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天母究竟怎麼了?


dualceleron wrote:
以後可以更悠閒了~...(恕刪)</blockquote

遲早天母會更悠閒.悠閒到生活機能都快沒了.
新光三越開在天母根本是做善事.
百貨沒賺錢也沒差

不要賠太多就好 主要維繫人氣

以後拆掉蓋豪宅

比照隔壁豪宅建案再上層樓

馨光宏巨

我都已經想好惹


leomacpc4 wrote:
...(恕刪)
逢低佈局


flypctaiwan wrote:

天母究竟怎麼了?

...(恕刪)
k8 2021撞爛報廢 ; VW vento 1.8CL 01M原汁未改 2024已拖走報廢了
所謂的沒落 其實有很多的原因

其一是台北的交通方便了,以前天母跟許多地方一樣遠。沒差。現在捷運到處都是,外國人的選擇也確實多了。
其二是生活機能,以前要接近國外的生活方式,天母的確是不錯的地方,就算是吃個漢堡也許還是比較方便。現在吃日本菜法國菜義大利菜到處都可以吃到,高級超市也開到到處都是,不一定要在天母。
其三,以前的豪宅現在都老了。拆也不是不拆也不是。你看看這些以前的豪宅,很多連車位都沒有,不單沒有捷運,連車位都要煩惱。天母如果沒有計畫的更新,那一定程度的沒落也是理所當然。

不過天母來說,目前是幾個國際學校支撐了一定的居住量,加上天母的本地人。外地人甚少考慮搬進天母。人流的確是沒有以前多。

大葉高島屋,說真的,我覺得罪不在天母。他們本身也沒有認真經營,硬體殘舊、百年如一日,加上 SOGO 的競爭生意能多好。


請不要沒品 亂檢舉 謝謝
請不要沒品 亂檢舉 謝謝
metta-sati wrote:
人口密度低 才顯得有價值



其實人口的變化都是幻覺, 大家都會幻想, 產生幻覺, 幻想自己是人中之龍



商圈人口的變化確實是少很多
但居住人口並沒有改變

因此偶們天龍人的人數還是跟十幾年前一樣

二十幾年的前的資料偶還沒有
Johnny_depp wrote:
其實人口的變化都是...(恕刪)


再看天龍中的天龍

也是一樣的





大天龍也是一樣的



小天龍也是一樣



量是完全沒有變化

那只能說質的變化了,

以下偽
有消費能力的, 喜歡逛誠品及消費的都慢慢移出天母 (偶自己有貼過忠誠誠品的消費明細), 越來越多沒有消費能力的人搬來天母

metta-sati wrote:
另外你對高島屋的評論也是錯的
高島屋 年營業額50億

天母才八萬人口 有四間百貨
(高島屋 SOGO 新光三越 A B館)

整個內湖區30萬人口 養一間大直美麗華 營業額也才60幾億 (美麗華還有捷運)
以前還只有30幾億 遠輸給高島屋(恕刪)


天母商圈過去繁華年代養一家精品百貨綽綽有餘,連誠品進來業績也很耀眼,但不到10年之間,陸續增加新光三越、太平洋SOGO,最多100億的市場四家瓜分,加上天母高消費人口愈來愈少,導致天母誠品去年11月熄燈。市場也早傳出日本高島屋要撤資,但大葉集團一再表明並無此事。葉喬智接董座後,依然無法振作業績衝出45億,日本高島屋決定結束在台投資,僅留授權技術合作,日籍幹部包括前總經理龜田隆博等5人預計7月中旬前交接完成返日,總經理將由現任副董黃筱瑜暫代。

高島屋以前狂勝美麗華那絕對是事實~~
但美麗華從以前30億不到現在已經達到66億了(重點是她幾乎沒有名牌精品)..相對高島屋連50都達不到..
四間百貨加起來一百億~~
這也代表天母的消費能力也逐年在下降~~
但這不代表不好,喜歡悠閒的人還是會喜歡天母~~
像我就喜歡逛高島屋..因為沒人.而且車位多不用等.~~
但我老婆就不喜歡,她覺得廠牌太舊,她比較喜歡去信義去逛~~
請不要沒品 亂檢舉 謝謝
請不要沒品 亂檢舉 謝謝
藤原豆渣店 wrote:
天母商圈過去繁華年...(恕刪)


美麗華60幾億 問題 他周遭 有30萬人內湖區在支持

天母才8萬人 要撐100億
我覺得已經很夠了

若要說這樣是衰退 那就衰退吧
我沒這麼喜歡 無止盡的成長

剛剛好 舒服就好


喜歡數字成長
那去 東南亞住好了
那邊都市 各種數據都是兩位數成長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