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

住在南港區的選民來談談南港區未來即將完成的建設.


ageclon8 wrote:
之前有人說都是餐廳太...(恕刪)


Bingo. 那裡都是上班族﹐賣生鮮食品是打算放到爛嗎?
Racing, competing is in my blood. - Ayrton Senna
jochu6 wrote:
今天我也去逛了一圈, 大約2小時, 整個空間規劃很舒服, 特別是3F親子區, 餐廳共4個樓層, 許多家餐廳跟走道混在一起, 路過的人都會看他們在吃什麼, 感覺怪怪的
...(恕刪)


12/25 金色三麥南港車站店開幕在Citylink C1棟的一樓,開幕連續5天 (12/25-12/30) 舉辦消費滿百無上限送百元折價卷,讓你下一趟持卷免費暢飲,全店從下午不到17:00就滿座到關門... 有興趣過去可能要有心理準備需要等。

Gucci720 wrote:
Bingo. 那裡...(恕刪)


超市高檔低檔和生鮮食品有什麼關聯?
還是現在討論的是另外一個話題?

老實說中信開了個imart我相信附近居民絕對是失望的,
中信作為一個指標性的建築物, 就是要有號召力, 要做市場區隔並且創造一個特殊的吸引力.

這種平價超市難道附近還不夠多嗎?
過個橋汐止就有家樂福, 另一邊內湖不但家樂福, 大潤發, Costco...
甚至還有美福或是天和鮮物這種比較高檔的超市

你開個全聯要怎麼做市場區隔? 充其量只是多一個選擇而已...

至於餐廳...老實說展覽館裡的寒舍樂廚定位就把中信裡面的全打死了
除非中信原本的企圖就是做員工餐廳和員工購物商場, ok那我就沒意見了...
只是就像我說的: 格局做小了, 要大就難了...

看看人家東京汐留是怎麼作的吧!
Contax N1/Carl Zeiss N24-85/N50/N100 Macro Fujica GW690II
其實台灣的超市就算如大家說的Jason's CitySuper,在我看來並沒有比較特別及高檔,會賣跟會買的東西一

樣都是那些。在台北市個人認為只有微風及美福的超市才稱的上有差異化(夠貴),老實說我是幾個月前才買

到中信對面的居民,對於中信目前的狀況雖不能說給高分,但至少也滿足了周邊居民的生活需求。

如果是以觀光客或休閒的角度來看中信賣場我覺得不公道,南軟園區定位跟信義百貨區還是有區隔的。

有人在晚上經過南軟跟中信中間的公園嗎,布置的其實不輸信義區的香堤大道,只是少了人氣。

ageclon8 wrote:
其實台灣的超市就算如...(恕刪)


那邊我每天在走,

從當初停車場蓋好好好一整片綠地草原變成現在這個水泥比植栽多的公園,

我個人覺得這種為景觀而去製造的人為景觀並沒有比原先綠色草原漂亮。
就算是草坪不也是人為的嗎? 這個公園有非常多的蕨類 家上整體設計走起來非常舒服 我覺得比起一片什麼都沒有的草皮好太多了 等到夏天 差異更大 大太陽底下一片不再綠油油的草皮 沒有任何作用 也不會有人去逛的

亞利安星人 wrote:
那邊我每天在走,從當...(恕刪)
Superdad2012 wrote:
就算是草坪不也是人為...(恕刪)


我所謂的人為部分指的是那一堆人工水泥磚,

尤其是配合中信側門特別擴大的那塊。

以前那邊就算是夏天一樣是一片綠油油的,

會有很多喜鵲、夜鷺等在那漫步覓食。

改成這樣是好是壞見仁見智,

就我個人來說我並不喜歡。
我也覺得中信商場一下就逛完了,吃的選擇也不多,吃的平價的話目前好像只有漢堡王
我這幾天都從公司走到city link 去買衣服 ,city link 好像比較好逛不少,
不過又跟信義區比起來,算是勉強可逛了
ageclon8 wrote:
其實台灣的超市就算如大家說的Jason's CitySuper,在我看來並沒有比較特別及高檔,會賣跟會買的東西一

樣都是那些。在台北市個人認為只有微風及美福的超市才稱的上有差異化(夠貴),老實說我是幾個月前才買

到中信對面的居民,對於中信目前的狀況雖不能說給高分,但至少也滿足了周邊居民的生活需求。

如果是以觀光客或休閒的角度來看中信賣場我覺得不公道,南軟園區定位跟信義百貨區還是有區隔的。

有人在晚上經過南軟跟中信中間的公園嗎,布置的其實不輸信義區的香堤大道,只是少了人氣。


我說過很多次了, 中信作為一個指標性的建築物, 如果目標只是滿足週邊居民的需求的這種小格局的話, 那我們當然沒辦法要求什麼!

我家開車去中信約5分鐘, 但附近的頂好開車去只要2分鐘,
如果那邊只有全聯的話, 對我而言就沒有特地要過去的理由.
連我都不想特地過去了,那住內湖五期, 四期, AIT特區, 東湖, 汐止這些地方的人會想來嗎?

更不用說更遠的觀光客了.

我當然不是說中信要用超市做為吸引觀光客的重點, 而是他們的目標和定位到底是什麼?

目標設多高, 成就就有多大.

台北101難道當初成立的目標是為了滿足週邊居民的需求嗎?
如果觀光客不遠千里來到這個地方參觀或逛街, 想買個飲料...
或是附近有短期居住商務客想到超市買個簡單的食材自己料理...
結果一去卻發現這個地標樓下的超市竟然是個沒什麼特色甚至有點凌亂的地方...

您的感想是什麼? 很溫馨嗎?

任務不同, 目標就不同, 成就也會不同...
也許是我對中信期待太高吧.
Contax N1/Carl Zeiss N24-85/N50/N100 Macro Fujica GW690II
拿101來跟中信大樓比,這未免有點懶X比雞腿了,商場樓地板面積規劃的大小也完全不一樣。

實在是沒有要幫中信講話,我只是住在對面的居民,只是說出中信開幕後對我生活的改變,至少看到南港亮起

來後我並不像你所說的失望。

拿東京來跟台北比,要不要順便把人口數也比一下?有那麼大的規模也需要有人消費才撐的起商場的經營,台

灣的財團也沒有像日本財團那麼龐大。看看別人的好之外,是不是該把客觀條件也考慮進來呢?
  • 1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