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


魯魚斯 wrote:
不知道版主是幾歲人,...(恕刪)



台北市坪50~60萬的地方, 買實坪30坪左右的公寓的話, 實際得買約50坪, 附上車位, 可能就要三千萬了


這也是我一直在說的問題, 台北市太小, 能買的地太少, 新北市大家又不願意住, 導致這種問題



假如你拿人口密度換算比率過後的數字去比較東京23區的大小, 你會發現台北市其實只能算是東京都心, 也就是涉谷區,港區,中央區等等

其他像是目黑區,世田谷區等地區其實以人口比例來說已經算是新北市範圍了


其實應該把新北市劃進去台北市, 把台北市規劃成都心區域, 新北市地區則規劃成像是東京的多摩,世田谷地區.

講實在話, 台北市買不起是應該的, 誰叫他漲成這個樣子, 但買新北市大家又不甘願

我覺得現在年輕人不是買不起房
只是每個人都想要買台北市40坪以上的房子
一看幾千萬,那當然買不起

我之前同事在台中市北屯區11期外面(隔一條馬路)買一戶中古35坪總價300多
她跟先生現在大約30歲,一個月雙薪加起來不到10W,一樣自己存錢頭期款買到
現在年輕人絕對沒有買不起
只是眼高手低的實在太多了


的確,台北市房價貴
但全台灣不是只有台北市有房子,不是只有新北市有房子
如果嫌台北市房子貴
就不要再擠破頭往台北市鑽,你不買,我不買,那房價它自然會掉
但它一掉馬上又有人要搶,所以要台北房價跌,想想就好(笑)
你那麼想要了,別人沒有不想要的道理
以價制量,這很基本的邏輯
那些成天喊著台北市房價要跌要泡沫化的人的心態,我實在搞不懂
跌了又如何?
跌了你要買?廢話!跌了我也要買啊!
那屋主賣誰?當然賣給出價高的那個,這樣一來又把它給炒回去了不是?
唱衰房價的還是早點死心吧~

全台灣房子真的狠多
負擔的起、價格合理、地段條件不錯的物件真的狠多,只是大多都不在台北市裡
鼓勵年青人別聽少數人亂吹,就真以為自己一被子沒出息買不起房
腳踏實地認真做,一定有容你之處!
al pacino wrote:
我認為這些都不是原因 真正原因是~~現在台北的房子根本不是靠薪水存錢能買的!


這位大哥的想法應該跟我一樣,認為房價太高才是多數年輕人買不起的主因

我只是認為原PO對年輕人的看法有偏見,所以才有上一篇的回應

al pacino wrote:
那您說: 台北市房子是給剛出社會的人買的嗎


如果有金主支援,還沒出社會就買台北市也是可以的


vayacondios wrote:
我覺得現在年輕人不是買不起房
只是每個人都想要買台北市40坪以上的房子
一看幾千萬,那當然買不起

我之前同事在台中市北屯區11期外面(隔一條馬路)買一戶中古35坪總價300多
她跟先生現在大約30歲,一個月雙薪加起來不到10W,一樣自己存錢頭期款買到
現在年輕人絕對沒有買不起
只是眼高手低的實在太多了


沒用的,他會跟你說:我從小就在台北長大,現在也在台北上班,我幹嘛搬到中南部去住啊?

這就是問題癥結:很多七八年級生,住台北的原因是他爹娘本來就住在台北。此時年輕人要成家立業了,不想跟爹娘擠在同一屋簷下,想搬出去成立小家庭,又不願意離開熟悉的台北,所以怨念就起來了。

問題是:【買得起台北市】的能力並非世襲,爹娘昔日有能力(或者說是魄力)買台北市,那是他們的本事。但不代表爹娘有能力者,其子女也有此能力買得起台北市(新北不在此限,新北市還是有很多幾百萬的中古房子,入手的難度不會太高)。

dulinsu wrote:
沒用的,他會跟你說:我從小就在台北長大,現在也在台北上班,我幹嘛搬到中南部去住啊?

這就是問題癥結:很多七八年級生,住台北的原因是他爹娘本來就住在台北。此時年輕人要成家立業了,不想跟爹娘擠在同一屋簷下,想搬出去成立小家庭,又不願意離開熟悉的台北,所以怨念就起來了。

問題是:【買得起台北市】的能力並非世襲,爹娘昔日有能力(或者說是魄力)買台北市,那是他們的本事。但不代表爹娘有能力者,其子女也有此能力買得起台北市(新北不在此限,新北市還是有很多幾百萬的中古房子,入手的難度不會太高)。


同意!
中肯!

台灣之所以越來越爛,就是因為有同理心的人越來越少了。
運氣好賺到的錢也可以用來嘲笑別人?

1. 股王分紅,現在還有嗎?
2. 在大陸當台幹賺大錢,現在還有嗎?
3. 安和路兩千多萬大樓,現在還有嗎?

扣掉以上那些,薪資六萬,老婆七八萬,到底能買什麼房子啊?台北縣都有困難吧?還好意思說安和路?

