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有時是否會覺得,明明自己描述的很清楚,而且這道理也不難,但怎麼就像鬼打牆似的,空方就是不暸
答案很簡單,就是文不對題
先解釋昨天的
你的論點是買不起台北市,就去買台北縣,根本不管房價基期
空方的論點是,目前的房價基期過高
來個比喻,假設今天豬肉,白米狂漲,空方說搞啥阿,為了吃就耗掉了大部分的收入,而你跳出來說吃不起排骨飯就去吃滷肉飯,當然沒交集,抱怨的是吃的基期過高,而非排骨飯太貴
換今天的
你的論點是成交價就是硬道理,成交價就是基本面,成交就是一切,空方論點在多,市場依然成交
錯誤在於根本不去管為了成交所付出的代價
房貸餘額 / GDP --> 47% 你忽略,受薪階級薪資漲幅追不上房價漲幅,而必須縮衣節食節育,你也忽略
當然沒交集,簡單的說,如果成交就是道理,那這世界上就沒有金融危機與泡沫化了
stephen02 wrote:
你覺的房價是因需求導致會漲,還是因為投資客買而漲(恕刪)
小弟覺得因為投資客的需求而漲~這樣要投哪各?

bb123dd wrote:
今年32歲?那麼2000年政黨輪替時才22歲,應該還沒有在注意房地產?????????????
yes,,yes,,
民進黨剛上台後沒多久確實剛好房市經歷完大多頭開始走下坡,
空頭走了幾年,法拍一堆滿街,後來又遇上sars更慘?????????????????????????????
這些人為什麼不買??對自己沒信心??對大環境沒信心??
可是後來?房價開始一路飆漲,還漲的比以前兇,到現在為止已經連漲了幾年???????????
那些買到又賺到的人,應該呀,,,這些不敢買的人,何必 酸溜溜呢,,
chou1104 wrote:
我今年34 我的第一間房子也是在2000年買的
為了這間房子 我付出許多代價 現在想想一切都很值得
至於看多看空 大家的論述就像平行線 沒有交集
看多 就繼續加碼 看空 就慢慢等
兩位版友.. 我的情況跟你們說的類似.. 我在近20年前也買了房子.. 自住.. 房價漲跌與我無關..
但是.. 現在的爭議是"炒"房客.. 利用政府的腦殘.. 套取不當的利益(這個獲利是虛假的.. 賣的人賺了買的人的錢.. 層層轉嫁.. 真正提升經濟的獲利是制造出商品.. 或提供服務.. 或購買基金股票.. 讓上市的公司賺更多外匯).. 使得"窮者越窮".. 更有泡沫隱憂.. 炒房對台灣經濟提昇沒有太多的幫助.. 我個人也不指望"炒"房客會良心發現.. 只希望腦殘的政府能趕快醒過來.. 回歸庶民經濟的承諾....
stephen02 wrote:
...(恕刪)
您要表達的我也都知道,不就是隨市場去操作。
當社會出現不公不義的事情,您還是不管。
繼續計算 執行妳的 低買 高賣,套利計畫。
有時候 一件事情的 是非對錯答案很簡單。卻要用太多的理由去合理化。
這邊也就是 現實社會的寫照。
狠的,敢的,拿去用。
用妳們的思考方式,舉偏差一點的例子
那可以教育 小孩,去 搶銀行,然後跟她說搶銀行的風險很高,但是搶了,沒被抓到妳就發財了。
看妳敢不敢搶,要不要搭順風車。
妳說 房屋 不是必需品,但是每個人都要住。
天災去囤積民生物資,不要被抓到,看妳敢不敢囤積,搭天災的順風車。
黑心菜商,颱風來了 哄抬價格。
大家可以選擇不吃,但是 哄抬價格的人 就是對的,反正順風車,敢做的賺去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