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房價要下滑, 遷都才有可能吧 (一些企業總部會跟著首都走, 台北市工作機會及連動的經濟活動下降,房價自然就下跌了, )
問題是大多數的政經人物在台北市都擁有可觀的不動產, 怎麼可能做遷首都的決定來跟自己的財富過不去
建議要進住台北市可於房價低檔時從小坪數中古屋(不是套房)下手(選框框內的物件以後較好脫手), 再慢慢換大換新
不要想一次到位, 地段要好, 屋齡要新, 空間要夠, 要有電梯, 要有車位, ....... 廢話, 那當然永遠買不起
我在2005年10月於台北市框框內地段買一戶小中古屋(虛坪很少), 一坪約25萬, 除了小一點, 舊一點, 住起來還勉強ok, 經濟壓力也沒那麼大, 目前繼續存錢中等小孩大一點再看能否則換大一點的房子
小弟就去參觀了一下,由於小弟想要在餐桌上擺水晶燈,
剛好有一間賣燈具的,質感不錯,裝潢也很前衛,小弟就牽著老婆進去看了,
碩大的店裡,只擺了不多的燈,我看到有一組燈還不錯,
小姐也很親切詢問我們找甚麼燈,我問他這組水晶燈要多少呢?
這組要22萬.......
有點傻眼,我挑的已經是最小的了,再找一個擺在地上的造型燈,在問一次,
這個要50萬.......唔....(差點飆出髒話,但我還是保持鎮定)
不過我還是忍不住向小姐尋問了一個我覺得很漂亮水晶吊燈要多少?
那一組要兩百萬.......
恩,小姐很有禮貌很熱情的招呼我們,但我知道我來錯地方了......
走出店面,跟老婆說......老婆,我們還是去五股交流道那邊看燈具好了....
老婆也回答~沒關係,我們就當是來這上了一堂幽雅的課....
真不懂這麼貴的燈具是賣給誰.......我只知道,我買不起,我投降.....
房市高手 wrote:
老是從中油 台電觀...(恕刪)
不是我不裡你,我想你也收到我之前的回覆。。。只是我的文章~被管理員給砍掉。。如果你認為我之前的回覆,你覺得不對得畫,可以在這裡回覆給我,如果沒有覺得我錯的話!也就是你的論點都被我給反駁的話。。。那就不用回覆了!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GOD希 wrote: 還有,當初凍漲。。是很多攤販,店家反而不敢漲價
但是,如果有天,因為凍漲。。。造成國家舉債,信評下降呢?(請記得一件事情,國家信平下降,會早誠該國的公司要跟國外借錢的時候,利率會比較高,無果金額是一千億,增加額度會很多)
你也會說「 當初凍漲凍漲很多攤販,店家反而不敢漲價 」 可見你也同意我之前說的 凍漲讓民生物資不會飆漲失控 對全民生活有幫助 而真正商家倒閉高峰 是大調油電價後 他們因為成本提高 也被迫漲價 但人民所得沒增加 消費不起 或是減少消費 讓商家收入減少而倒閉 從那時起 台灣內需才垮台 這也是為什麼 去年 520 之後 生活一下變得很難過
景氣被油電大漲搞垮 當然房地產就重挫 絕對不是像有些人說的 是房地產先垮 而景氣跟著垮
你應去仔細想想 中油天天喊虧錢 台塑化同時期卻是大賺錢 還有台電 如壹週刊所說 新政府上任後 高檔大購煤 不久國際煤價卻暴跌 預計虧 2000億元 更玄的是 合約還搞失竊 這種企業 居然用調價 讓全民幫他們買單 擦屁股 還大言不慚說不調價會倒 像這種經營品質 有的還是獨門生意 我看沒調價也一樣倒 倒是員工的年終獎金還挺豐厚
你說到國家舉債 新政府就很厲害 立法院更是全力配合 預算幾乎沒刪 最近不是到處舉債 舉到被國際評等公司降等 之前 一直數落人家債留子孫 輪到自己大舉債 比人家還更兇 就突然都忘光
還有 不要自己桶出經濟樓子 一直推給前朝 還有敢說馬上好 就是評估不是接爛攤子 何況新政府都是舊官僚 很瞭解政府現況
不然都明知要接爛攤子 還說馬上好 那不是智障嗎? 呵呵 那選這種也要小心 像美國歐巴馬 就不說馬上好 因為他說他接布希爛攤子
所以 聽到又在推給前朝 實在聽煩了 難道這4年 就靠這招嗎?
