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倒想問: 你認為的便宜定義在哪?
這個運動真的比較有價值 以前無殼運動是在1987~1990(有錯請更正) 當時我才小二
你沒看錯 當時我就覺得我長大後應該也會遇得到而且只會更慘
房價的修正本來就是供需調節
現在我比較想要表達的是 , 如果是退休人員現在想要做投資,
那真的是當肥羊宰了; 看看我家的舅舅們虧他們還是高階管理經理與醫生,
一樣當了肥羊.
但是
會上網的人,沒錯就是落在40~45以下的 , 以上的就當作你已經超越很多人了
所以資訊觀念的傳遞必須要有一個共識 那就是看清楚真相
先問問大家銀行房貸利率是多少? 很低對吧! 有沒有很心動阿
那你想買的房子價位是多少阿?
以上兩個情況可以參考朝三暮四的典故去思考
所以這樣的政策有一半的因素讓人民一起來撐房價
一方面買屋投資賺到的人 , 會說這政策好
一方面首購族的人會覺得利率低 , 會說這政策好
一方面房仲業者與建商 , 也會同聲說這個政策好
但你覺得真的好嗎?
以台灣的單位價格 去國外買你可以接受的土地價值還比較值得
所以是不是炒出來的 , 大家都有智慧
唯一的辦法就是不要買不合理的新屋價格
*************************************************************************
以下給各位去發表各縣市推案的價格 合不合理也讓大家來討論
行政院長劉兆玄eyemail@eyemail.gio.gov.tw也歡迎轉貼出去,有心就有力。
敬愛的馬總統、劉院長
我們正在網路上發起一人一信,呼籲政府不要協助炒作房價的運動。期盼政府能聽見我們的心聲,尊重市場機制,讓台灣的房地產能以合理價位呈現,讓我們的下一代都能在這塊土地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我們憂心政府持續的振興房市政策、開放中資來台購買不動產政策,以及交易市場不透明等現象,已使房地產成為投機市場炒作的商品,而不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賴以遮風避雨的地方。嚴重的貧富懸殊絕非台灣之福,而台灣正在往這條路上前進。
當我們絕大多數的收入都拿去繳納房屋貸款、付房租,我們的生活品質必然低落。不會有太多餘力去消費、旅遊,也無法給子女更好的教育,遑論送子女出國留學。而這一切都是過高的房價所造成的,我們不想像香港,上班族終其一生,都在替資本家打工,為了買一棟房子,付出所有的青春。
我們尊重市場機制,也希望政府尊重市場機制,不要動輒以救房市之名,行炒作房價之實。我們希望政府能在最短的時間對我們的訴求做出回應。
簽名:
TT1291 wrote:
我們只是希望政府的手不要一直伸進來「振興房市」,只要政府不扭曲,房市在市場機制下自然會出現應有的價格。
沒錯,請政府不要再用舊思維[房市是內需火車頭]來提振經濟,
請不要讓大多數的中下階級都在做屋奴,如同以往的佃農般,
過著沒有希望的生活.
拒絕陸資來台炒房 !!
================================================================
個人欠銀行卡債, 一定會被逼債.
建商呢 ??一定不會.
政府有很多金融政策來支持銀行,財團與建商,
如..營業稅減半,跌價損失計入長期投資,...
於是乎, 土地與房屋可以被用來 "超貸', 建商根本沒有資金壓力.
再加上政策利多,讓全民一起拉抬房地產,
肥了建商, 苦了中低階層的人,而大半的有屋階級只賺到一個"爽".
=============================================================
7/6 補充,
當一般民眾受卡債之苦的時候, 政府怎麼不要求銀行降息到10% ??
當一般民眾受理財專員慫恿買"保本"連動債而血本無歸的時候, 政府怎麼不叫銀行負擔50%的損失 ??
但是當銀行,財團遭受投資損失的時候,為什麼政府要花納稅人的錢幫其解套 ??
『我們一起來發起一人一信,拒絕XX市或縣不合理房價運動』
全台灣其實並不是每一個地方房價都不合理,即便是台北區塊,依然還是有房價低廉的地方
我是覺得,不管建商開多高,或是屋主開多高,那其實就已經是一種市場機制了,
因為有人買賣,所以在商言商,自然就有那樣想像的喊價,若沒人買房子,價格自然也喊不上去,
樓主這一人一信,其實不好號召,甚至每個人感受度都不一樣,
我研究所有個香港僑生學弟,上個月聚餐,才跟我說台灣房價便宜的不得了,比香港便宜太多了
,我另一個學弟睜大眼當場嗆說貴的要死,知道問題在哪嗎?所謂『不合理』的房價,
是自由心證的,每個人感受不一
我記得樓主這個活動,在三年前某大討論區就發起過,結果並沒有影響市場
說句不中聽的,與其作這個,還不如想想怎麼努力工作掙錢,
十幾年前的無殼蝸牛活動發起人李幸長,後來把鍋貼賣的嚇嚇叫,開了四海遊龍還賣到大陸去,
學學人家吧,我相信他後來也一定買了房子,而且應該也買了不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