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房價有沒有時間波週期規律?台北房價自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台灣光復以來,走勢與兩岸局勢脫不了干係,每當兩岸關係緊張,房市一定會低迷。反之,兩岸關係改善,房價一定會漲上去。現就以1945年為起點分析。會選擇1945年為起點的理由是二戰末期美軍奪取菲律賓蘇比克灣後,自1944年10月12日開始,美軍轟炸機隊從菲律賓起飛,有如定期班機似的對台灣的軍需產業進行轟炸,轟毀了屏東、虎尾等地可製造酒精燃料的糖廠、高雄港及岡山飛機製造廠(光此廠就挨了650噸炸彈)。而相同的,就從那天開始,台北也成了美軍空襲範圍;頻繁的承受盟軍炸彈攻擊。台北市有史以來遭受最大一次空襲發生於1945年5月31日,造成台北市民3000餘名死亡,傷者及無家可歸者更達數萬人以上。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正面遭炸彈直接命中,以致戰後不堪使用。抗戰勝利後,因為中華民國政府親美立場,台灣許多報導文獻及教科書對此轟炸均隻字未提。台北房價有沒有時間波週期規律,筆者引用康得拉季耶夫的經濟長波理論檢驗一下。被經濟學界公認為第三長波起始的十九世紀90年代正好是海王星與冥王星會合時期。第四長波顯然是起始於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二十世紀40年代,第五長波則是起始於蘇聯解體的二十世紀90年代。50~60年左右的經濟長波如果區分為三段,每段長度大約是18年左右,這與世界各國房地產興衰週期統計也吻合。1945+50~60=1995~2005,這十年應為台北市房地產大底,實際上也是如此。1995中共因為李登輝訪美而製造台海危機,1997發生亞洲金融風暴,1999發生921大地震,2000年大選政黨輪替國民黨成了在野黨,陳水扁10月強令核四停工,2001年9月17日來襲的納莉颱風,為台北市帶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淹大水災難,房地產再度重創,SOGO百貨關門併發生財務危機。2002陳水扁撕毀四不一沒有承諾主張一邊一國,2003年發生SARS風暴,2004年陳水扁靠319槍擊事件再度連任,中共發表517聲明,2005年中共通過反國家分裂法,隨後國民黨主席連戰決定訪問大陸。以50~60年左右的經濟長波檢討中國近代史更有趣,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從台灣割讓給日本到中華民國流亡到台灣,都正好是50~60年。以18年週期檢驗,1945+18=1963,1964蔣經國出任國防部副部長,蔣經國時代開始。1964+18=1982,世界經濟跌落谷底,台北股市也創下421點歷史低點,89個月後則創下12682歷史最高點。1982+18=2000,政黨輪替、核四停工,台股從10393高點崩盤,隔年創下3411歷史最低點。所以台北股市2001、2002、2003的3411-3845-4044三重大底部,一底比一底高,象徵台灣50~60年的經濟長週期轉換,此三年期間大膽進場買房子的人,如今無不大賺一票。對照上一次1985年十信案風暴,2003年的SARS風暴正好相隔18年,所以筆者推估下一次房地產低點應為2003+18=2021辛丑年,每次牛年都會發生政治或經濟大風暴,2021年可能是太陽黑子數第24週期最低點出現的年份,所以太陽黑子數第24週期最高點出現的年份可能是此波房地產泡沫破裂的年份,信不信由你!
