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台北市民 老了? 還是懶了? 電梯大樓小漲 公寓下跌4% .....

缺口真 wrote:
希望別開口閉口天龍人...

你願意用通勤時間換好環境,
我決定犠牲電梯與管理,讓老婆能走路上班、離親人近可以就近互相照應、享受市區生活便利。
每個人所認定的生活品質不會在同一個點,真要十全十美除非是有錢人,
因此選擇市區舊公寓或郊區新大樓是個人取捨問題,無關對錯。

說實在,從你過往的發言在我看來你心理認為選擇市區舊公寓的人都是錯誤的,
甚至是用瞧不起或仇視的心態...只是有必要這樣嗎? 都只是取捨的問題罷了!!

郊區若有題材當然有機會漲,但市區要跌還真是不容易,但我想就別太執著於輸贏了。


我也不過說過一次天龍人
就被你這麼的注意
表示你很在乎這個字眼
會在乎 可能也表示自己怕被冠上這個帽子
但我覺得不需要擔心
也不需自己對號入座

當然每個人都會有選擇
每個人選擇都會有差異
這一定是需要被尊重的
我很同意
但我沒認為選擇市區舊公寓是"錯誤的"
你都說這是選擇了 所以是選擇題
不是是非題
既然不是是非題 那就沒對錯
至於我是否有瞧不起或仇視的心態
那應該不是你需要關心的
至少我沒表達出來 沒對他人造成危害

"但市區要跌還真是不容易"
確定市區公寓不會跌?
那此篇的標題是在寫心酸的嗎
Boni_Nina wrote:
我也不過說過一次天龍人

說就說了,還分一次兩次?
就是有這種想法,才會不小心脫口而山,也不需否認你的心態。
活在自以為所選才是正確的選擇。

Boni_Nina wrote:
每個人都會有選擇
每個人選擇都會有差異
這一定是需要被尊重的
我很同意...
<恕刪>...
但我沒認為選擇市區舊公寓是"錯誤的"...
<恕刪>...
至於我是否有瞧不起或仇視的心態
那應該不是你需要關心的
至少我沒表達出來 沒對他人造成危害

喔,沒表達出來?
你根本不懂得尊重別人的選擇,
看看你寫過些什麼,少在那裡假惺惺。
...算了...你...的確不是我需要關心的!
Boni_Nina wrote:
小弟幾年前換屋時
也曾經去看了一堆的市區老公寓
當然也是因為市區裡的大樓住不起
但別以為老公寓就比較便宜
一堆老公寓的屋主把自己的房子當寶在賣
我是可以體會那種自己的房子希望賣多一點錢的心情
但當你走進公寓樓梯間聞到尿騷味(不知是人尿還是狗尿)
每戶門口放滿鞋櫃拖鞋(味道請自己想像)
牆壁水泥塊剝落加壁癌沒人管
週邊沒固定停車位(就算有也要定期去排隊抽籤買月票)
信件包裹沒人收(寄到公司超不方便)
垃圾星期一到星期五只能暫堆在室內發臭
因為工作沒辦法中途下班回家去追垃圾車
再想想市區公寓跟郊區新大樓的價差(市區公寓比郊區大樓貴多了)
口頭出了幾間的公寓價之後終於覺悟
(因為老公寓的屋主一個比一個唱秋)
我覺得我一定是瘋了才會買市區的老公寓
我決定寧願以距離換取生活品質
最後買了大家都嗤之以鼻的淡水新大樓(就是大家最看不起的林三淡)
現在2年過去了
覺得做了完全正確的決定

老公寓的價值真的只剩都更而已
等50年到了 都更又無望
就變垃圾屋了 - 賣也沒人要, 銀行不可能貸款, 有大筆現金的人更不可能來買你的爛公寓
屋主再唱秋嘛


對了,15年後請記得你寫的這些,
到時來審視淡水的新大樓和台北市50年老公寓哪個值錢,而銀行比較願意放款給哪種物件。

按造你的想法,台北市15~20年後就要變廢城了。
缺口真 wrote:
對了,15年後請記得你寫的這些,
到時來審視淡水的新大樓和台北市50年老公寓哪個值錢,而銀行比較願意放款給哪種物件。
按造你的想法,台北市15~20年後就要變廢城了。


不用15年啦
現在就可以知道了
看來你最近沒跟銀行交涉過老公寓貸款的事
我買房之前問過至少3家銀行
都說了他們不會貸款給超過50年的房子
如果房子現在已經是30年了
那就最多只能貸20年
如果已經40年 就只能貸10年
意思就是10年內得還完所有貸款
換句話說
房子過了50年對他們來講價值就歸0
而買了30年房子繳了20年貸款的人
要賣只能找願意拿出全額現金的人接手
一般年輕人需要貸款的
是不可能去接50年的房子的
除非靠爸靠媽
這樣你就知道到時是50年的老公寓比較好賣
還是20年的大樓好賣

我沒期望淡水要發展成什麼樣子
我也不期望他會漲(雖然現在的確是漲了)
我買這裡時就知道這裡是什麼樣子
有什麼條件
但如果那天捷運通了
或多了條快速道路
生活機能變好了
那就是我賺到