GOD希 wrote :還有,當初凍漲。。是很多攤販,店家反而不敢漲價
但是,如果有天,因為凍漲。。。造成國家舉債,信評下降呢?(請記得一件事情,國家信平下降,會早誠該國的公司要跟國外借錢的時候,利率會比較高,無果金額是一千億,增加額度會很多)
不是我不裡你,我想你也收到我之前的回覆。。。只是我的文章~被管理員給砍掉。。如果你認為我之前的回覆,你覺得不對得畫,可以在這裡回覆給我,如果沒有覺得我錯的話!也就是你的論點都被我給反駁的話。。。那就不用回覆了!
呵呵 大家只是討論問題 輕鬆一點
你也會說「 當初凍漲凍漲很多攤販,店家反而不敢漲價 」 可見你也同意我之前說的 凍漲讓民生物資不會飆漲失控 對全民生活有幫助而真正商家倒閉高峰 是大調油電價後 他們因為成本提高 也被迫漲價 但人民所得沒增加 消費不起 或是減少消費 讓商家收入減少而倒閉 從那時起台灣內需才垮台 這也是為什麼 去年 520 之後 生活一下變得很難過
台灣景氣被油電大漲搞垮 當然房地產就跟著重挫 絕對不是像有些人說的 是房地產先垮 景氣才跟著垮
你應去仔細想想 中油天天喊虧錢 台塑化同時期卻是大賺錢 還有台電 如壹週刊所說 新政府上任後 高檔大購煤 不久國際煤價卻暴跌 預計虧 2000億元 更玄的是 合約還搞失竊 這種企業 居然用調價 讓全民幫他們買單 擦屁股 還大言不慚說不調價會倒 像這種經營品質 有的還是獨門生意我看沒調價也一樣倒 倒是員工的年終獎金還挺豐厚
你說到國家舉債 新政府就很厲害 立法院更是全力配合 預算幾乎沒刪 照你說法 油電價也調了 就不應舉這麼多債
結果 還不是到處舉債 甚至越舉越兇 舉到最近被國際評等公司降等 之前 一直數落人家債留子孫 輪到自己大舉債 比人家還更兇 就突然都忘光之前怎麼罵人
還有 不要自己桶出經濟樓子 一直推給前朝 既然敢說馬上好 就是評估不是接爛攤子 何況新政府都是舊官僚 算是老員工 很瞭解政府實際狀況
不然都明知要接爛攤子 還說馬上好 那不是智障嗎? 呵呵 那選這種也要小心 像美國歐巴馬 就不說馬上好 因為他說他接布希爛攤子
所以 聽到又在推給前朝 實在聽煩了 難道這4年 就靠這招嗎? 這樣人民很可憐
房市高手 wrote:
老是從中油 台電觀點來看 當然永遠也不能凍漲 才能圖利少數國營事業員工 讓他們領 4個多月獎金 別忘了 還有一家私人的台塑化 中油還在號稱虧很多錢 人家可是大賺其錢 油電大漲 可讓這間私人企業 笑開懷 拿中油那種非常沒效率的成本來 制定台灣汽油價 真是太補了
呵呵 當台塑化能賺錢 中油還在虧 這種企業需要淘汰
為了怕被禁言。。。我就分段發言,至少,如果有錯。。。或者觸犯哪邊的問題,可以知道是哪裡。。因為我之前有pm管理員,不過沒有回覆。。。所以先把部份的問題先回覆給你!
1.你的資料引用錯誤。。而且有誤倒大眾的嫌疑。。
有別於國濟經貿以「市場需求」為價格導向的不同,
國際油品市場一向以「產量供給」為價格導向。
請注意!台灣並不出產原油,故幾乎全部99.6%以上原油需求皆須自外國購運,
也就是說:只能任人(原油生產國)宰割!
購油成本的計算相當複雜,有的是長期合約,有的是短期現貨
若排除避險操作與匯率差,主要原油採購方式分為:
一、期約採購(通常為一年,價格以「簽訂契約之協議價」為準,約占中油之六成)
二、現貨採購(以月為基準,價格為「市場現價」,約占中油之四成)
試想:如果你是產油國,面對目前只漲不跌的原油價格,你會隨便跟他國簽訂期約,而減少獲利嗎?
