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俊祥 wrote:
講到東京房價,很多台灣人有誤解.
事實上東京都23區的區部,都是平原有621.81km²之大,
光區部可供建築的面積就是台北的5倍大了.
台北市約271km²,扣掉內湖南港士林北投文山的山區.
可供建築的面積只有東京都區部的1/5.
所以光先天條件來比, 台北市的房價就必然會比東京高....(恕刪)
東京都約有1,255萬人口,台北市人口262萬人,大約也是5:1。
整個東京都會區(包括橫濱、埼玉等周邊衛星都市)高達3,375萬,是全球最大的都會區,
北北基桃總人口860萬,也約是4:1。
台灣人口密度最高的是高雄市(每平方公里9848人)、其次是台北市(每平方公里9649人),
東京23区人口密度約13,500人/km²,東京中心部地区人口密度約2万人弱/km²。
權俊祥 wrote:
再來比收入,日本人的首富是賣衣服的.日本人其實不是很有錢.郭董都比日本賣衣服的要有錢.
台北有錢人的密度不會比東京低.
日本的財富歸屬比較特殊,都屬於民間機構基金較多,日本的個人其實沒啥錢.
台北市人均GDP是48400美元,僅次於亞洲.
雖然輸東京,但是差距沒想像中大.
台北市建地面積是東京都區部1/5,兩者收入差距又小.那台北市跟東京都區部的房價相當是合理的.
台灣經濟研究院的研究報告已經解釋台北市的資料失真了,
比國民所得日本年收入三萬二,台灣年收入一萬三,
如果台灣全部高收入個人或公司都擠到台北市,那麼日本高收入個人或公司都會跑到北海道嗎?
日本的個人其實沒啥錢還是頭一次看到,可以告知哪裡可以查證到,
我真想看看日本人的窮酸樣!
權俊祥 wrote:
最後談稅負,日本的稅賦比台灣重的多,
在台灣,對自用住宅課的稅之輕微,地價稅加房屋稅,大概只有日本的1/10,美國的1/20.
日本的資產稅,每年大約是房屋交易價格的1%.美國更狠,德州每年要繳到房價的2~2.5%.
所以日本美國房價當然便宜,稅課的重房價當然便宜.日本是國稅交完交縣市稅,扒兩次皮.
美國、日本房屋稅負多是事實,可是也都可以抵稅。
美國房屋稅多半參雜教育費用,美國幼稚園和12年國教以及課本全免費,
德州大學本州學生一年學費約3萬新台幣而已,台灣公立大學一年學費也是約3萬新台幣。
日本都會區公共工程的質和量和台北市也相同嗎?
權俊祥 wrote:
再者日本現在是人口零成長,或負成長.日本經濟也是一樣.那房價當然也是一樣.
而日本又很排外,根本不接受外來移民.
台灣現在是政府對陸資來台非常保守,一直擋著限制不讓陸資買房與進入台灣.
不然台北有著世界一流的居住環境,加上中國大陸的經濟潛力,房價是非常看好的.
從1.先天可建築面積2.人民收入差距小3.台灣持有房產稅負低4.中國大陸經濟潛力佳.
這四方面來看,台北市房價跟東京都區部同等級是正常的.
台北有著世界一流的居住環境,加上中國大陸的經濟潛力,房價是非常看好的.
日本也是對全世界開放的國家,針對上面那句話,這個我沒有意見,大家仔細想清楚就好。
試圖告知大眾,台北的房價其實是太''便宜''了
文中透露,台北房價不到東京一半
這幾年很多新聞,刻意或不經意的''教育''大眾
台北實在是太''便宜''了
當大家知道原來台北是很貴的時候
還沒脫手的投資客,資本家,應該很緊張
http://udn.com/NEWS/STOCK/STO10/4369181.shtml
亞洲崛起,台灣豪宅市場深受國際重視。連日本不動產鑑定士協會也率團來台取經,參訪台北市內湖區指標性豪宅案「遠雄上林苑」,除了觀摩營建股王遠雄建設對4,800坪大型基地的規劃外,一併了解台北豪宅市場的現況,並作為日本規劃建案的參考。
日本熊本不動產鑑定士協會理事西淨隆志參觀上林苑後表示,台北房價不到東京的一半,很具投資價值。考察團成員對台灣建案的樣品屋規模、室內空間完整規劃,讚嘆不已,對建案模型、電子說明書等,也很好奇。其中,西淨隆志還說,目前東京房價每坪平均單價約為新台幣263萬元,台北房價還不到東京的一半,深具投資價值。
遠雄房屋「遠雄上林苑」行銷協理夏念祖表示,雖然台北市的房價來到相對高點,但由於過去不少法人與建商以高價加碼購買台北市精華土地,看中的就是兩岸三通後經濟的發展潛力。夏念祖指出,台北市豪宅產品需求原本就屬強勁,但在目前能稱為稀有的豪宅不再只是坪數大的產品而已,地段、環境、規劃都是影響的關鍵因素之一,目前在台北市幾乎不可能再找到千坪土地,「遠雄上林苑」不但是難得唯一的大型方正且完整的土地,且地段坐落北市產值最高、競爭力最強的內湖科技園區旁,並且「遠雄上林苑」坐擁3,508坪基地面積,並結合1,299坪的公園捐地,低建蔽率23%的高綠腹地,產品頗具獨特性與稀有性。
過去在台北,說到市中心的高價景觀住宅,多半讓人聯想到大安森林公園,所以圍繞在公園周邊的房價居高不下,但是現在,遠雄在全台北市產值最高的內湖科技園區旁,打造一座占地4,800坪的綠地街廓,只聳立兩棟建築物的「遠雄上林苑」,讓市中心無價的景觀花園成為私人的生活領域,讓不動產在具有抗跌與增值的功能之外,又加入了無可取代的典藏價值。
【2008/06/09 經濟日報】
再多的言語包裝
掩飾不了個人的私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