炒作者加上既得利益者,搞的大家烏煙瘴氣,再來嘲笑賺不到錢的人,何必呢?
al pacino wrote:
我認為這些都不是原因 真正原因是~~現在台北的房子根本不是靠薪水存錢能買的!


現在畢業的 沒趕上台商台幹賺大錢的熱潮 也沒趕上華碩廣達連發科 股王分紅的時候

我的鄰居 連發科退下來了 股票賣一賣約2億多入帳 天天去醫院當志工 周日去釣魚

我自己 要不是在大陸當台幹賺了幾千萬 哪能買安和路二千多萬的大樓

目前我薪資才六萬 太太當空服員有個七八萬 房貸不多一個月三四萬 生活還過得去

我的台商老闆 一次就出手買富邦天母三戶 人家在大陸18年 沒日沒夜的打拼(當然包括二奶)

如果他不買台北市 我這個小台幹衣錦返鄉也不買 那您說: 台北市房子是給剛出社會的人買的嗎

不要用薪水沒增加來計算可不可以買 要用有多少人在大陸海外甚至台灣賺了多少錢 他們要不要買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或人生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dulinsu wrote:
沒用的,他會跟你說:...(恕刪)


所以這就是問題了, 為何不願意住新北市?


東京的上班族大多數得通勤一個多小時從琦玉或神奈川來東京, 很多人也是住過東京裡面的, 不管是租房子還是父母的家


但當真的要成家時, 才發現薪水根本不到東京的前20%, 多摩地區都擠不進去, 只好往更遠的地方擠



拿現在的台北市當東京都心, 為何一般東京上班族住不了都心不會怨念或是靠北邊走, 但台灣的卻要整天怒罵政府跟外地人?


我認為台北市漲的的確太誇張, 但這不代表每個人都可以住得起台北市, 不管房價多高還多低, 房價本來就是供需問題, 當需求高的時候價錢就會漲, 今天這個高需求或許是炒作出來的假象, 但輸給這些炒作的主導者還是代表不夠格住在台北市裡面, 不如人就是這種下場

至於這個高需求的假象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只能說全世界都有過這種問題, 如此去面對這問題才是人生的最大挑戰, 而不是把錯一直怪在外地人身上
vayacondios wrote:
我覺得現在年輕人不是買不起房
只是每個人都想要買台北市40坪以上的房子
一看幾千萬,那當然買不起


完全是倒因為果的說法,首先不是每個人都住台北市,即使新北市一堆上千萬也買不起,桃園都炒到一坪20萬了,家庭收入五萬的買桃園都會吐血,你這種說法就是所謂的何不食肉麋。

房屋炒作到價格過度離譜,是這些年輕人的錯誤嗎?該被檢討的不是購買力,而是風險與獲利不成正比的炒房。

gladiator wrote:
桃園都炒到一坪20萬了...(恕刪)


那不過只是藝文特區的價格

離開那一區

十萬以內的大樓到處都是

gladiator wrote:
完全是倒因為果的說法,首先不是每個人都住台北市,即使新北市一堆上千萬也買不起,桃園都炒到一坪20萬了,家庭收入五萬的買桃園都會吐血,你這種說法就是所謂的何不食肉麋。


抱歉可能我說的不夠明白讓你誤會
我主要所指出:當年輕人首購就看想要一戶上千萬的房子
那只當然很多人一看就買不起,然後開始亂幹譙
當然我舉台北市為例,至於新北市破千萬的當然也有,但是也有中古屋在20W左右的物件啊~
我也舉例了,我以前同事雙薪10W以下/月,在台中買30多坪總價300多
以這個例子來說,年輕人有所謂買不起嗎?
台中的居住環境有很差嗎?一坪10W左右的物件真的不少
一個雙薪家庭就算月入6W,買300~500左右總價的物件,有那麼遙不可及嗎?

家庭收入若只有5W,為何不考慮先租屋?等經濟能力提升後再來買房?
又或為何一定要買20W/坪的物件?10W的物件都沒有了嗎?還是看不上眼的居多?
照您這說法,似乎是肚子餓了只吃大魚大肉,買不起就嫌肉貴,問您為何不吃米飯,又嫌米飯難吃

gladiator wrote:
房屋炒作到價格過度離譜,是這些年輕人的錯誤嗎?該被檢討的不是購買力,而是風險與獲利不成正比的炒房。


房屋炒作這點本來就是主觀,有錢人照樣買的很爽,買的起啊~
今天泡麵一包30漲到40塊,有人覺得沒差,但漲幅已達到33%
但大多數人都買的起,所以怎麼的?靜悄悄的,新聞一報也就過去了
這樣我也可以說我買不起法拉利,說法拉利是過度炒作價格下的產物,要求它降價,可惜辦不到
但怎麼來著?還好有TOYOTA可以買,買不起,我也還有豪邁125可以買,甘願的很
年輕人活在這時代下,房價炒得高的不像話,沒錯
但如何調適自己在這時代能生存的下去才是重點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