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自己想買的,漲了2000萬不止.
所以說有房的人對房價上漲是持正面態度的,我就是反例.
我父母或許是,他們在大安區有公寓,有店面.
真要買間這價位的房子,我是不必貸款的.照理不該抱怨房價高.
但就像我看到的,那些原本賣3000萬都被嫌的,現在都開到6000萬以上了.
我前面講的那些都是.更糟的是我不知道有幾個人看到這些比較好地段的房子,6000~7000萬只能買到這東西有何感覺.
但是:台北市的高價屋有多少支撐?我倒是有做些功課,畢竟要花這筆錢,可不是和仲介看個幾趟,喜歡之下一衝動就買了,且這價錢要看到喜歡也難.
我絕對相信有錢人的口袋深不見底,但深不見底的人是不看這6000~7000萬的房子長成這樣,會不看第二眼.是個問題.
還是這房子是給一般人買的???

台北市成交量從實價登錄後,每月一直在2900~3500戶上下,大約是10年平均值5500戶的6成.
我查了一下,3000萬以上的成交量:
行政區 8月 9月 10月
士林 16 7 1
大同 34 2 0
大安 29 4 7
中山 23 6 6
中正 33 6 2
內湖 52 19 1
文山 9 1 0
北投 10 7 0
松山 11 3 2
信義 11 3 1
南港 28 11 2
萬華 12 1 1
小計 268 70 23
或許實價登錄很多高價屋沒進去,這我相信.但乘以2這數字還是很可怕.
三大仲介網上面,台北市大約有13000戶掛在上面(不含591,露天),3000萬以上近6000戶.差不多一半.
扣掉重覆的,加上591,其它仲介,自售的,3000萬以上就差不多是6000戶.
6000戶搶上面這些名額,有多拼就不必我多說了,即使有一半的成交戶沒登錄也是一樣.
所以我相信豪宅絕對有撐,好房子絕對有撐,就像Tiffany 鑽戒,法拉利車開什麼價都有人買一樣.
但裡面像舊公寓的18年電梯大樓,要賣個6600~7100萬,就和其它這6000戶拼看看會不會是那賣出的1~200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