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內湖四期重劃區 跟新板特區 哪一邊比較有潛力呢

過了這麼多年,現在再回頭看,誰是誰非應該又有一番新體認!
reca001 wrote:
過了這麼多年,現在...(恕刪)


看起來,當初選新板的得到了預期的熱鬧都會生活.

選內湖的,現在應該繼續好山好水的低密度住家環境.

輸家只有D開頭那位..

xieb wrote:
看起來,當初選新板...(恕刪)



現在看來 新板豈止是大勝了


方水辰 wrote:
現在看來 新板豈止是大勝了


怎說?願聞其詳!
E見鍾情,獨E無二,The Best or Nothing, Only Mercedes-Benz!

方水辰 wrote:
現在看來 新板豈止是大勝了...


數據會說話:

今年以來房市交易清淡,房價下跌走勢繼續延燒,但據住展雜誌統計,2016年第2季北市預售屋、新成屋房價顯示,近1年各行政區新建案房價雖然一致走跌,但屬於蛋黃區的中山、大安、信義等區,年跌幅均不到3%。但是雙北市的走勢,今年來大相同,內湖區則出現異軍突起的走勢。

而住展統計,這1年如以大台北來計算,則最抗跌的3個行政區「樹林內」分別是樹林、林口與內湖。

台北市近1年房價跌幅最重的3個行政區,依序為萬華跌10.1%、大同跌7.21%、北投跌5.83%,正巧通通是蛋白區。住展指出,這3個行政區跌幅較重的關鍵,是房價修正期間區,來自市中心、購買力較高的區外客幾乎消失殆盡,只剩下區域客撐盤,但區域客價格認知偏低,於是建案只能降價換區域客青睞,所以房價跌幅略重。

較特殊的例外是在台北市內湖區,內湖原也是傳統蛋白區之一,但受惠於內湖科技園區超過11萬人的龐大就業人口帶動住宅需求,即使面臨大環境不景氣,部份建案價格亦有鬆動,只是鬆動的幅度不大,年跌幅僅約0.89%,成為北市的「保值一哥」。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分析,台北市房價趨勢仍遵守著「蛋黃不敗」的金科玉律,僅有少部份行政區例外。是故,今年來凡蛋黃區出現的讓利建案,長線置產客成交比例不低,就是看上菁華地段保值性高的特性而購買。

反觀新北市各行政區房價走勢,就完全顛覆傳統印象,蛋黃區反而跌得慘兮兮。新北市近一年房價跌幅前3名,依序為板橋跌12.27%、永和跌10.78%、五股跌10.39%,年跌幅都超過10%。

板橋、永和毫無疑問是新北市二大蛋黃區,但近一年房價表現卻最為疲軟,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新北市房價最穩的「抗跌三兄弟」,竟意外都由蛋白區拿下,分別是林口、樹林與三峽。其中,樹林與三峽房價年跌幅均不到2%,林口甚至微漲0.29%,也成為近一年來大台北房價唯一見紅的行政區。若以大台北來計算,則最抗跌的3個行政區「樹林內」分別是樹林、林口與內湖。

何世昌指出,新北市房價之所以如此發展,其實與蛋黃、蛋白,或者供需變化幾乎毫無相關,反而與指標建商的價格操作策略連動程度更緊密。只要是特定建商引爆價格戰的區域,房價流血戰無可避免,包括板橋、汐止、五股、淡水都有類似情況,這也將是近期房市新的生態。

來源:蛋黃區保值?或是蛋白區抗跌?今年雙北走勢大不同

-----------------------

完美女神


以整體規劃來說 新板發展得比較蓬勃

而內湖就是沒甚麼蓬勃感

但是沒甚麼好比的 因為內湖的人 也不會想去新板

新板的人可能也習慣在地熱鬧生活
Reich wrote:
數據會說話:今年以...(恕刪)


用住展的數據(內湖推案價格 vs 板橋推案價格) 來討論主題根本牛頭不對馬嘴!

內湖或許比較平均頂多就是東湖房價較低
板橋幅員很大落差也很大
光是新建案過去以來從每坪100萬到每坪30萬的都有
用住展統計的行政區今年推案價和去年推案價來談帳跌幅~根本完全不適用在板橋
(永和就比較沒差了反正地方小就那個樣也沒特別好或特別偏遠的區域)
因為今年新板特區和捷運周邊等成熟高價區根本沒推案~

真要觀察房價變化~~比較基準要對才不會張冠李戴

實價登錄各找到這兩區最近條件較好、價格較高的資訊:






其實比這兩區很奇怪
內湖四期是單純住宅區,和新板特區這種都會核心區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