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各位可憐的上班族,與其無助的討論高房價,何不起身來挑戰呢?


很想退休的人 wrote:
一個中年上班族的心聲

我是一個即將38歲的上班族 在我24歲退伍的時候 面臨了第一份工作的抉擇
由於我當時的女友 也就是現在的老婆
已經早我一年進入職場 也通過銀行的試用期 所以月薪當時已接近3萬8(辦事員) 還不含行員48萬的優惠存款
就當時一個平凡的上班族而言 已經是非常優渥的待遇

傳統上社會賦予男性必須養家活口的價值觀
如果我那時選擇了當一個平凡的上班族 即使是銀行行員(我本人就讀企管系)
我可能在職場上前10年的薪資都會不如我當時的女友
在我大男人的價值觀裡 真的不能夠接受
於是我選擇了金融業裡業務性資的工作 即使我並不太喜歡自己當業務的嘴臉
或許是上天的眷顧吧 第一年就領了幾乎百萬的年薪 似乎人生就該是如此的順遂

在亞洲金融風暴中 我虧掉了人生第一個百萬
但和女友的感情卻出乎意料的穩定 真是賭場失意 情場得意
女生對買屋所帶來的安定感 或許多數男性友人都有所領教 於我心有戚戚焉吧
這時女友竟然想跟我一起購屋(中和景平路皇普大道東--裝潢屋420萬) 以見證情比金堅
好面子的我 即使身上只有10萬元不到 但因為我太傻太天真 竟然相信建商的廣告
以為只要10萬元就可以買一個幸福的小窩 此外再加上無可救藥的自以為人定勝天
於是乎我欣然允諾
這時建商的無息貸款及銀行貸款的雙重壓力 就開始了我一天3份工作的悲慘歲月
這期間從早工作到晚 7~11 只多不會少
感謝那時候給我工作薪水的公司 說真的 即使當時是在某知名飲料公司
但以大學畢業生當業務人員 每晚在各家店頭鋪貨的 我真的還是他們家的第一個
我當時的主管還認定我做不滿一個月 但我還是苦撐的做完半年還完建商無息貸款後才離職
這時我出社會後最累的一段日子

之後當然做業務還是有很多"很江西簡稱"的事情 但為了賺錢 我還是忍氣吞聲的咬牙苦撐
也感謝所有客戶的支持 到現場都還沒有流失半個客戶 被信任的感覺也是一種快樂
這中間我還完成了研究所的學業(一般生) 也考取了兩張還算高階的證照
終於在公司組織改造的時候 轉型成為中階行政人員 暫時得以擺脫業務人員每月必須業績考核的壓力
靠著之前業績的餘蔭 每個月還得以坐享高薪 現在每個月唸茲在玆的就是維持自己被公司利用的價值

很感謝我的家人 雖然沒給我任何金錢上的幫助 但還是讓我完成大學學業 直到研究所才需要申辦助學貸款
即使在我努力的過程中 家人有人中風 但所幸不是一些更不幸的人所罹患的罕見疾病
不至於讓我傾家蕩產 一無所有 想想自己真是幸運
得以靠著自己金融方面的專業 在亞洲金融風暴過後 再也沒有重大的財務虧損
也憑藉自己跟老婆的努力 在台北市買下了兩間房子
一是中古(收租等都更的資產) 一是五年不到新屋(家人同住打拼的動力) 都約40坪 市值共近4000萬
或許有網友以為我是炫耀 希望在你們眼中我沒這麼愚蠢
如果在台北市不到4000萬身家又想炫耀的人 我覺得是井底之蛙
尤其是我服務的客戶個個身家過千萬 卻也看不到驕氣
我想說的是 在資本社會中 資本所得在所得中大於勞力所得的比例愈形擴大 是趨勢 是很難扭轉的
所以未來貧窮 我個人覺得是會繼承的 從主計處家戶所得也可一窺究竟 這也是M型社會主要的原因之一吧
但我常常看到公司一些比較資淺的行政人員 尤其是男生 問他們怎麼甘於接受3萬不到的薪水
這在台北 如果要養家活口 真的是非常困難吧 問是否有意願轉作業務人員 大家卻是噤聲不語
你不適度的犧牲時間 甚或尊嚴 去換取更高的勞力所得 並藉由正確的投資 以錢賺錢 去累積自己的資本
那我真的只能期待你是含著金湯匙出身 那你就無須抱怨 因為你是M型社會的右端

不要再相信政府 在我個人的認知 政府只要管好教育 讓每個人的機會盡量均等
使得社會階層得以因自身的努力而能上下流動 就馬皇萬歲了
但這最起碼的社會公平也因推甄這類可能流於不公的考試制度而逐漸消失
不要再花費時間埋怨房價的高低了 趕快坐起言行吧
別讓我們的孩子繼承我們的貧窮


除了建商、投資客之外,台北市的住民裡面,類似老兄這樣的經驗者其實不少,只是這些人較少留言。

phiebe wrote:
這樣才是正面的人生觀 也是很好的人生教材
不過
我想等一下一定有人跳出 請老頭子不要講歷史 不要依老賣老....你們以前機會多..等等之類的話



您是金融業就好辦了 ,要不要報一下您們新進櫃台行員多少錢 .目前除了台銀 ,土銀 ,合庫新進可以拿到這樣的薪水外 ...
現在大部份新進行員都兩萬多了說 ....

