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 很有機會啊,最主要還是看自己怎麼談,出個價,握旋金給下去. 元利世紀匯都可以了,何況四季紅.
maxco1227 wrote:
南港區,  ...(恕刪)
這個問題,恐怕沒有人敢回答你,是筆戰問題,不管回答是多客觀,網上敏感又激動的人多,很多護衛隊,因為要顧自己房價. 我隨便不小心碰個邊,就會惹腦人了...亂扯,不准比較,什麼幼稚一天到晚比來比去,什麼沒常識.... 而且好久以前我就已經被新板區嚇到了,那邊激動派特別多,不管哪一樓,都有新板人會跳出來激動插口,所以,版上有些言論很難判斷.
萬華,天母,文山,都是成熟老區,都有很清楚的特性,只能說,應該跟重劃區方向不太同. 此外,你說的區都有頗大的價差,似乎有點難這樣比.
這是我沒做功課的很主觀很主觀的文章,如有冒犯,多多包涵....隨便看看.
http://lukaknight.pixnet.net/blog/category/2859593
luka1027 wrote:
我去看過看華固內湖五期的一個案,恐怕也會讓你吐血,一個地基不小的建案,卻沒有什麼公共娛樂空間的公設設計,雨遮三坪多,公設還是要33%,還是一層四戶,兩個電梯. 大台北如今公設會讓人吐血的建案很多,尤其越大的建商.
這幾天跑了一趟南港某接待中心,之前聽板上某專家一直吹捧這個案子,又聽其他大大那位專家就是購買此案,好奇心之下就去看了,老實說,只能用“失望”來形容,那位專家如果覺得華固的案子會令人吐血,這個案子應該會讓人更吐血吧,那這個案子怎麼買得下手呢?
小小的400坪基地,整棟建築物光一樓的住戶就佔了快一半,一個小小的lobby放了一張長桌、一個警衛的櫃台再加上兩個小小的沙發,這就是所謂的“大廳”?問了一下有沒有游泳池、健身房、閱覽室、會議室...統統都沒有,公設不是33%嗎?怎麼會都沒有?
權狀58坪,主建物只有大概31坪左右,雨遮佔了快5坪,這麼多虛坪坪數,真是可怕,一進樣品屋,看到一房還貼著“機電設備空間”,問代銷為什麼有這個空間,也答不出什麼來,還再三強調改成房間是不合法的,那還真不知道不弄成房間要做什麼?
另外也有感覺不太合法的地方,標榜一戶一梯廳,也只不過把梯廳小公部份一拆為二,中間隔個滑牆隔起來,如果有人來檢查再把中間的滑牆移回原位,感覺有點走漏洞的感覺,後陽台聽代銷說要再二工用橫向類似格柵格起來,這樣吊掛衣服就不會亂飛,這個部份由建商施作我是不知道是否合法,只是聽到“二工”兩個字就感覺與“不合法”畫上等號。
車停至地下停車場,老實說實在很不好停,車道寬度很窄,要倒車停車還怕卡到牆面柱子,這樣一個車位要300萬,好可怕。
看了一間58坪,一坪開價近86萬,連同車位要價5300萬,室內卻只有31坪左右,管理費120元/坪,車位500元,一個月要花上近7500元管理費,這果然是豪宅規劃,華固平凡的住宅真的比不上,我也吐血了...
skywing888 wrote:
這幾天跑了一趟南港某...(恕刪)
誰說我買了這個建案啊?
和平,和平,純討論,如果言語失控,不旦厭煩也沒意義,只是比較,大家參考,要比難聽很簡單,比參考價值更有意義.
對於你一些評論...
小建案本來就是每戶分攤公設比高,也不會有那些額外的公設,喜歡單純的,就是這樣啊. 謙御比較有外型的設計,也讓它雨遮多了出來.
謙御雨遮是3.6坪,其它華固我不知道,我去看內湖五期的兩個華固建案,公設比也是33%左右,雨遮也是3.5坪左右,其中有個基地還八百坪左右,大概七十到九十戶,每層四戶兩個小電梯,電梯又蠻差的,也沒任何娛樂公設,包括KTV,圖書館等等,什麼都沒有,這樣大建案的條件,公設比分攤還是跟謙御一樣大,您覺得哪一個建案比較公平或好呢? 另一個華固建案,基地小很多,但是公設比,雨遮,公共設施也是一樣情形,記得好像還是一層四戶. 此外,這兩個建案的管理費也沒比較便宜,旁邊又緊貼其它住宅大樓.