所以會簽訂期約的國家大多是原油品質較差的,相對的價格也比較便宜。
大部分品質較佳的產油國還是傾向於現貨供應,來牟取暴利。
油價就是這樣逐漸飆高的,這一次的石油危機,
就是中國與印度瘋狂提高價碼購買原油,來應付國內快速成長發展,再加上投機客的炒作。
而中油又受限於30%之戰備儲油令之政府法限制,台塑則無。
通常戰備儲油存放較久的緣故,品質會較差一點,但會全部用以「外銷」他國,而且外銷的獲利遠比內銷高。
====================================================
那為什麼中油老是喊虧錢?(這個是房事高手很強調的部份。。。)
[中油] 內銷/外銷 八成/二成
[台塑] 內銷/外銷 三成/七成
中油公司畢竟是國營事業,必須配合政府法令,在「外銷」的數量上受限於法令!如果是民間企業,應該沒人做虧錢生意吧。
(國內總得要有公司供應大家加油~開車吧?台塑可以因為不要虧錢。。所以油價拼命拉高到合理利潤。。中油沒辦法,相信大家之前有看過。。一堆駕駛人一面倒去中油加油。。。台塑卻可以把石油外銷到國外賺錢。。
如果合理價格是一公升60,成本打平是40,中油賣25,台塑賣國外是55,你說這兩家公司可以相題壁論嗎?)再來,兩家的內外銷比例不同。。中油還要有儲備石油。。。)
所以,中油民營化,更精確的說,如果被財團接管之後;(甚至倒閉重組)
中油公司的油價將以「企業獲利」來導向,而不再是以「滿足民生需求,穩定社會物價」來考量,屆時,台灣將正式邁入「高油價時代」。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GOD希 wrote: 你的資料引用錯誤。。而且有誤倒大眾的嫌疑。 大部分品質較佳的產油國還是傾向於現貨供應,來牟取暴利。 中油公司畢竟是國營事業,必須配合政府法令,在「外銷」的數量上受限於法令!如果是民間企業,應該沒人做虧錢生意吧。
其實 你的數據 只是站在中油的立場 不是全民的立場說話 有誤導大眾的嫌疑
今天重點是 油電價凍漲 可讓民生物資不會飆漲失控 對全民生活有幫助 而真正商家倒閉高峰 人民生活困苦 就是去年大調油電價後 商家因為成本提高 也被迫漲價 但人民所得沒增加 消費不起或是減少消費 讓商家收入減少而倒閉 從那時起 台灣內需才垮台 這也是為什麼 去年 520 之後 生活一下變得很難過 接著 房地產也跟著垮台
何況不久 油價就重挫 最近 一桶只剩 40多美元 只為了 恐嚇百姓國營企業會倒 亂調價 實際是A 百姓的錢 最後造成惡性通膨 物價失控 內需經濟瞬間垮台 這個代價 還真大 說真的 少執行這種愚蠢錯誤政策 就不用後來 大舉債 發消費券 刺激內需 還沒效果
呵呵 你說到供應商現貨供應賺暴利 也是有像台電這種買家 高檔大買煤 還訂長約 不久國際煤價大跌 虧了一屁股 預計虧2000億元 原來油電價調價目的 是這樣拿人民血汗錢 補虧損 跟揮霍
還有 中油每公升煉油成本 高台塑化多少 你應該說出來? 這才是重點 還有一桶油 不是只煉出汽油 還有很多石化衍生性商品 都可以賣錢 而這些多是國際定價 不受政府定價影響
不要牽拖國營事業 中油假如不是國營事業 有政府擔保 以那種效率 早就倒了 唉 生產效益差 又養一堆冗員 台灣永遠也是高油價時代 但確實 可多養些高收入的公務員 及供應他們優厚的退休金
GOD希 wrote:
呵呵 你說到供應商現貨供應賺暴利 也是有像台電這種買家 高檔大買煤 還訂長約 不久國際煤價大跌 虧了一屁股 預計虧2000億元 原來油電價調價目的 是這樣拿人民血汗錢 補虧損 跟揮霍
先回答台塑+中油成本。。基本上~這兩個都不會有出來的可能。。。如果你有,那我很樂意看到。。
另外,我之前說得,如果光是加油的差價,所導致的虧損,以去年來看就虧損千億,如果真的是德政。。政府在第一次石油危機的時候,應該就要果斷實施到底。。而不是一直用浮動的。。。甚至到現在都不要更動油價,不是更好?
而且在中油方面,歷經政黨輪替,如果很不合理的話,應該早就淘汰。。如果沒有大幅變更。。。那您覺得呢?