如果是證券業更好 ,報一下你們目前跟現在的福利與業務事項 ...

與其投資 ,倒不如不要亂花錢才是真的 ,自己買來煮 ,做麵包 ,自己泡飲料 .,要運動到公園散步 或到山區爬山 ...
把汽車賣了 ...騎125 CC 就好

假日不要呆在家 ,待在免費電的地方 ...
假日去讀書館看 DVD 把去看電影 2 ~ 3百的費用省下
便當就吃50 元就好
公車站兩站內用走的順便健身


或許會倒一堆店家 , SO WHAT !!!! 反正這世界是用錢在比大小
還有比誰房子多 ,這幾個參數定義不會太難 ..

搞死國家經濟又如何 ? 死了一個政黨又換另外一個政黨上來就好

有網友說金融業是艱困行業

身在其中 我相信 也承認 甚至連不是太知名研究所畢業的新進金融新兵 月薪可能都沒有3萬

但說實在的 你是否已經做了足夠的努力

包括盡可能的犧牲自己的時間去增加收入(甚或犧牲有些人自以為是的尊嚴去做業務)

抱怨房價不會改變環境 調整自己適應環境甚至不被環境所牽絆才是王道啊

希望在這抱怨的網友都是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才來抱怨的啊 如果那時的大家都負擔不起所謂的高房價

那所謂的高房價應該就是一個泡沫的房價 做好準備 耐心的等它下來

另外 有人說最近沒什麼投資管道 我個人是投資對應摩根大通總體債券指數的基金

這指數10幾年來漲幅已經較之前原始指數近4倍了 大家真的應該要知道投資成功椱利效果的可怕

也難怪乎有些有錢人資產累積的速度如此令人咋舌 說實在是害怕

希望大家都是一個努力向M型社會右端靠攏的朋友
很想退休的人 wrote:
有網友說金融業是艱困...(恕刪)



這跟抱怨 沒啥關係 ...
要我現在扛個千萬房貸不是問題 ,頭期款還被你們金融業限制不能一次定存 ..
只是最近沒事想結婚 ,不然誰還無聊整天跟你們一樣釘著看房

不過進來後才發現這還滿簡單的 ...
真正好貨絕對不會在房仲網上 ,偽好貨是要騙你的電話 ..
因為有太多東西無法被驗證 ,所以房眾說了算 ....
(坪數 地點 材質 管線 漏水 房貸成數 銀行估多少 房價根本不透明)

不過就跟你們金融業所說 : 人不理財 , 財不理你 .
在這次購屋中 ,我的確遭受空前的洗禮 ... 所謂道德正義 根本是 dog pi


反正覆巢之下無完卵 , 我也懶得再用很基本的理論來勸大家 .
反正大難臨頭各自飛 ....

我始終相信一件事 ,有錢人也是一點一點存起來的 .
前面這位大哥說的沒錯
重點是心態
一直抱怨薪水低
也要看自己付出夠嗎?
我也是金融業
我也35
我畢業後 我父親怕我亂花錢
自作主張幫我買房 貸款我背
你能想像嗎?
當時我有女友
一個月薪水27000
房貸是21000
這樣也過了幾年

後來結婚生小孩
也是節省再節省

想辦法投資 抓到了2波多頭
911以及SARS

我想說的是 想抱怨的人很多
我總認為 已經盡力的人 才有資格抱怨
但是抱怨完還是要努力下去..

與其期待政府以及他人的施捨
不如靠自己



大可不必 wrote:



您是金融業就好...(恕刪)
penguin0114 wrote:
推~~~人人都想往金...(恕刪)
以前這些也是精華區也沒有現在貴
吳揆表示,國內百分之八十是自有住宅,如果全面打壓房價,將造成民眾財富縮水,人心惶惶,政府不會這樣做....

