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大家都這麼有錢嗎? 一兩千萬的房子,買下去都不手軟?

大大應是標準的一般中產階級,在此年紀想買房置產很正常,大大家庭的收入比我們高,我們年齡相彷,我們都想罝產,何況你們,何況現在利率那麼低,有現金存銀行,不如準備一些頭期款就可買房,買房子可增值, 存款要存多少才能到27萬,超過27萬還要扣稅,如果房價合理,誰不要買.心酸啊. 十年前我朋友在內湖公視後買一樓有庭院新成屋,40多坪800萬,我們笑他笨,現在不知誰笨

我想 只靠收入 而多餘的錢都完全不敢投資
即使
年收入有300萬 我相信39歲的朋友 也不太敢買2000萬以上的房子

但是
若能投資
(請不要告訴我 投資是否一定會賺錢? 畢竟撇開這1年景氣突然大壞外 過去投資要賺錢實在不是太難)
過去10年 你應該也有一點自備款了
(10幾年 要有500萬自備款的 會是少數嗎?)

而再以這樣的年薪 貸款5-6百萬 應該還負擔得起吧..

當然
若要再住更精華區 更多錢的房子 我看還要一點運氣 比如前幾年股市大漲 這一波大漲 有賺到一些錢吧

如果 完全不敢投資( 即使投資在股息穩定的公司都不敢)
大概要等到中樂透才有機會買房子吧













上面的大大
投資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吧
如果你有10萬,你能投資賺3萬
但等真的你有了1000萬
你認為你可以用同樣的方式賺300萬
那是違反人性的
這道理說起來簡單
但真的要做到是很難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真的能投資致富的
那真的是少之又少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買屋可能情況


1.貸款高、信用好、享受寬限期,還利不還本,貸1000萬,月付17000元。


2.貸款高、利率調高、試著轉貸或續約,繼續還利不還本
利率調高表示經濟景氣好,賣了現有的殻,先租待買,可能有不錯增值空間


3.寬限期2-3年,存了2-3年的錢,連本帶息繳款,也許不是問題


4.貸款不高、信用不好,根本沒有寬限期,建議先以低總中古屋入門


5.有人一定要存夠所有買屋款才心安,貸1元都有壓力,利息不給銀行賺,所以銀行獲利很差.....


總結:信用
自備
地點
償債能力.....
pych wrote:
去年我就有這個疑問?...(恕刪)

很多人就是敢借,
夫妻假設工作十年, 有300萬自備款, 父母贊助100萬, 就400萬, 貸款1000萬, 所以可買1400萬物件
假設一坪35萬, 所以可買40坪 , 不是嗎 ?
貸款1000萬, 每月還5萬,養一個小孩2萬 假設先生賺6萬, 太太賺4萬, 6+4-5-2 = 3, 還有3萬作生活開銷, 硬撐也行, 更不要說有些人是分財產, 分了一筆錢後買的, 問題是不說而已,
問題是這種人完全沒考慮到風險, 萬一其中一人失業呢 ? 萬一家理有人生大病呢 ? (最不希望出現的事)
幾乎無法存錢, 以後退休怎麼辦 ? 有人敢衝就去吧, 很多事只要自己喜歡就好, 尤其台灣人好面子, 報喜不報憂, 因此會給人這種錯覺就不意外了
我和我太太, 每月所得應該超過15萬, 手上也還有幾百萬現金, 無房貸(之前付全額現金)... 小孩x2
我跟我太太都不敢亂揹房貸, (誰知道薪水可領多久)
有小孩的人, 對小孩要有責任感, 對自己跟社會也要有責任感, 有責任感的人是從開始獨立賺錢開始就要考慮退休養老問題 ...
(1) 老了沒錢, 你也無法給你子女在事業衝刺上資助, 出國, 創業,,,,你小孩很辛苦, 你可以瀟灑的說靠自己啊 ! 可是成功白手起家又有多大比例, 很多中南部上台北打拼的朋友, 每月光房租就去掉至少一萬, 還要養雙親, 要出人頭地, 就是比別人困難 (不是所有有錢人家子弟都是不孝子, 玩絝子弟, 我交大畢業同事一出社會家裡就給1000多萬的房子, 人家也很認真, 我這輩子怎麼跟他比啊!)
(2) 老了沒錢, 你小孩要養你, 你是小孩的負擔
(3) 老了沒錢, 你小孩無法養你, 你是社會的負擔