另外。。。光指責一個政黨沒有用。。。因為~歷經了八年dpp執政。。。所以,不可能只有KMT的問題!
還有。。。我只有一個問題...
你有看過國營事業法規?
在國營事業法規裡有明訂 績效獎金最多編列2.6個月.......哪來4.5個月。。。。。
在來看台電。。。我怎麼覺得~你一直在故意誤導大家?從中油~到台電。。。
我把一些資料在po出來~
以2008/1031來看
我來解釋吧,壹週刊的話如果是事實的話,那麼為什麼後續所有的新聞又都消失了呢?是不是發現自己搞錯了?
1. 煤價從幾年前的最低點20幾元漲到170幾元,現在只降到90幾,你認為對比前幾年的電價,跟現在的漲幅夠嗎?
2.不巧,台灣並不產煤,但因低價的核電又因政治因素被限制發展,只能用進口的煤來火力發電,價格當然壓不下,要享受非核家園,就要先承擔高電價,這是人民的選擇
3. 台電的長期合約是逐年議價,合約的重點在保護煤進口量的穩定供應,才不會要限電,所以明年的約定價再簽定當時才議定,而且是100元,非週刊說的160元 16年,往後每年的價格則會再約定,試問今天如果煤價持續漲至200~300元,,難道國外會用160元賣你嗎?當然不會,這樣的合約沒人會簽的,買賣雙方沒人想當冤大頭!!今天的長約只是確定每年的穩定供應量,避免往後價格上漲供應商囤積不想賣的對國內用電危險狀況~~(另外~不是全部都是那個價格!是保證進口量,而不是固定價格。。。)
台電表示,消基會根據的週刊報導引用的資料是不正確的,如果監察院決定進行調查,台電一定會盡全力配合提供正確資料。台電發言人,總工程師杜悅元說
『消基會的資料引用的確實不是正確,所以監察院如果要求我們台電解釋,一定會盡力說明,是現貨價格,並不是一次叫貨要到2016年,所以是要特別澄清。』
台電強調,七月燃煤價格並非是天價購買,週刊誤以為現貨價格是維持到2016年,其實長期合約只有保量不保價,燃煤價格仍是每月議價。
4.同期日本跟人家簽的合約是120幾比我們更貴,而我們的電價再之前已經很久一段時間沒漲,在國際間的電價是相對便宜,其他國家可能自己有產煤,成本低,或是持續蓋核電廠才能壓低價錢,相比之下台電成本只能比人家高,價錢卻又不能比人家貴,附帶一提,日本的電價是我們的兩倍~~
撇開這些~~
台電 如果民營化 對員工絕對利多!
1.不受電業法榜標 可以多元化投資光纖 網路 通信 觀光..等
2.高山偏遠地區 依使用者付費 可能產生電費因地區不同 而有所不同
最明顯的例子是 金門跟馬祖 當年軍方接管年代
舉例 如一度電 台電在台灣當時是賣2塊 但金門民眾使用軍方卻是3塊多
目前 民間電廠有很多!!
所以 到時一定會有政策性補貼其他地區~~如 花東 雲林 嘉義 苗栗...等!!
到時 不也一樣全民買單~~~
但~~是 如果是民間電廠當然會贊成 台電民營化~~
這塊 孤行獨市的生意 那個財團不覬覦呢!
最明顯的就是中油跟台塑
凍漲 台塑賺(外銷) 不凍更賺(降低貨物稅)!!
中油 結果~~賠!!賠得還是全民買單!!
以上僅個人意見~~如有得罪之處 請多海涵
對了~台灣的電價~事實尚在全球G21(之前的g20+台灣)電價~~是第三便宜。。。。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6&t=1025420&last=11554174
淡海不到十萬一坪耶(還有規劃公車捷運.......)
我家在大溪的房子
山明水秀面學校
獨棟一坪不到十萬乏人問津
大家都再往會增值的地段擠
因為淡海不增值(新案多)、因為郊區不增值、因為工業住宅不好轉手
想一想
其實房價會高是觀念造成的
其實現在房價是很M型的發展
你越往裡頭擠,會發現越擠不進去
其實我們應該想清楚住宅的本質要得是甚麼
以我們能負擔的能力去買適合的房子
至於不是我該買的房子
房價開多高,甘我啥事啊
回頭想想富爸爸給我們的啟示
或許你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http://www.nownews.com/2009/04/21/91-2439169.htm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