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妹封樓前留名這悲哀已經悲哀了幾十年,全世界都在悲哀不是今天才悲哀的大家忘了20年前的無殼蝸牛運動?20 年前難道沒有高房價問題? 沒有買不起房子的問題?就說若你覺得現在買房進場不是好時機,沒有足夠資金,就多存點本金,期待房市崩盤再進場20 年前那群無殼蝸牛族怎麼了? 20 年前房價貴到爆到大家上街頭,那20年後的今天不是更貴?20 年前的新北、雙北蛋殼區多少錢? 想要家那種偏遠地區不能成家嗎?多少人住基隆、安坑、深坑、木柵、鶯歌、樹林、迴龍、丹鳳、三峽、林口、淡水、三芝或任何偏遠地方然後通勤到台北,是怎樣基隆買房的人就不是家嗎? 一定要台北市蛋黃區才是家嗎?股市可以上兩萬點,可以下四千點黃金可以上1900,也可以下1000房市也可以上每坪百萬,當然也可以下每坪10萬 (自己想吧)什麼都可以炒,房子當然也可以炒股市黃金都是投機,房子當然也可以是投機另這時局大家都知道很大原因是連續幾個金融問題導致金融市場短期不吸引投資人過幾年時局就會反轉,金融問題平淡後部分錢又會分散轉往各投機市場去不過相信某華爾街猶太家族名言,上帝會創造更多人,但不會創造更多土地 (現在不太適用,填海造陸)人家家族族訓是3/1 投資房地產為了你的後代,現在開始買苗栗、三義等地,誰知道50年後這些地方不會發達?關於無殼蝸牛"日本[編輯]更有甚者,在日本東京的高貴房價地段,甚至有三代共同存錢努力才有購屋的可能,即是祖父孫三代皆持續累積積蓄,才有足夠的金錢買下完整的自有住屋。台灣[編輯]直至今日,受薪階級者對於都市的房價依然是難以消受,並成為愈來愈嚴重的社會問題,逐漸形成與過去農業時代相同的「地主、佃農」之貧富懸殊情形,以前曾有專家學者提出比照過去台灣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模式來複製、推動住者有其屋,然這似乎有違財團利益而未獲執政方面的認同與採行,目前台灣唯一對無殼蝸牛者有幫助的政策是(台灣)政府興建的國民住宅(簡稱:國宅)或由銀行配合政府法令所提供的首次購屋優惠貸款,然幫助與改善仍相當有限。無殼蝸牛運動[編輯]主條目:無殼蝸牛運動1989年8月26日,由於房價年年高漲,因此催生出「無殼蝸牛運動」,當時發起上萬人夜宿台北市的精華地段忠孝東路。[1]無殼蝸牛運動發起人李幸長於1993年創立四海遊龍鍋貼專賣店並自任董事長。香港[編輯]而在香港,政府推行的居者有其屋(簡稱居屋)以及夾心階層住屋計劃(簡稱夾屋),但此二計劃都因為一些原因而停止。另設首次置業貸款計劃來讓有意置業的人士提供低息貸款。此外又有租者置其屋計劃讓公共屋邨居民以低於市值的價格購買自己所住的單位。"
hhli wrote:你們可以告訴我嗎60...(恕刪) 但現在透過銀行的工具 和 市場上的心態早就超過受薪階級的層級了 大多1 20萬就打死了要怎麼賺 請良心自問好嗎不要以為你們這些投資客以為可以從把80萬得等級跳到180好嗎看看美國qe放出來的錢 都等於 買自己國家的債卷這不是本末導致嗎 看看彭總為了要升息 做了一些小動作只是為了要抑制超房的風氣 但卻被酸這樣對有錢人沒差...
jason_vaio wrote:板大可以提供一下月收...(恕刪) 謝謝Jason大實際收入就不公佈了太少 會被說這樣也想買房阿太多 大概會被說錢亂花所以沒存錢吧假設工作前十年賺1000萬好了這應該是很高的數字了收入的三分之一分配來買房所以大概有330萬再假設房子貸了七成也就是說我大概可以買到1000萬的房子貸700萬20年...每個月差不多要35000以目前房價來看1000萬台北有機會買到15坪 (一個人住還OK)新北市的話, 選外圍點的有機會到30坪 (條件是交通時間與花費)選了15坪的 要成家閒太小選了遠的小孩接送是另一個問題而這兩個前提都是我這十年有賺1000萬
認命吧我這個從阿媽那代開始(更早之前我不知道)就是正台北市人兩年半前也只能買汐止15坪狗窩我是不是應該怪身分證號碼不是A開頭的人跑來搶台北市房子?只怪自己沒有在金融海嘯時下手買房子比起同年次,高中畢業早婚早育的人來說,讀大學晚結婚似乎是個詛咒讓我沒早點買房子,一切都是命~不要結婚生子就好,人生更輕鬆,早死早超生
yrna wrote:謝謝Jason大實際...(恕刪) 給你補充個觀念收入無論多少都需要"理財"如果你不會理可以娶個老婆一起理年輕人夫妻租房而居並不丟人買房就當成長遠目標有心就有力沒有那種10年理不出1000萬的道理
其實我並沒有帶太多情緒在描述或是討論我很中立的看實際的現象與狀況沒有要攻擊任何人的意圖更沒有要抹黑哪個族群如果把台灣比擬成一家公司現在的現象就好像公司不太賺錢但是大家要想辦法賺多點錢所以就想辦法讓別人拿到的錢比較少想辦法讓別人變窮自己就會變有錢了這個讓別人變窮的過程在某些人的眼裡 它叫做"努力"而這個努力其實已經造成傷害了我並不討厭投資理財但是對它們是消極的因為錢不會無中生有倘若在股市賺錢了也就有人賠錢而且也沒有產生實質的東西如果每個人都靠金融商品過生活沒有人願意做事情我想我們大家的生活都會完蛋價值觀也會出問題老老實實工作的人變成了傻子高房價其實大家都是受害者麵包本來可以一個20元的現在非得賣一個40元40元太貴沒人買那就賣30但是麵包變小了 內餡不見了本來我們可以擁有暢通的人行空間但是為了要多放幾個位子把排隊的地方設置在公共空間犧牲大家權益了高房價讓社會空轉本來很多人可以開心下班擁有快樂家庭生活或是有更多時間培養不同的興趣但是為了這個必需品多少人咬著牙撐著被不合理的對待卻忍著不吭聲這樣持續的內耗只是削弱國家的經濟戰力幾年過去只是看到更多疲憊的身體更多沒法好好睡覺 好好吃飯 好好呼吸的人民
yrna wrote:父母一輩現在大概六七十歲以現在的可以活的平均年齡來看再活個十幾二十年不為過到時我也四五十了或許繼承了房但大概也沒機會結婚生子了吧 看你這什麼想法35歲了,不靠自己賺錢買房還想著等爸媽老死來繼承他們的房子這種消極態度才真的是青年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