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nyunhome wrote:
其實政府在房市政策上...(恕刪)
原文吃光光 補充一下(如有誤 請高手再補充 謝謝)

基本上美國發行鈔票的過程應該是美國政府發行債券(等於以美國政府的稅收做抵押)
債券會在公開市場上發行(收購對象有銀行、外國政府等) 沒賣完的通常就會被聯準會吃下來
聯準會就會通過印鈔票跟美國政府購買這些債券 完成發行紙幣的任務
至於為什麼聯準會可以印鈔票 這說來話長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貨幣戰爭"一書)
剛剛看到本文作者Y大提到"民國百年大泡沫"一書
感覺上兩位對房價飆漲的原因見解是接近的(央行是始作俑者)
只是"民"一書更強調央行的匯率政策造成實值購買力減低,資金流竄
當然利率的部分也是一個因素(Y大某些觀點更微觀)
但是對於房市的結局的觀點看起來是持不同的看法
個人是認為"民"書的作者 為了吸引讀者 採用比較誇張聳動的標題
到不是就那麼厲害確定房市一定會在100年崩盤(反之 也不是說非100年崩盤就是作者講錯)
另外崩盤的定義也是一個問題
是房價跌10%就是崩盤?還是20%?40%或是70%?
這可能也是一個爭議點
個人是覺得房市一定會修正 畢竟所得與房價比差太多了
即使是資金面對投資客 對建商有利
但是如果大部分的自住者都買不起時 有行無市 房價修正是遲早的事
不過Y大的文章真的寫得很好 果然高手總是大隱隱於市
推一個~~
yunyunhome wrote:
當你用美元跟央行換台幣時,美元還是你的資產嗎?
當你用台幣去換房子時,房子還是賣方的資產嗎?
差別在於,當你要換回美元時,央行有義務必須換回給你而已~
麻煩你不要刻意挑語病,好嗎?知道意思就好~(恕刪)
你在#8樓提到:
同樣,物以稀為貴原則下,美國政府多印了很多鈔票,那麼理論上它就不能再換到同樣多的台幣,其結果就是台幣升值,美元相對貶值~
然而,央行為了"保護"自己手中巨額美元資產(4000億美元),沒辦法接受美元貶值的事實,"只好"跟著印鈔票,讓台幣與美元之間的價值差不多~另一個央行跟著印鈔票的理由就是說,要保護台灣的出口產業~
這並不是我挑語病,是實際上我國央行所屬的長期穩定的外匯資產就是不到一半的2000億美金.
目前約6成的外匯存底是外國投資人在台灣的金融資產,
再加上廠商出售遠期外匯的餘額幾百億美金,這些隨時可移出的外國人資產及預售的美元資產
這些部分可以算是央行或全民的資產嗎?
從我國外匯存底的結構中可以發現,由外資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所構成的資本淨流入對於外匯存底的影響甚大
央行沒有"沒辦法接受美元貶值的事實",是你對外匯存底的認知錯誤.
央行不願讓美元貶值,跟目前我國所持有的外匯存底沒多大的關係.
2003.12.08 工商時報 工商社論
政府該不該利用央行外匯存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