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樓主家庭背景,跟我們極度相似
我們也是2009開始猶豫要不要買房,但是等到2011年才真正下手買在台北蛋白區
上班地點做捷運20幾分鐘可以到即可,買了之後,隔年台北房價飆到房市相對高點,之後因為政府打房,我們房價有下跌,甚至盤整好多年
期間生了老二,也陸續擠出錢還貸款,但是隨著老大長大,需要有多一間房間的壓力
於是,在去年2021年,我們換到附近三房的新建案,達成小孩都有房間的願望
我之前也像樓主老公一樣,玩股票追高殺低,但是後來完全收手,改成基金長期投資
不知不覺老二也上小學了,賣掉第一間的房子還可以當成第二間的頭期款
那時覺得早晚都要買,房價也是一直往上衝,但是因為是自住,房價也無法預測,
只好忍痛買,現在回想 好險當時的決定是對的
njgogo wrote:
負氣說他"不爽"買了,就看看無能政府如何收拾這房市爛攤子。
其實,不用負氣! 是您先生決策先後順序不對,抱歉這麼說。
我情況跟妳類似,因為空間及學區的關係,所以要換屋。
但是我是採用先買後賣的方式,當時怎麼操作呢,細說給妳聽..
我先用原本的舊屋去貸款當成新屋的頭期款,由於我預期房價會上漲,所以買到喜歡的房屋後,舊屋就慢慢賣,只能期待賣架能cover賣屋期間所產生的成本。
後來果然如願我今年用社區的每坪最高價賣出,甚至賣得比我正樓上多很多,不但增貸的違約金能cover到,還把原本社區的實價登錄拉到歷史高點,所以我鄰居們應該很高興吧?
所以不要怪政府,要看懂趨勢,房價會漲會跌,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只能用現在價格去買,而且道一買一賣最好不要差太久。
但是以您現在的狀況,我覺得還是要買,只是不能急,也不要因為漲多了不買,等過幾年後再回頭看今年的房價,您會覺得買在高點還是低點,這個只有神才會知道!!
我覺得自住剛性需求還在,並不會大幅跌價,所以安心買吧!!
njgogo wrote:
先生想搬出去租房子,但是配合上班地點,孩子幼稚園接送,又須在台北市租房子,以一家五口,也要約2萬租金,這樣每月存款又去掉了快一半,到底該如何作呢?
我覺得小孩大一點,您可以試著去工作,雙薪才能支撐得起台北的兩個小孩家庭。
尤其先生想獨立出來住,是必會犧牲掉原生家庭的支援,妳會負擔更重
我跟老婆都是外地來台北買屋的,兩個小孩送安親班花費不少,而且無法讀公立幼兒園,因為下班都很晚,
但是兩萬元來租屋,一家五口,其實算便宜了(如果找得到的話])
現不要想存款能存多少,要看看妳們的資產有多少,雖然買房要貸款,但是房子本身就是資產,能住又能強迫存錢,所以我的建議是積極去看房。
如我先前的回覆,之前我也是買在相對高點,但是盤整了近10年,怎麼知道這一年多房價飛漲,所以今年也是賣到很漂亮的價格,買方也是跟我們一樣,有剛性居住需求的夫妻,切記,把舊屋賣掉後,要趕緊買新房子,最好間隔不到半年,但是要勤看屋是真的,不然要買的時候都要重新看,會花掉很多時間。
房價漲多漲少政府政策能影響有限,大部分是供需左右,投資客的因為可能也是影響房價原因之一,只是我觀察到,很多剛性需求的人,已經等不下去了,很多都是加價買,簡單來說,現在是賣方市場,的確對妳們很不利,
但是,房價永遠無法預測的,只能把握現有的資金,等待好物件下手,不用等房價回檔,如果我們都能預測房價會漲還是會跌,就不會有這麼多無殼鍋牛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