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士林區和內湖區那一區比較有增值潛力??

缺口真 wrote:
因為您是在8/10 凌晨4:39發的文,
所以您指的'剛剛'是8/9還是8/8 的早上? 畢竟假日與非假日的早上車流量大不同喔~
而您又是幾點拍的? 畢竟平日6:00拍、7:00拍、8:00拍、9:00拍, 車流量也都會不同喔~
而且您所拍的十字路口, 只拍到早上往士林的車流, 並沒拍到往內湖及市區方向的車流...

真的真的不是要挑戰您啦, 只是想知道拍照確切的時間...
而印象中我每每由內湖經自強隧道往士林走的時候,
中正路的車流量的確頗大, 尤其就從您拍攝的麥當勞開始...
但也可能因為每每我往士林大多是晚上, 大家都要去夜市玩所造成吧.....(恕刪)


對不起我的文章有編輯過:除了頭2張:其餘都是今天早上約7:00左右開始去拍的:

拍照確切的時間

您可以查exif..


如果是尖峰時刻:台北塞車的地方可多了..

中正路的車流量大多是外來車..

去夜市最好撘捷運或計程車:輕鬆又方便


謝謝您! 如果有問題 歡迎您再發問.

缺口真 wrote:所以...士林房價未來上漲的利多是...????
您的結論是指與交通建設完全沒有關係嗎???

士林環境真的很好, 路也比內湖大條, 小弟幾個最好的朋友又都住在石牌, 離士林很近...
可惜小弟工作常來往於東區, 士林對小弟而言真的是稍微遠了些...
因為坐捷運也要至少要二轉、開車騎車更不用說了...
(不是說士林有多偏遠, 只是相對於內湖要往東區, 內湖對小弟而言真的是方便些)
(當然也許將來工作地點在台北車站週邊區域時, 就不一樣了)


'' 東區 ''對士林人來說,是沒有什麼特別意義的
百貨公司有3家,有一個大夜市,有故宮,有外雙溪,有陽明山,有捷運站,有大醫院,有學校,有電影院,有棒球場,有天文館,科學館,....未來還有可能有藝術中心

士林本身交通建設已經足夠,除非還要蓋個機場吧!




------------(恕刪)
~WISH~ wrote:
士林到內湖的交通, 仍不方便, 雖有自強隧道, 但公車班次少的可憐.
士林天母區的家長, 要不要讓孩子唸 麗山高中, 內湖高中, 變成一件困擾的事!
(高中生尚無法自行開車, 騎車) (大部分公車要到圓山換車, 單趟大概就要45分~1Hr)...(恕刪)



的確!

幸好士林自己擁有3所公立高中:要不然明倫;北一女:建中:成淵,大同 交通上應該會比較方便
~WISH~ wrote:
士林到內湖的交通, ...(恕刪)


我很好奇這個困擾,照理說,士林天母也有不少好學校呀~至少還有中正高中吧~

現在中正有那麼後面了嗎?

至於到內湖有那麼遠,應該還好,公車走外雙溪,車應該不是很多,到了內湖若有公車不走內湖路改走環山路,應該也是暢行無阻才對,我記得以前內湖到士林的車也是「爆少、爆難等」的,好像只有267而已,現在應該多很多選擇麼吧,不然公車公司頭殼派氣~

若是做捷運到圓山站,我記得到內湖的公車很多的~


以前在沒有捷運的時代念市區的前幾志願,從內湖到市中心,上下課都嘛要花一小時以上「擠沙丁魚」,而且還沒有冷氣,那才慘呀,還有我住士林、北投的同學就更慘了,到後來都嘛在學校旁邊租雅房~
------------(恕刪)
sacreddemitazza wrote:
'' 東區 ''對士林人來說,是沒有什麼特別意義的

但這對許多在台北市東區一帶工作的人而言...是有意義的...
士林一帶的工作機會以現階段而言, 相對較少...
小弟並不是在說工作地點就代表一切, 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
而士林房價高的原因, 絕對與工作地點的距離無關...

sacreddemitazza wrote:
百貨公司有3家,有一個大夜市,有故宮,有外雙溪,有陽明山,有捷運站,有大醫院,有學校,有電影院,有棒球場,有天文館,科學館,....未來還有可能有藝術中心

這呼應了小弟先前回文的論點...
"士林完全靠自己, 而內湖還得靠別人..."
而士林因為已經是個極成熟的生活圈, 房價小弟認為早早就已經反映到一定的滿足點...
而內湖因為自身以及附近的信義、松山、南港、大直都還明確且持續地快速發展中, 所以感覺上仍然比較有想像空間~

Devin1927 wrote:
我記得以前內湖到士林的車也是「爆少、爆難等」的,好像只有267而已

267爆難等, N年前還有"台企客運", 後來多個620, 全部都一樣難等...
讓我想到直到現在...內湖到隔壁的汐止或南港也不如想像中便利...=_=
大部份的公車還是以郊區到市中心的路線來規劃...也許未來環狀線真的能解決這個問題...
缺口真 wrote:
但這對許多在台北市東...(恕刪)






士紙這個開發案 不知道進行的怎樣?

有人知道嗎?

以前的廢河道真的蓋了好多好多很漂亮的房子:




承德橋下來後的承德路四段,真的比其他段漂亮多了!!





五段 麥當勞



五段 往台北




往士林官邸



天仁茗茶旁的光影
我住士林快30年了,就習慣來說,我是選士林.
生活機能可以接受,公園與河堤都提供很好的休憩場所,三家百貨公司,中山北路六段一堆特色食產品(因為美僑,歐僑,日僑學校的關係吧?)
但我有一點很奇怪的,就是大漲的內湖或士林區,以前都是河道,大家不會擔心嗎?
呵呵~樓上的憂慮好像太過了~

百年一次的風災,納莉颱風,就已經給了大家啟示了,只要人住的地方都一定是有水的,只是水大水小的差別,現在的都市道路,大都是以前的水溝、水道、水濬、小溪、甚至是河道與湖泊,若真的擔心,就只有選高一點的地方,為什麼AIT要選在現在的內湖的「內湖」而不選「東湖」或「西湖」,那也不是隨便選的,台北市幾千前也是一個大湖,現在是一個大盆地,而「內湖」又是盆地中的盆地,周圍丘陵環抱,只納莉時只要住高一點也都不會淹到,只有金龍路底與大湖公園的大湖山莊街的大溝溪,可能要小心(因為緊鄰五指山與碧山,水量比較大),而AIT背後也是白鷺鷥山,萬一台灣淪陷,要撤僑時,有附近最高點可以抵禦敵人,也有停機坪可以撤僑,哈哈~我講的好像在看「動作片」,但我想美國領事館,想的一定比我們還多的啦~

話說,聽老一輩的說,日治時代,內湖的大湖公園本有計劃建設為水庫說~不知真假~
越慢發展的地方,景觀建築自然會越有規劃,越美觀

就如同對岸的"二三級"城市的硬體建築景觀,比台北市還漂亮進步

重點還是人文環境,人文環境
  • 3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