吳敦義是腦殘嗎? 既然房屋百分八十是自住用的,不是投資客炒做用的,房價壓下來到合理價位對自住戶有什麼影響,房價一坪100萬或是20萬對自住戶完全不影響的(反正房子就是要自住用的),就算自住戶有換屋需求,不合理的高房價也絕對是沉重的負擔,雖然高房價讓現有居住的房子可以賣得高的價錢,但相對的要換的新屋必須要貼更多的錢才買的起,假設房價是一坪20萬,因為家庭成員的增加必須把現有20坪的房子換成30坪的房子,只需再貼200萬即可換屋,但現在房價被炒到一坪100萬,同樣換屋需求的20坪要換30坪,雖然你舊屋可以賣到2000萬,但你需要再貼1000萬,才能換得起30坪的房子,想想看房價被炒的如此不合理,對自住戶有任何好處嗎? (除非你是要賣掉台北市的房子,然後被迫遠離台北),否則相同的地段,房價被炒高,有房子的自住戶都換不起房子了,何況是沒有房子的人怎麼可能買的起房子,受益的只有不斷草高房價的財團,建商和有錢的投資客,吳敦義的房價不能打壓,否則會造成民眾財富縮水,人心惶惶....這番言論根本就是在愚民~
我看mobile01的朋友們,與其兩大爛黨輪流作,輪流烏,輪流搞爛台灣
何不有人出來組成第三勢力?
大可不必 wrote:
我始終相信一件事 ,有錢人也是一點一點存起來的 . ...(恕刪)


那要看你是存啥,以現在這種環境,要存貨幣...那你慢慢存吧,存個一百年也變成不了有錢人。
很想退休的人 wrote:
一個中年上班族的心聲...(恕刪)


說得很好,常看見在01上有用心分享辛苦成功經驗並值得學習的文章,
但是確很少看到年輕的一代,有相對正面的回應與討論,只有共同抱怨時
才有看到一鼻子出氣的狀況,要辛苦.要學習.要用心.要忍耐.要專業時
確很少看到年輕一代的深摯反省.

巴菲特的自傳名稱是雪球,就是告訴您,成功是長久累積的結果如同滾雪球一般
時間與專業以及不氣餒的精神都是關鍵,初出社會未滿10年的朋友四處抱怨
而不專心至力於自己的雪球的壯大,實在是本末倒置.

事實上房價確實過高,但是我相信如果不充實自己的理財專業,房價掉下來
這些朋友還是不會買或是買不起,因為真正用心的朋友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
財富出口.

我是86年出社會,一樣不景氣,起薪23000,一年後加上在同機構晚上兼差
也不過41000,早上0700出門,晚上2400回家,知道上班族薪水成長有限
每天睡前還看投資理財的書每天看到睡著,91年時老媽看街上到處貼出售的條子
直覺是房價谷底,便要我與弟弟買房,我當時只存了100萬便拒絕了,弟弟當時確實買了
到今日賺了快一倍,當時弟弟辛苦的還貸款,結婚時拍婚紗還向我借6萬,
今日也只剩下7年了(貸15年).

我沒有買房便用心上班,放假研究投資,事實上86-93共7年都沒有賺到錢
可知任何學習都需要時間去累積智慧,93年開始我重新換工作,投資也重新布局
薪水也不高約50000元,到了95年終於投資績效有了回報,我有了超過350萬的資產
(我知道不多,但是這是辛苦工作與用心思考的心血)我到處看新莊與板橋的房子
每天上網.看書研究到半夜,95年5月在板橋買了一間預售屋+車位
(因為看好新板特區,但是只有財力買週邊),我從沒想過去北市買屋.

96年準備結婚,財務更緊了,新屋還沒蓋好,每天半夜思考如何財務平衡
因此做了重大決定,去林口買屋當新房,板橋預售屋97年完工後先租人
自己住負擔太重,很高興當時的未婚妻支持我的決定,花了450萬搞定
貸350,將投資獲利轉為房地持有,自己住便宜的(其實環境也不錯),
每一個決定都相當辛苦.

97年初結婚,年底有了女兒,又遇到金融海嘯,我還是努力上班,
仍然每晚看書研究理財---包含股票與房地產投資
98年初風暴仍強,股市腰斬我仍然將自己的資金投入最績優的小型股上
即使配股息都ok,98年5月,在大家驚魂未定時(包含代銷公司)
我又在林口未來捷運站附近買了一間大房,用心向家人分析
專業的向代銷議價,又有了不錯成果,今年1月交屋了,我的股票80%
股價都超越了金融風暴前高點,目前仍每日用功中.

目前我仍是戰戰兢兢,一點點的成果得之不易,上班是賺辛苦錢
投資是賺痛苦錢,幾乎沒有任何一筆是輕鬆的,
完全沒有任和炫耀之意,事實上也不起眼
只是想板上一定有用功努力的青年朋友,
一定有您可以著力深根之處,滾雪球需要時間.專業.毅力及EQ
辛苦在一路上獲得的一定遠超過財富,還有您的人生智慧-----共勉之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