初升段 alt(III)父母來台灣打工1971-1.9萬元1974-2.49萬元1978-4.62萬元為了小孩教育再度來台定居1980-7.61萬元買房,買店面,到現在賺很大===================主升段 alt(V)1987-9.27萬元1988-18.25萬元1990-28.45萬元1991-28.9萬元1992-25.2萬元1994-26.4萬元買店面,價格不便宜,收益相對小===================這個時間去廈門買房子我想買汐止(看新聞淹水淹很大)時間修正A alt(VI)till 2003===================2003-21.4萬元2004-23.2萬元2007-38.5萬元2008-37.55萬元末升段 alt(B)====================繞了一圈,老爸回去金門買房養老了.從2003起漲來看,看不到主升段的特色(加薪加息貨幣升值房價'全面'大漲1985~1994,我認為是末升段V走完了,中國某些城市也剛走完了),之後要走C波修正,價格應該會很劇烈,像A波修正(1994~2003),很多版上的大大都說,房價沒有跌(我想只有台北市沒跌),因為是盤整的時間修正.替代原則,下一波修正走空間修正(價格).觀察香港/韓國的房地產.這兩個地方的特色是地產都在少數人手裡.修正發動了嗎,我想應該還沒有,因為台灣都比別人晚.等看別的國家躺下了,還有時間可以恥笑人家,然後自己再躺平.還有板上說會跌80%,應該是不會,最多,61.8%.跌了,也不會是台灣政府的問題,肯定是世界資金流的問題.再者2006的成交價很有參考性(只要是台灣房價的部分,都只能猜一猜,無可靠數據).只是就算來了,跌了,怎麼買,買那裏才是個問題.比如來說,1994那個周期,假如我們家去買台北市的小爛公寓,現在也變成天鵝了.除非,全台灣的房東都聯合漲價,或是拒絕出租,是不是要在這個時點背負很大的債務,真的要仔細思考.爸媽買房是很少貸款的.台北市的房子看了很多,喜歡的很少,仲介事後一定講成交.有些真的匪夷所思,不過既然是投資客,又不買來住,當然不會考慮很久.只需要考慮有沒有人換手而已.人家在搶帽子,就不好意思去湊熱鬧擋人財路了.畢竟多一個自住客,市場上就少一個籌碼了.對活絡經濟沒有幫助.
好後悔!賣掉A11 吳東進想哭【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2010.08.03 08:28 am新光人壽去年出售台北市信義區的新光三越百貨A11大樓及土地,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進昨天說,他其實很後悔賣掉這棟大樓,「我想到都會哭啊」;這一年來台灣利率還是這麼低,房地產因為各種利多因素,再加上兩岸政策開放,「價格就這麼一路拱上去」,尤其是信義區,現在想要回頭買,「都買不到了」。新壽去年四月以一百十六億元把A11大樓和土地賣給富邦人壽,房仲業者昨天推算,A11地價一年內已上漲三成,現在總價已上看一百五十億元。吳東進已明確指示新壽「不准再賣信義區不動產」。他解釋,新光當初賣掉A11大樓,是為符合金管會對壽險業「資本適足率」要求,「那時連A8都差點賣掉,還好守住了」。他說,賣樓前,A11為新光帶進至少百分之九的年租金報酬;賣樓後,新光雖拿到一百多億元,但只能存進銀行,存款利率一年只有千分之三(企業戶利率比散戶更低),差距非常大。台灣房屋不動產研究中心執行長邱太說,A11的土地、大樓如果今年才賣,價格至少漲三成,上看一百五十億元;且新光A11大樓當初是連著土地一起買,售價其實可以更高。邱太說,信義區A區的土地,是台北市「精華中的精華區」,不要說一地難求,連「一層樓」都可開高價,像威剛科技上周剛向統一國際大樓買下一層樓,就花掉九億元,換算每坪一百卅萬元,飆出台北商辦的新天價。新光金控副董事長吳家錄則擔心陸資前進信義區,他說,台灣業者再怎麼買樓,跟陸資一比,都是「小錢」,因為陸資買樓「都是一棟一棟買」,信義區被視為上海浦東的金融區,將是陸資來台設處的首選。事實上,壽險業是信義區裡最大的地主,除新光之外,富邦、國泰、南山、遠雄人壽等保險業在信義區都有大樓或土地。新光人壽雖已賣掉A11的大樓及土地,但A8、A9三越百貨的土地和大樓資產仍是新壽所有,而且新壽在A12土地的飯店和商辦大樓預計第四季開張。【2010/08/03 聯合報】
