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小弟想出打房的好方法

Nelson5大大真的寫的太好了。

以下是我以前查到日本網站上有關地價的統計資料,好像泡沫的比房價更厲害,情況最好的住宅地只剩16%左右,其他更慘。
請看
台北市的房價會不會重複日本消失的十年(or消失的二十年)?


2010-12-21 03:44 by Nelson5
大家想得都很單純, 政策當然會影響房價, 但是真正會造成房價下跌的原因是經濟狀況影響購屋者或者投資者對於未來房價看法造成的, 但是因為經濟狀況往往一體兩面, 只要有腦子的執政者, 絕對不會笨到犧牲經濟來換取房價



我舉一個比較簡單的方式來描述我的看法, 例如有一樣的商品, 當它的價格不斷上漲, 整體的價格變化是今年買比去年買貴15%, 明年買又比今年買貴15%, 如果長期來說你對這樣商品是有需求的, 你會選擇哪一個時間點買? 因為這樣的預期心理, 如果整體經濟狀況也是被預期逐步改善, 在這樣多重的預期心理下, 自然會造成投資人或有房屋需求的人搶進房市, 房市自然熱絡, 房價也會被因此推升



但是如果換個方向來說呢, 如果房價是下跌的, 明年買比今年買便宜15%, 晚一年買又便宜15%, 你會選擇那一年買房子? 應該說就算房價被打下來, 因為預期心理的因素, 你還是不會去買, 要不然當時SARS時你就應該買房子了, 尤其是當整體經濟被認為變差的時候



以日本的經驗為例子, 不管是實價課稅, 調高稅率, 限制國有土地交易, 只要經濟仍然熱絡, 這些舉動都只是火上加油, 讓泡沫更大, 例如日本在1980年代, 因為熱錢湧入, 造成房地產大幅上揚, 如同現在的台灣, 執政者為了因應民怨, 為了維護自民黨選票不受影響, 執政者開始附和人民的直覺看法, 採取很多直覺上打壓房價的措施, 例如在1987年大幅調高土地交易所得稅, 另外對於六大都會區採用交易監控的方式, 並且凍結國有土地的釋出, 以東京來說, 本來就屬於土地供應不足的狀況, 所以這些稅負支出的部分就反映到土地價格和房價上面, 加上大家預期未來政府釋出的土地減少, 於是整個市場因素造成土地價格再度大幅走揚, 連帶地造成所謂日本六大都會區的房屋價格再度走揚, 另外又利用金融的方式, 調高存放款利率, 從1985年開始一路從2.5%的存款利率調高到1990年的6%, 房價還是一路走揚, 但是這些措施, 其實也埋下了企業經營成本的增加, 還有以資產作為抵押可取得營運資本的困難度, 所以也有人歸咎這些因素就是後來造成日本經濟走弱的主要原因, 但是就算1990年日本股市下跌了, 照理來說, 房價應該同步下跌, 但是我們可以發現, 日本的房地產走跌是從股市反轉之後的兩年, 也就是1992年才開始下跌, 造成房地產下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個就是股價縮水和經濟因素造成很多投資人或者企業產生嚴重損失, 於是造成銀行產生壞帳, 也就是很多以資產作抵押的企業或者投資人已經無力償付本息, 所以造成銀行開始出售不良資產, 另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 連續兩年的股市空頭, 加上日本經濟數字不佳, 已經讓很多人開始看壞日本經濟, 也就是預期房價未來會下跌的心理因素開始產生, 但是這兩個因素是遞延的, 也就是需要在股市反轉之後一段時間之後才會開始, 所以房地產比股市晚了兩年才開始反轉下跌



所以影響房價的因素是經濟, 政府想要平抑房價上的民怨, 應該做的措施是引導產業往周邊衛星都市或其他地區移動, 讓就業機會可以分布到其他地區, 建設更便捷的交通網和大眾運輸系統, 讓周邊都市的交通成本可以大幅縮短, 治本的做法則是讓經濟發展, 擴大就業機會, 讓國民所得提高
blockquote>


2010-12-21 12:24 by Nelson5 wrote:
以東京地區的公告價格...(恕刪)
把總統府及五院搬到美麗的嘉南平原,把國光石化搬到信義計畫區。這樣房價應該很快會消風。
講實在話,能當官的沒有一個是笨蛋
真要打房,這些官員不是沒有辦法,而是不敢真正打房。
而且立法最後還是要立委諸公們舉手表決啊~
各位認為這些立委們會讓他通過嗎??
小老百姓認了吧~
現在的台灣和當初的日本有很大的不同, 反而現在的大陸的房地產和當時的日本有比較多的相似之處,

