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大家都在抱怨台北市的房子貴...


天聖傳奇 wrote:
那為什麼這幾年北高兩市的差距越來越大的感覺??

甚至於高雄還有不及台北縣的感覺阿


這就得問謝小夫跟花媽了。


continuum wrote:
是這樣 ? ....

又是個不知民間疾苦的發言

進修就會保證高昇賺更多 ?

還是有些人就不善於念書

所以他就該死 ?

看到沒同理心高高在上的言論實在 ....

況且這年代很多地方根本就不是實力論

這個想必很多人心知肚明不是 ?
(恕刪)


不善念書還是可以有所發揮。實例很多。

有實力有努力,不代表一定成功。但是沒實力沒努力,是絕對不會成功。

怨天尤人的絕對不會成功。努力開創局面的人,忙著賺錢都來不及了,不會在這抱怨。

dulinsu wrote:
高雄市年度總歲出約是...(恕刪)



2008年數據 台北市

高雄市

人均所得收入

46.7555萬

35.5287萬

人均總稅捐

25.9548萬

9.6978萬

人均綜合所得稅

7.8818萬

1.5522萬

人均負債(報載數據)

6.5萬

9.5萬

稅捐負擔率

55.51%

27.30%

綜合所得稅占收入比率

16.86%

4.37%

課稅占稅捐比率

96.37%

99.60%

每淨徵100元的稅捐要繳給國庫

73.08元

75.09元

每淨徵100元的稅捐要繳給中央統籌分配專戶-b

14.02元

11.37元

每淨徵100元的稅捐要繳給市庫

9.06元

13.20元
每淨徵100元的稅捐得到中央總補助

9.55元

20.12元

每淨徵100元的稅捐得到中央統籌分配稅款-a

5.81元

8.53元
每淨徵100元的稅捐補助其他地方政府預算

8.21元 2.84元

補助其他地方政府預算實際總額

558.76億元

41.93億元

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回收率-a/b

41%

75%

每淨徵100元的稅捐最終成為市政總預算

(約)22元

(約)40元

實際市政總預算

(約)1500億元

(約)600億元

其實大家仔細想想

畢竟買不起台北的年輕人佔大多數(家裡有好幾十間那種我不算)

畢業後大部分最多算他月薪5萬(非常聰明有公司願意花大錢請他那種我也不算)

一年收入60萬,年終算他半年有30萬,一年一共90萬

這90萬假設沒有要養家里,沒有要繳學貸,沒有拉哩拉雜一大堆先被扣掉

完全是自己可以支配的

一個月算他一天花250吃飯就好,一年91250

一個月算他租金5000就好,一年60000

交通費一天算他50就好,一年大約13000(假日沒算,都座捷運)

手機費算他都拿亞太一個月333,一年約4000(3996算整數4000)

電費算他兩個月1500就好,一年9000

以上加一加,非常節省的花費一年要177250

這樣一年可以存722750


買房子要求不多20坪就好,一坪台北平均50萬

20坪就要1000萬,用上面那種生活方式要快要14年才買的到

試問一個年輕人看到這個數字不會頭暈嗎?

所以我猜測至少近幾年畢業後人口會大量外移,也有在台北存錢還是買不起,只好搬到外縣市的

而存夠錢剛好要來台北定居的人數

我想應該不會比每年的外流多

所以台北的人口外移是一定的,只是速度的問題

當供過於求(供:房屋數量,求:要買屋的人數)

我想台北房市的泡沫化應該在5年內就會開始了

苦行僧001號 wrote:
幫你歸納整理,這些人...(恕刪)
4.從小在台北市長大,現在買不起被殘酷的洗到北縣,感覺很怨嘆。
其中,以第4點理由最為好笑。
為什麼你在台北市長大就一定要讓你買得起台北市,這是什麼鬼邏輯?


您認為好笑,但土生土長的台北人可能並不覺得好笑
人是有感情的,對出生地、對故鄉、對自己成長的地方會有感情
長大後,若可以也會想住在這兒,人之常情!

當自己因炒作行情,原本買得起的房子,卻因為短短一、二年瘋狂炒作變成買不起,被逼著洗出去?
這樣的怨嘆為何可笑?

我在民生社區長大,現在的舊公寓房價從短短二年前一坪3x萬,爆漲到一坪8x~100萬
2、3倍的爆漲,還一直在往上哄抬中!!

民生東跛四、五段,從二、三樓房仲,短短一、二年內爆開了十幾家新房仲!!
很明顯的哄抬炒作行情…你會有什麼心情?

dulinsu wrote:
這就得問謝小夫跟花媽...(恕刪)




麻煩開示一下吧

HondaBlack wrote:
好像很多人搞不懂開版大的邏輯
要抱怨貴 就別去買台北
要想買了增值 那就別抱怨
一邊抱怨房價一直漲 太貴了
一邊又希望自己買的房子將來可以增值
自相矛盾
最好永遠都有你買的時候最便宜
你賣的時候卻又賣個好價錢
某些抱怨的人真的是腦袋不好使


不能贊同你更多,
哪來的房子是你買的時候超便宜,
交通便利環境好,
最後你賣的時候還要價錢翻兩番?

大家都這樣想,房價當然翻了好幾番,
有人說,會覺得房價合理的是既得利益者,
怎麼不想想自己在抱怨的點是不是有點奇怪

stanleylin wrote:
您認為好笑,但土生土長的台北人可能並不覺得好笑
人是有感情的,對出生地、對故鄉、對自己成長的地方會有感情
長大後,若可以也會想住在這兒,人之常情!

當自己因炒作行情,原本買得起的房子,卻因為短短一、二年瘋狂炒作變成買不起,被逼著洗出去?
這樣的怨嘆為何可笑?

我在民生社區長大,現在的舊公寓房價從短短二年前一坪3x萬,爆漲到一坪8x~100萬
2、3倍的爆漲,還一直在往上哄抬中!!

民生東跛四、五段,從二、三樓房仲,短短一、二年內爆開了十幾家新房仲!!
很明顯的哄抬炒作行情…你會有什麼心情?


我女朋友也住民生社區,
可以請您把您家的房子用一坪3x萬的價錢賣給我好嗎?

kkkkkk wrote:






我女朋友...(恕刪)


要砲也不把人家文章看清楚

他說從3X萬暴漲到8X~100萬OK?

DCSHK6820 wrote:
其實大家仔細想想



畢竟買不起台北的年輕人佔大多數(家裡有好幾十間那種我不算)



畢業後大部分最多算他月薪5萬(非常聰明有公司願意花大錢請他那種我也不算)



一年收入60萬,年終算他半年有30萬,一年一共90萬



這90萬假設沒有要養家里,沒有要繳學貸,沒有拉哩拉雜一大堆先被扣掉



完全是自己可以支配的



一個月算他一天花250吃飯就好,一年91250



一個月算他租金5000就好,一年60000



交通費一天算他50就好,一年大約13000(假日沒算,都座捷運)



手機費算他都拿亞太一個月333,一年約4000(3996算整數4000)



電費算他兩個月1500就好,一年9000



以上加一加,非常節省的花費一年要177250



這樣一年可以存722750





買房子要求不多20坪就好,一坪台北平均50萬



20坪就要1000萬,用上面那種生活方式要快要14年才買的到



試問一個年輕人看到這個數字不會頭暈嗎?...(恕刪)


房貸本來就是長期的。14年買房,算快的。

而且好好工作,開創業務,薪水會提升,生活品質就更進步。

你說的最不合理的地方就是大部分剛畢業月薪有五萬。我記憶中,應該只有銀行儲備幹部有這個價碼。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