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chen1968 wrote:
台灣好像有錢買房,但都不花錢維護的.
(ps. 我在敦化南路2段上的大樓要整修時竟然有10多戶拿不出錢來)
...(恕刪)
是公德心問題?還是房價問題?

會不會是背房貸背到連維修費都拿不出來了?
也有可能是投資客認為自己又不住,幹嘛維修,反正馬上就賣掉....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billchen1968 wrote:
1). 房屋稅(美加的房屋稅每年要繳近市價的0.5~1%)...(恕刪)
美國房屋稅和房屋貸款都可以抵稅:
以下以幾年前加州年薪五萬美元為例,計算各種情況的應繳稅額:
情況一:單身、無撫養人、無房屋貸款
年薪:50000
標準扣除額:8200
聯邦稅:(50000-8200)=41800, (41800-30650)x25%+4220=7008
州稅(以5%算):41800x5%=2090
SDI:41800x.8%=334.4
7008 + 2090 + 334.4 = 9432.4美元
情況二:單身、無撫養人、一個月交一千元房屋貸款、一年繳二千元房屋稅
年薪:50000
標準扣除額:8200
房屋貸款:1000X12=12000
房屋稅:2000
聯邦稅:(50000-8200-12000-2000)=27800, (27800-7550)x15%+755=3792.5
州稅(以5%算):27800x5%=1390
SDI:27800x.8%=222.4
3792.5 + 1390 + 222.4 = 5404.9美元
9432.4 - 5404.9 = 4027.5美元
你房屋貸款和房屋稅一共可以抵稅4027.5美元(約12萬5千元新台幣)
台灣房屋稅和地價稅是相對低很多沒錯,
但是沒有辦法抵稅的話,對正常收入的人是懲罰!
billchen1968 wrote:
3). 高額的管理費及維護費用...(恕刪)
除了公寓外,美國大部分的房子是不用管理費的,
台灣就不一樣,台北市大部分大樓管理費約2000~5000之間!
billchen1968 wrote:
那看來美國也是鼓勵自住購屋, 加拿大對消費性房貸是不能抵稅的
一間近2百萬加幣的房子大約要1萬加幣的房屋稅, 加上保險,房屋/花園整理維護的費用,60-70萬台幣一年是基本的開銷)
所以你可以看到溫哥華很多白人都把房子賣給新移民,
自己搬到便宜的地方或是公寓大樓去住。
只有新移民和有錢人才能負擔得起年年調高的房屋稅,
沒有高昂的房屋稅,那免費的12年國教經費哪裡來?
billchen1968 wrote:
另外加拿大公寓管理費的部分也包含了公共建物的保險, 只比較管理費的金額是不公平的
台灣大樓的管理及綠化工作,跟人力的成本相比我反而覺得比溫哥華貴多了)
台灣公寓管理費的部分主要花費是保全費和公共費用分攤,少部分是累積維修基金。
加拿大公寓管理費主要是外觀和周遭環境維護以及管理公司費用,少部分是水和瓦斯費用。
台灣重保安加拿大重環境外觀,兩者公寓管理的觀念和想法不一樣!
billchen1968 wrote:
有人在台灣住的大樓有買保險的嗎(投保建築物結構)? 發生災害時能由保險重建
好像連帝寶,敦峰這類10大豪宅,每個月繳幾萬元管理費, 但內容都不知道是否能跟歐美日的公寓管理相比...(恕刪)
一般銀行在貸款時都會要求借款人提供房屋保險的証明,
以保証銀行貸款不會受損,這個台灣加拿大都一樣。
但是加拿大除了十幾樓大樓外,大部分是木造房屋,所以保險費比較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