第一, 當時的日本房地產是全民運動, 只要叫得出名號的商社和公司都設立了不動產部門, 三井, 住友, 三菱, 包含豐田汽車也有東和不動產, 新力則透過擴店的方式買進並且持有幾個重要都市的不動產, 連山口組幾個分支都成立公司搞房地產, 大商社炒作房地產的方式和散戶完全不同, 首先幾乎不用自備款, 配合銀行超貸, 房子只要蓋好, 就已經有50%以上的現金入袋, 底下幾個房仲公司再分配一下, 可以推到市場上面給一般散戶的所剩無幾, 當時日本買房子, 一般老百姓是要連夜排隊, 只要買到, 隔幾天脫手幾乎可以賺個一到兩成, 這種狀況大陸打房之前有, 台灣我還沒看到

第二, 金融機構的推波助瀾, 在熱錢湧入, 每個銀行充滿了爛頭寸, 於是在1985年到1990年的東京金融業務主要都是想辦法把錢借出去, 很多在東京知名的企業, 百年老店最後會發生財務危機都是因為當時聽信了銀行的業務員把自己的土地抵押之後介入大批資金去做其他投資, 所以當股票市場走空, 也讓這些機構, 產生抵押額度不足, 甚至因為無力繳納造成斷頭, 最後只能破產, (這段經歷, 還經常被現在的日劇拿來做為女主角家道中落, 淪落銀座的原因), 台灣目前銀行在不動產貸款這部分的比重還在可以接受範圍之內, 一般企業籌資還是透過聯貸, 發行公司債, 利用土地或股票質押的不是沒有, 但是相對比重不高

vc0528 wrote:
講實在話,能當官的沒有一個是笨蛋
真要打房,這些官員不是沒有辦法,而是不敢真正打房


抱歉,我要說

這樣當官的,才是真的笨蛋!!沒有看到長遠智慧的笨蛋

完全違背人民託付給你的職務

權力是人民給的,不是你官商勾結來的


當然,放任這些官員亂來的,也是這國的國民

到底有多少笨蛋,我也不知道

到底還要作多久的笨蛋? 我也不知道

反正一堆商人廣告財經台繼續吹噓房價還不夠高,民眾也認為這就是最好的理財方法
這樣的犯罪共同體,好像還有不少民眾認同呢!!


甚下的一群沒獲利的,越來越苦的窮忙族

似乎也沒有時間去思考到那麼遠的事情,下個月的飯錢都不見得有了,哪管什麼泡沫的大官的.....

這個島就在一群笨蛋的合作之下,準備接受泡沫的傷害

套一句唐山大地震的廣告詞

地震三分鐘,餘震30年

現在是,爽了半世代的少部分人,苦了3世代的人民
(40年房貸!!??幹的好!!提出來的人要不是白痴就是口袋和嘴巴都不是由他控制的了)
我反而覺得人民喊甚麼就做甚麼的官員或者執政團隊才是最爛的, 討好老百姓是很簡單的, 但是打擊台灣長期發展造成的後果卻是無法收拾的, 政府應該想的是怎樣兼顧經濟發展情況下, 能引導房地產軟著落, 或者引導房地產需求不要過度集中在某一區域, 要不然當政府實在太簡單了, 有人喊反核, 就片面停建核四, 房價太高就設重稅, 房地產不景氣就土增稅減半或全免, 金融業要打呆帳經營困難 就免收營業稅, 甚至乾脆政府編列預算打消金融業的壞帳, 這種無能的政府我們都已經有過經驗了..


抱歉,我要說這樣當官...(恕刪)

vincent2010 wrote:
Nelson5大大真...(恕刪)


所以考慮政經局勢後,未來兩年可以不用急,
但還是要站在買方...?
這一波房價還會漲的原因還是各國狂印鈔票的結果
通貨膨脹後的泡沫破之後的經濟會有多慘
大家應該看的到
這位老兄的想法太棒了,但我覺得最好立委選舉就給KMT一點顏色瞧瞧,行政權在KMT身上,國會超過三分之二的席次,不怪他們要怪誰,歡迎六、七、八年級的無殼蝸牛一起響應。

我們幫馬英九找工作,你讓我們沒有房子住。

大家走著瞧!!!!!

skype.jian wrote:
這位老兄的想法太棒了,但我覺得最好立委選舉就給KMT一點顏色瞧瞧,行政權在KMT身上,國會超過三分之二的席次,不怪他們要怪誰,歡迎六、七、八年級的無殼蝸牛一起響應。

我們幫馬英九找工作,你讓我們沒有房子住。

大家走著瞧!!!!!


人民的記憶果然是有限的...

我可以告訴你
民進黨執政時,我賣房子賺的才多....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