機電房,一堆建案都有啦,那跟向政府爭取容積率有關,只是信義代銷嚴格規定一定要標明,不能讓建商動隔間或掩飾,不過謙御室內規劃是不好的,應該隔為三大間.
市場上一層兩戶的建案,都是用這樣的活動隔板分成兩廳的,不管如何,它還是算一廳一戶,至於二工,哪個建案沒二工,哪個建案沒有違法,這是政府都沒在抓而已,這已是台灣建商的潛規則,我認為後陽台曬衣服本來就不需開放,用比較好看的欄珊圍起來,還可以啊,每個建案的後楊台都差不多是這樣做. 我個人也很厭惡建商所謂的二工與騙取容積率手法,這是道德與良心問題,問題是全台灣的建案,幾乎百分之百都這樣,也沒辦法,政府也都知道啊.
以小基地建案來說,以這樣的停車場規劃,還挖到B3,已算是不錯,您可以到處看小建案停車場的規劃,大部份你更不會滿意. 車道寬度,我覺得很ok,停車場用材質感也不錯,入車口高度不算優,但是不少建案入口高度也都差不多,如甲子園,Anyway,LSUV毫無疑問開的進去. 車位是要選擇,有的車位是不好的. B1有給很多機車空間,也可以有訪車空間,也算很不錯了. 車位,是行情價吧.
看你是喜歡充滿公設的大建案,還是喜歡單純的小建案,其實都有人喜歡.
其實,就算公設很多,大部份的住戶,還是都不會去使用幾次公設,只是賣相好.
最後,如果你有注意看,謙御的用材,施工質感是很不錯的,採光也很好,完全沒有大樓阻擋,這些我覺得蠻Key的.
關於附近小建案,也可以去參考長虹兩個小建案或是大悅,我城,御頂去比較一下.
這種小建案,本來就比較有特殊性,不見得人人喜歡,投資客也不會有興趣.
最後,至於價格,那只不過是開價,大家都知道平均成交價,在當區,比其它中古建案,性價比算很ok,如果你能談到好價格,性價比自然就出來了,不管是什麼建案,只要你能拿到理想中的價格,讓你能犧牲一些缺點,就是有性價比的好建案.
那附近成屋建案,以公設比,施工與用材等整體評分,我個人認為元利世紀匯是最好的.
唉,公設比與雨遮,那是政府放任,建商全亂來,我們也沒得選擇.....買的都是冤大頭.

Long Island是一層三戶;Palm Island是雙併;I Park不在我的雷達範圍內,所以不知道,但它的坪數應該也不是本版討論的範圍內
您確定看的是華固的案子?至少我的社區就有KTV(雖然很不喜歡有KTV)
luka1027 wrote:
我去看內湖五期的兩個華固建案,公設比也是33%左右,雨遮也是3.5坪左右,其中有個基地還八百坪左右,大概七十到九十戶,每層四戶兩個小電梯,電梯又蠻差的,也沒任何娛樂公設,包括KTV,圖書館等等,什麼都沒有,這樣大建案的條件,公設比分攤還是跟謙御一樣大,您覺得哪一個建案比較公平或好呢? 另一個華固建案,基地小很多,但是公設比,雨遮,公共設施也是一樣情形,記得好像還是一層四戶
大建案與小建案訴求的對象本來就不一樣。雨遮與二工本來就是台灣建商的惡劣行徑。
skywing888 wrote:
看你這麼大力吹捧謙御...(恕刪)
呦,你已經先不客氣了,我客氣的回答,你還是那個語調,是哪個高調?哪個不懂謙卑啊?誰不懂做人啊?
打嘴砲無意義,你還在打.
對於之前華固的得罪,我只是就我看到的提出我個人意見,如果你覺得無法被說服,就客氣的把優點細節說出來去說服別人,如果有誤會,我也會加以檢討,還在講不停. 也許我講話不夠漂亮,至於得理不饒人這觀點,彼此罷了,網上不少,講話不負責任. 至少,我對事,不對人,這就是做人的原則. 如果我上面講的有錯,你也可以對事糾正. Manner! Manner!
所以朋友常告誡,會常上網發言的,個性都不會太優,跟我一樣啊.......
論壇不能用來比較,評比討論的,只能談自己喜歡的建案,那其實不用太上來參考了.
嘿,你也看過些房了,還沒有很清楚二工的道理...嘛.
謙御,我看很多次,雨遮3.6,只有頂樓的樓中樓,雨遮近五坪.
去... 沒有誠意,幹嘛還來發言,文章就讓它沉好了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