那間房子轉手至少賺了 400萬以上(不到一年)(當初仲介告訴我... 說屋主原本想賣每坪 75... 看到鬼了~~~@$!@%@$#)
我只能說, 這種房子這個價錢很正常, 我今天有一千萬想買這種房子搞不好還不太好找...以前永康街真的要說有什麼問題, 只能說沒捷運...不過這問題現在也沒有了~在台北市中心這幾區, 生活機能,環境(含居民品質), 學區等等能跟永康街週邊區域比的有幾個? 我相信是沒有很多的...這就是我講的, 某個地區住久了不會感受到這個地區的成長, 等到要賣的時候會覺得很驚訝為什麼可以值這麼多錢. 但是外面進來看的人只會看到現在這個地區跟其它地區相對比起來值不值這麼多錢, 跟自己有沒有能力買而已.
最大問題在於... 目前購屋市場上,有一群人的購物預算大約在 1500萬 上下(自備款約 200~ 300 萬,夫妻年收入總和在 150萬 ~ 200萬 之間)這群人以六年級前段班為主,有小孩(還沒上小學),買房子主要是自住 and 小朋友未來上學問題對這群人而言,要買台北市的房子,就只能從『總價』上去考量,每坪單價反而變成不是那麼重要沒錯昨天跟朋友吃飯他持有三年的房子在門牌是敦化南路巷子學區敦化國小 國中四十幾坪賣了一千九百萬沒透過仲介當出才買一千二賺了七百萬買方是要節稅 規劃遺產稅的長輩每年給小孩兩百四十萬小孩才十九歲就有精華地段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