吳季剛跨界設計豪宅 一坪180萬!更新日期:2010/10/09 19:37 王博麟華裔設計師吳季剛回到台灣這幾天,到哪裡都是焦點,除了向台灣時尚圈發表他明年最新春裝,今天還正式跨足建築業,有地產商看好吳季剛的超人氣,請他參與設計新建案的外觀,大量使用時尚原素,靈感來自線條柔和的服飾,但要住進吳季剛設計的豪宅,代價可不便宜,建商開價一坪180萬,要挑戰區域最高價。吳季剛參與設計的建案長什麼樣子?答案揭曉,果然有吳氏風格,屋頂上的兩道金屬飾板,看起來像綵帶又像衣領,線條柔軟,白色外牆加上燈光投影,反光效果類似水晶,都是吳季剛最喜歡的時尚元素。設計師吳季剛:「我參與建案的部份,是導入時尚元素的敏感性,構想是把衣服柔軟的一面,結合在建築當中。」預售屋模型,愈看愈像女用手提包,建設公司董事長是轉行的資深藝人藍文青,和吳季剛父親是好友,專門行銷精品豪宅,像這個吳季剛參與設計的建案,喊到一坪180萬,但敦南遠企商圈巷道裡類似的新成屋,一坪大約120萬左右,廠商不諱言,是想挑戰區域行情價。主持人:「謝謝 Jason。」建設公司董事長藍文青:「謝謝、謝謝。」業者拒絕透露酬勞,但不諱言有吳季剛光環加持,詢問度的確很高,還沒代銷就被訂走2戶,設計才子首次跨足建案,名字燙金,開價比市場整整高出1/3。
北市B辦樓王每坪85萬 3年漲5成更新日期:2010/10/27 02:28 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工商時報【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後ECFA時期,台北市B級辦公大樓的行情已搶先醱酵。最近台北市B辦價格紛紛出現三級跳的成交行情,令人驚豔,南京東路「和成大樓」的身價,最近3年就大漲5成多,漲幅最驚人;目前台北市敦化南路東帝士摩天大樓,以每坪成交行情達85萬元,躍居為台北市B辦的「樓王」寶座,行情也創下B辦史上新高。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表示,去年初政府調降贈遺稅吸引海外資金大量回流後,即吸引新一波台商回流潮,在ECFA題材醱酵下,投資法人紛紛收購商用不動產,部分B辦也水漲船高,買方心態明顯從收取長期租金收益、轉向期待不動產增值,因此大大帶動台北市B辦大樓身價三級跳。全球資產管理公司主任王維宏表示,自2009年第3季到2010年的第3季,台北市B辦行情平均大漲約25%,漲勢又快又猛。甚至同一棟辦公大樓,不同時間點的行情,漲幅更是驚人。例如南京東路的和成大樓,2007年10月被美國通用地產以6.84億元買下,每坪行情約50萬元,今年7月皇家四季酒店集團再以近10億元接手,換算每坪成交行情衝到78萬元,短短3年,大漲約56%。松江路帝國大廈,新光人壽在2008年第1季以當時的高價每坪約60萬元,買下部分樓層,目前已漲到每坪70萬元以上,已凌駕2008年總統大選時的高點。信義路4段的辦公大樓「世紀金融廣場」,今年3月與5月,分別有成交每坪63萬元、80萬元的紀錄,3個月價差27%;此外建國北路的長欣商業大樓,也從今年6月每坪36萬元,漲到8月的47萬元,短短3個月、也大漲31%。王維宏指出,今年以來商辦大樓頻頻創新高價,也看到每坪破100萬元大關的A級辦公大樓成交。連帶的台北市中心的B辦,身價也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