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uchichen wrote:
愈想愈覺得自己是神經...(恕刪)
一般銀行鑑價,加強磚造建物(老公寓、老透天),耐用年限為30~35年,
鋼筋混凝土耐用年限50~55年,鋼骨結構則為70~75年,
我國有關建築物之耐震設計規定,於民國63年修正公佈之建築技術規則建築構造編始有地震力之規定,
所以屋齡若已40年基本上條件會比一般的還要更差,
老公寓貸款條件這麼好全台灣也只有台北市做的到,
同地段大樓新成屋與老公寓價差如此小全台灣也只有台北市有這種怪異的情形
1F價差較2F~3F高5%~10%才是合理的,
如果你家本來就很有錢,買貴2倍以上也就算了,
但看你文中的情況1400萬的房價負擔很明顯已經非常重,
且似乎尚未計算裝修、整理、雜費、稅費、合法車位成本,
以及貸款成本、折舊成本、交易成本、風險成本、機會成本,
若不是都更宅的話真的如同上面所說的,
景氣好的時候40年以上每坪最多就值3X萬,
以後想脫手就只能尋找下一個買房首要條件很特殊的"神經病",
傳統市區其實住哪都不會差太多,
房子非哪個區域不買的觀念就是不斷刷新區域行情助長炒房這種投機行為的最大幫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