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ino wrote:
我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恕刪)
也不是忍氣吞聲
是覺得 "既得利益者" 在這發言贊同房價的可能性比較大
continuum wrote:
拿美國來比真的是很好笑 ~~~
美國的居住環境台灣都市可以比 ?
人家撇開交通的時間性
換來的是居住的安全性
寧靜...以及寬大的空間
而且上班地點也未必在downtown !
連美國人為何住離市區都不知就拿來講 ....
我舉個例 .... 你舉 LA是吧... 加州 La jolla ...
這種在台灣看起來根本是鄉下小鎮的地方為何暴貴 ?
看到一堆人擁房價
很想炒地皮還是怎 ?
就算你房子漲一倍
你不賣出去自己住
賺的就是 0 ~~~~ !!...(恕刪)
lopestandard wrote:
不是這樣算滴
不能拿現在的狀況來說 台北市可以分將近一半的資源
早期規劃就錯了 早期就將太多資源投在台北市 當然造就台北市總稅收可以這麼高(相信是包含公司營業收入)
這種事情就像是正迴授一樣越滾越大 已經太多公司行號設立在台北市了 政府是該想辦法將資源做個平衡
而不是用現在的結果論 台北可以理所當然分這麼多
(別跟我說一開始台北人就比較強 自己能夠創造出這麼大比例的貢獻)
說真的 當一堆台北人在幹高雄捷運賠錢的時候 要想想資源分配到其他地方其實對台北人也有利的
就算貢獻的多 現在分配出來 也只是一種回饋而已 怎麼還拿著"台北占一半當然要分一半"這種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