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k77 wrote:
要怪就怪政府的施政
如果你有閒錢,你一定會想投資賺錢,只要比定存好的投資大家都會考慮,這波房子大漲,大約從2年前,國民黨上台後, 降利率成1%,造成,當時利率一降,我立刻借錢買房,兩年來漲了50%,你可以找找看2年前的房價就知道,其實只要看利率低,就是房地產上漲時機,利率調高,房價會緩慢降低,因為賺飽了不必急著脫手,但如果利率調高到5%~8%,房地產就會跌得很快,因為誰也受不了,利率1%~2% 借100萬一年利息只要2萬,借 1000萬 20萬利息 , 5年內 以 1200萬賣出 還賺100萬,這期中出租,還可賺5年房租, 房子不漲才怪,最近已經快要不可收拾了, 央行也開始緩步調升利率,但我預估還會再漲兩年(因為利率調得太慢了)
房價明明就已經漲七年了, 怎麼老是有人以為這兩年才開始漲?
http://www.flickr.com/photos/92146939@N00/5151089181/
基本上台灣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已經快十年了, 從2001年起利率就一直在低檔
2003年SARS, 房價跌到谷底, 2004年土增稅減半, 房價開始一路攀升
原本土增稅減半政策只實施一年, 後來又延長兩次, 到2007年乾脆永久性減半
低利率+低匯率+低稅率, 就是造成這七年房價大漲的主要原因
但是這幾年應該可以發現, 人口都市化因為可以讓資源更有效應用, 幾乎所有國家都傾向於做這樣的規劃, 另外根據調查,從2007年開始, 全球住在都市的人口比例,就已經接近五○%的關卡
不只是有工作需求, 中產階級往都市裏面搬遷, 連有錢人則在多重考量下, 例如隱私, 治安, 交通時間, 公共安全 ,住宅服務的考慮下, 也開始往都市裏面搬, 我小時侯有錢人都住仰德大道, 誰想到有一天有錢人會去住在高架橋附近, 或者墳墓地的對面?
continuum wrote:
拿美國來比真的是很好...(恕刪)
但還買的起台北房子的人
大概不用再看我這篇文章了...
只要買的起
台北市區當然很好~~
我看到在一些分享買房經驗的文章中
都會建議房貸每個月的本金+利息
不要超過每月收入的三分之一
才會比較有生活品質
而不會被房貸壓的太緊
假若平常生活較為節儉
至少也不要超過二分之一
對我來說
我很認同這樣的算法
因為我實際買房後
平常生活也常常需要買東買西
這樣的理財方式
不會讓我覺得太過拮据
在金錢的使用上比較自由
還可以在身邊存一些錢
需要急用時不需要求人或是高利借貸
所以假若一個家庭收入約8萬
最好房貸每月的本金+利息
也不要超過4萬
這樣的錢
不知道在台北市區能夠買到什麼樣的房子
而且還需要2-3成的自備款...
在政府打房可能無效的情形下
我覺得除了在台北市區裡鑽牛角尖卻可能徒勞之外
還是有很多其他的選擇
保值不保值
那是以後的事了
現在能夠擁有一間自己的房子
不用看房東臉色
又同時能夠擁有足夠的生活品質
我想這樣生活才會過的比較愜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