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jeff wrote:
建商用的方式似乎很像...(恕刪)
完全正確..
其實樂揚建設, 甚至森業建設..
不肯放棄那些"釘子戶"的原因...
並非什麼畸零地問題, 也非設計問題...
就是為了貪圖容積獎勵率, 當初也有報導分析過...
要不是文林苑案爆發, 建商成了過街老鼠, 森業怎可能放棄"依法"可以收拾的彭家?
現在就剩樂揚捨不得運作這麼久, 說不定裡面還有014事件...(這懷疑並不過份..
整個司法及政界都在為樂揚服務!) 只差逼王家就範, 就有多兩億的收益...
不到最後關頭, 樂揚應該是不會鬆口的, 什麼合法拆除, 什麼依法收購..
背後就是個錢字而已.... 還在推拖什麼公益呢?
-----------------------------------------------------------------------------
都市更新是要在真正需要更新的地區作更新,而不是只有利益考量,只找些所謂精華區,炒房地產,
只為了短期的利益,大家想賺幾翻!犧牲自己的財產及權益,來成就好幾十億的商機!
而一般住戶及市民實在很難和建商、實施者及財團對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