別說什麼地方不會怎麼樣
看看美國的底特律
50年前正當汽車工業發達時
誰會想到它現在會變成廢城 (不是費城)
萬華也是個好例子
市中心都會遷移的
你能保證現在的大安信義區
20或30年後還是這樣的炙手可熱?
Boni_Nina wrote:
我買房之前問過至少3家銀行
都說了他們不會貸款給超過50年的房子
如果房子現在已經是30年了
那就最多只能貸20年
如果已經40年 就只能貸10年
意思就是10年內得還完所有貸款


先告訴你,我的房子35年,銀行讓我作20年,寬限3年...我只問了一間。

簡單講...
因為現階段50年的房子極少,
當銀行有那麼多30年內的房子可以承作,
它當然比較不願貸款給超過50年的房子啊!
但當15~20年後,台北市多數房子都會超過50年,
除非未來銀行能有更好的收入來源,不然我不認為銀行會放掉這塊生意不做。

台北市在20年內仍不斷有題材,所以我不認為台北市會在20年內就此沒落,
而既然20年後不會沒落,老房子就依然會有人要,自然就會有銀行願意承作。

Boni_Nina wrote:
50年前正當汽車工業發達時
誰會想到它現在會變成廢城 (不是費城)
萬華也是個好例子
市中心都會遷移的
你能保證現在的大安信義區
20或30年後還是這樣的炙手可熱?

最後就像你說的,未來20年都還有變化,
天曉得未來市長和總統對於台北/新北/基隆/桃園的發展會有什麼作為?
天曉得會不會突然出現有利於都更的解決方案?
天曉得總統府會不會搬到淡水,讓淡水大發?
我沒預設立場這些會不會發生,但20年後的事就像你說的...變化都還很大,
這就留待時間去驗證。

只是依你的觀點來推論,目前台北市的榮景似乎只剩下15~20年了(因為多數房子都50年了)...
但是我完全不這麼認為,除非有其他縣市能取而代之。
Boni_Nina wrote:
"但市區要跌還真是不容易"
確定市區公寓不會跌?
那此篇的標題是在寫心酸的嗎

剛才忘了回你這一點...
1.
這篇統計是短期內且成交量有限下所出現的數據,
硬要我來看,不論電梯和公寓的漲跌幅在這麼小的成交量下,
硬要說這在誤差範圍內也無不可,
天曉得下個月會不會出現電梯跌4%,公寓跌2%,
那麼這樣就要解讀成大家都喜歡公寓,不喜歡電梯了嗎???

不需要看到一篇新聞就見獵心喜的去放大解讀...

2.
希望你能看懂我之前所PO的上下文,
我沒說公寓不會跌,我意思是不會自己沒事突然大跌,
因為把時間拉長來看,它依舊會跟著電梯大樓的漲跌幅波動,不會因為年限問題而完全脫溝。
Boni_Nina wrote:
你說的那些 「為了...(恕刪)


小弟朋友應該不是去啥明星學區,在員山,很鄉下的學校。

講自己。可以選的話,小弟偏好鄉下,不過現實未必如人意,
那就隨(大人的)遇而安。

因為工作關係,小弟和老婆分住兩地,她在台北,小弟在鄉下
。小弟戶籍高中遷入台北,之後懶得遷來遷去,三十幾年了,
所以全家戶籍都在台北。

老婆本來住小弟家,有了小孩後,為了有人照顧小孩,老婆搬
回土城娘家。兩個小孩,上幼稚園問題不大,就跟老婆去上工
作地方的附幼。大的上小學時小弟很希望小孩回鄉下,可以比
較快樂,老婆不同意,老婆話事,就近(戶籍上是越區就讀,從
台北明星學區越區到相對外圍的學校)上老婆娘家附近的學校。

到了小的今年要上小學,去學校報到時,學校不收,戶籍不對
,因為今年那個八歲小朋友的事。大人討論結果是兩個小孩都
大到可以不再麻煩岳母(小弟也不喜歡寄人籬下的感覺),就搬
回台北,大的轉學,小的直接入學。

去報到時,老大看了學校有點失望的說了聲「好小」。失望歸
失望,這學校還是有些好的地方,對大人,學校提供延後班到
七點,土城只到四點半,不用參加外面反覆機械訓練寫考卷的
安親班(換了幾間都一樣,溝通也無效),對小孩,每天都有課
後社團活動(小孩對這比對功課熱衷),土城只有周末有。

雖說研究指出學區與學業成就正相關,小弟認為那不是人生的
全部,小朋友可以快樂長大比較重要。
關於區域的選擇,公寓、大樓等,小弟深深同意
前面ca大提過的,活在當下
車位不足是公寓較大的難題。
20141003中天新聞 「共同持分」地違蓋車庫 住戶提告敗訴:http://youtu.be/1VfzFuzSBJY
Boni_Nina wrote:
看來你最近沒跟銀行交涉過老公寓貸款的事
我買房之前問過至少3家銀行
都說了他們不會貸款給超過50年的房子



哪三家?可否告知?

房貸承作竟然會將屋齡50年列為絕對條件

gnff wrote:
哪三家?可否告知?
房貸承作竟然會將屋齡50年列為絕對條件


對方可能沒問清楚,非首購就是會估算屋齡...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