很多事是要以後才會知道的 !

mike492 wrote:
上面的大大
投資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吧
如果你有10萬,你能投資賺3萬
但等真的你有了1000萬
你認為你可以用同樣的方式賺300萬
那是違反人性的
這道理說起來簡單
但真的要做到是很難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真的能投資致富的
那真的是少之又少


做到當然不容易 也要花時間研究

我想不單單是想像
至少我自己身體力行了

投資不一定會致富 但也可以讓生活過得好一些囉

其實以您的收入 應該有自己的想法
板上某些發言的看看就算了 也許也會有看空 看多 之類的言論
看空看多每個人判斷不同...不過以您的狀況應該判斷是否該買房子 畢竟有小朋友了
有種言論會說錢都存在銀行也沒賺 問題是當景氣好的時候並不只有買房 或是 銀行可以投資...
在資產的配置上 並不是只有二分法 現在股票有點因為資金動能往上 那是不是應該分配點資金去買股票
換個角度說 如果現在資金投入在房子太多當景氣好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能力作其他的配置...

另外一種說法是幾十年前買幾百萬 當初誰買誰沒買 現在某人有房子 某人沒房子
抱歉 這種論點根本沒啥好參考的 幾十年前的一百萬跟現在的一百萬價值根本不同
重點是你有沒有做對配置 這根本沒有誰笑誰笨的問題 長租短租或是買房都有不同考量

以台北的消費水平 年收百萬其實並不是什麼很高的收入充其量只是說可以維持一定的生活水平
太過度的擴張是不合宜的 以台灣的工作型態 已經在變成約聘 跟正式員工比率上的調整
因為經濟不穩定 以及企業競爭越來越激烈 只能說對於工作者的警覺性要相對提高

堅持在台北市區生活的話就只能選擇高房價 以您的收入也許比較輕鬆點的方式就是選擇台北周圍的區域
犧牲點生活作息上的時間(例如較長的通勤時間)....亦或是交通的便利性....生活環境上的差異之類的

撇開投資客 建商 房仲這幾個族群..房子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只是居住用
撇開會不會漲價這個因素會比較好 我認為有漲是賺到眼光好 但是如果漲了你也沒要賣 獲利不處分有差嗎
充其量只是投資失利時可以處分掉的資產金額比較高吧~~~
除非是有錢人可以兩三年就換屋 不然也是很難負擔的起

只能說自住的房子應該要合乎自身需求 當負擔太高只能退而求其次犧牲掉某些比較次要的選項
制於房價 既然要買可能就要多做點功課了 免得被一些現在不買以後會後悔 或是現在買相對便宜這種言論誤導

要買就多看幾間吧...以現在的景氣真的房價盤上去 那也只能說是天命...
小弟我年收入超過一百五(單身) 也打算買房 家裡也有房子 買房只是為了結婚要用~~~
壓根不會想到買房可以漲價這件事 房產不是我的投資標的...變現性太差了 而且看不懂才是重點




只剩四樓以上? 聽起來就是怪怪的..
因為有的仲介會故意把你想要的說賣了, 其實他是要你先買別的樓層..
因為你選的,可能是比較好賣
不急著給你
mike492 wrote:
上面的大大投資沒有想...(恕刪)

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投資要賺大錢其實真的很困難 (除非內線交易)
如果投資那麼容易賺大錢, 這些有錢大企業家還拼什麼經濟, 郭台銘搞房地產, 玩股票就好了, 還幹嘛這麼累
不要只因少數成功個案就忘了風險, 一失足, 代價可是很大的, 當然適度投資絕對有其必要
房屋是資產,很多人認為貸款買房,交的利息都是多的,這樣說也沒錯
有一天沒收入了房貸交不出來...

我要說的是,真的那天發生,房子可以賣掉,搬到更便宜的地方,賣掉房子可以拿回你之前放進去的資金回來

賣掉房子會不會賠錢?也許會也許不會

但照過去的歷史經驗,賺錢的機會大些

就算暫時不賣,也可以出租,只要地點不差,一定租得出去,價錢問題罷了

買屋不要想幾千萬就這樣花掉了,他是資產,是有可能增值的資產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