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社子島700億變身目標台北曼哈頓

lienly wrote:
明天過後 在社子島.......?....(恕刪)

也未必如此!

同是低窪地區的關渡平原,海拔高度3~6公尺,逢大雨必淹
關渡平原之所以常期沒被開發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是,關渡平原被當成北投地區的蓄洪區
台北市市中心純靠大量的抽水站排洪水至河堤外,然而北投區是以關渡平原當超大面積的天然蓄洪區,當大雨來時抽水站來不及排出的雨水會流入低窪的關渡平原,之後再慢慢排出,如此不用蓋太多的抽水站北投地區也不會淹大水,也減輕淡水河及基隆河的負擔!

然而目前關渡平原靠近士林的區域正在開發成士林科技園區
低窪的開發基地,為了避免逢大雨必淹,將海拔高度3~6公尺地基囤土墊高9公尺
社子島或許也可將地基囤土墊高9公尺,如此就可避免逢大雨必淹

但問題是,沒了大面積的天然蓄洪區,水還是會往低處流,如果沒大量增加抽水站,多出的水勢必淹往低於9公尺的其他區域!
又如是大量增加抽水站,大水都往淡水河及基隆河倒真的沒問題嗎?全大台北的河堤是否有加高的必要?



Devin1927 wrote:
樓上的大大真是專業,這也是我所擔心的,我的想法是,至少高一點,大水退去時還可居住...(恕刪)

就臺北盆地的平原區來說,大多是海平面6~9公尺高起,而北投區以開發的區域也是約海平面6~9公尺高起,這或許為何士林科技園區要墊土9公尺高的原因吧?
也就是說,以北投區來說,居住地最基本也要高於海平面9公尺,好一點也要高於海平面12公尺(約1層樓高度),最好高於海平面15公尺(約2層樓高度)
如此真要大水來時,較不會被淹到!
所以說,台北市要「靠山一點」「靠內陸一點」才比較安全一點,當然不要買在「土石流」警戒區或比較大的「溪、溝」旁,才比較保險~

Devin1927 wrote:
所以說,台北市要「靠...(恕刪)


還有地雲帶也不能買,比淹水更可怕
不想再說 wrote:
還有地雲帶也不能買,...(恕刪)

最最最低基本的,依照現行建築管理規定,建築物距離地震斷層帶不得少於500公尺,換句話說只要超過500公尺以上的距離,建築物本身受到地震的影響就在許可的範圍內!

九二一大地震震災調查總結報告~http://gisdb.ncree.gov.tw/ncree/doc/Report-PDF/
依據調查分佈圖顯示,在車籠埔斷層兩側六公里地區的建築物受損嚴重,約佔總調查筆數的六成


台灣的活動斷層(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GIS線上查詢http://fault.moeacgs.gov.tw/MGFault/Default.aspx
ps:下載動作很慢,需耐心查詢

就參考台灣的活動斷層來看,雖社子島距離山腳斷層4公里以上遠,但較要注意的是,北投士林平原區的地質屬及軟弱地質,加上台北市盆地地形有放大地震的作用,與北投士林平原區一樣都要注意的,尤其是地基打得不夠深的房子更要注意!
樓上的大大,真是有夠專業~

那內湖呢?我也很好奇~

這種資料政府應該大大公開,可是我們這個政府就是什麼都「縮頭烏龜」不敢面對現實,擔心選票、擔心民眾的既得利益,而不敢解決問題、負責任,只有等到「火燒屁股」「代誌大條」了,才花大把大把的人民納稅錢亂花,或者跟人民打官司,實在是一點都沒有遠見與責任的政府~
Devin1927 wrote:
實在是一點都沒有遠見與責任的政府~...(恕刪)

唉!這樣的政府也是多數選民所選出的!
多數選民要是不自我覺醒,再怎麼選還是這樣的政府,無解
不過前陣子的天災人禍下,政府還是有公佈一些資訊(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http://www.moeacgs.gov.tw/app/index.jsp" target="_blank"

內湖...同樣可用台灣的活動斷層(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GIS線上查詢
http://fault.moeacgs.gov.tw/MGFault/Default.aspx
再加上(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的其他資訊-http://www.moeacgs.gov.tw/app/index.jsp

財團現在連社子島都要吵喔
那什麼怪怪地方 填海造陸嗎
15年過去了,還有人肖想社子島喔?

台北市沒地是事實,但不至於到沒選擇

每任市長都搞不定的議題

這塊區域 就繼續養違建工廠跟野生動物

其他別亂想了。
Trillionaire2020

台灣60年房地慘大循環要結束了,鬼地方就別做夢了 [真心不騙][真心不騙][真心不騙][真心不騙][真心不騙]

2025-06-20 20:59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