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當我們都買不起房子

tkboxlee wrote:
所以房屋交易根本不是看市場價格透不透明

而是有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兩個都同意

才會產生交易價格~
...(恕刪)



請認清什麼是''市場機制''

所謂的市場機制,是由供需驅動交易價格,交易價格的形成會影響整個市場的波動

但是在台灣的不動產市場,價格所能造成的市場機制是不健全的

簡單舉個例

假設你要買A屋,屋主開價兩千萬,可是你知道隔壁同條件的B屋昨天賣出價是一千萬,而且隔壁同時又有同條件的CDE屋也正在賣,你是否會買這棟A屋?

這時候有以下狀況:

1.CDE屋的屋主甲乙丙看到B屋賣出一千萬,於是也開價一千萬,於是A屋的屋主為了避免自己房子賣不出去,就會也用一千萬賣出

2.CDE屋的屋主甲乙丙看到A屋開價兩千萬,即便知道B屋成交價是一千萬,甲乙丙還是開價兩千萬


在案例1.,價格發揮了它調節市場的作用,讓同條件的商品價格趨於一致,賣方會被週遭同條件商品的成交價所影響,買方也會以這些成交價作為談價依據,如此所達成的價格合意,才算是真正的市場機制所產生出來的價格。

在案例2.,如果你還是願意用兩千萬的價格買這些房子,至少你還知道自己被貴了一千萬,你知道自己多付出這一千萬的價值在哪裡,這時候當然需求大於供給。


是的,不動產價格透明並不會讓房地產變得比較便宜,甚至可能更貴,但是可以讓房地產市場真正回歸市場機制:

在房地產市場看弱的情況下,案例1.的情況比較容易發生,比較不會發生類似"這棟房子在跳樓大拍賣,隔壁同條件的房子在坑盤子"的情況

在房地產市場看漲的情況下,案例2.的情況比較容易發生,買貴的人自然能知道自己買貴多少,最重要的是----這是他自己願意的



雖然不論交易價格是否透明,都會有交易價格可以達成

但是買到唬爛的價格,各位可以捫心自問,這樣的"合意"真的是自由的嗎??


不知道T大您有沒有想過?如果房價透明,說不定當時你可以查到你家附近有同條件而且成交價在550萬的房子,可以讓你殺到低於660萬!!


這才是真正的市場機制阿!!!!!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erskine wrote:
先不講倫敦的好野人,...(恕刪)


人家的捷運已是近百年的公共建設
我們那時候還在忙著以台灣為反攻復國的跳板,復興中華文化的基地
遇到不爽.就PO到網路上.有用嗎??
別擔心拉!地球過渡使用,大自然開始反擊了,

八八水災,四川地震,南亞海嘯,海地地震,

都是一發不可收拾,接下來台灣有更多災難,

沒辦法,工程都喜歡偷工減料,抽地下水,亂挖山地,

也許以後就很多便宜的房子摟!
wchpfish wrote:
別擔心拉!地球過渡使...(恕刪)


房地產過熱, 確實會有一些不肖建商, 蓋了一堆品質很糟的房子, 還一堆人搶著買.
不然就是空屋一堆, 浪費地球資源.
引用2010-01-27 16:42 by 100868
年利率2% 不會往後的20年都2%
銀行寬限期3年 只還利息不還本金 不會一直辦下去
那天停辦了 怎麼辦


1.央行憑什麼上調利率?或許是因為景氣上揚吧!那房價只會更飆升,您會慶幸您已經有房子了,而不是對房價更望塵莫及。
2.再則,您負擔的是貸款與存款的利息差,而不是純負擔利息(所以有前一篇文章才說不繳房貸的錢是用來滾錢而不是花用)。
3.銀行寬限期不僅會一直辦下去,甚至會延長至四年、五年,而且貸款年限也會拉長至30年、35年。
4.如果真的如100868大大所言,那就只好「賣房子還貸款搬到郊區,或把銀貸還清繼續住(20年的1100w說不定只能買台BMW 745Li)」
5.小弟也是受薪階級,也還欠房貸,手頭現金雖然足以償還,但是我就是不急著還,因為現在繳納的月息居然和管理費差不多的情況下,為什麼要把投資工具丢掉?
lucky2 wrote:最好的時光過去了嗎?

以前聽長輩說,只要肯努力,勤勞節儉,一定可以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
以前的所得跟房價之間的關係是怎樣我不清楚,但是我很清楚的知道,現在的我們,買個理想的房子好難。

兩個人,一年收入接近150萬,但是在台北,扣除開銷,想要買個房子,小小的三房,隨隨便便也要上千萬,好像也沒有那麼簡單。真要拿上千萬的錢,買一個小小小小的窩,卻又有一點不甘心。(這些錢拿來旅遊、消費、做其他投資,不也是很好嗎)

身邊有些朋友,情況都跟我們一樣,想買又買不下手(很怕一直背房貸、又怕房價下跌),我的感覺是價格真的很不合理。我當然知道土地需要成本、蓋房子需要成本,但是成本跟利潤之間總要有合理的關係吧?

一個女人的直覺告訴我,這樣的價格,買這樣的房子,真的很沒經濟效益。

是誰跟我們說,只要肯努力,勤勞節儉,一定可以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美好的時光過去了嗎?


(純粹發牢騷)

最好的時光過去了嗎?...(恕刪)


我有二間-------------但是-你出國旅行-我天天上班-你吃大餐-我吃路邊-你開名車-我開10年的老車-
----------------------我除了抽煙-無任河-
簡單回覆幾句,如果你還堅持你所的是對的,那就當各說各話吧

ntnu690420658 wrote:
1.央行憑什麼上調利率?或許是因為景氣上揚吧!那房價只會更飆升,您會慶幸您已經有房子了,而不是對房價更望塵莫及。

上調利率有很多原因,景氣好只是其中一個,另外還有游資過多,不動產飆升速度過快等,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是...主要競爭國已調整利率...
如果台灣真的上調利率了,是景氣好還是其它,就請自行判斷.

ntnu690420658 wrote:
3.銀行寬限期不僅會一直辦下去,甚至會延長至四年、五年,而且貸款年限也會拉長至30年、35年。

保證不會,請不要從台北看天下.
ntnu690420658 wrote:5.小弟也是受薪階級,也還欠房貸,手頭現金雖然足以償還,但是我就是不急著還,因為現在繳納的月息居然和管理費差不多的情況下,為什麼要把投資工具丢掉?

這是個正確的方法,但請小心.
任何投資工具都有風險,就算是債券也是.看看理財區一片哀鴻就知道了.
如果投資失利,同時利息又上升,下場你應了解.
當然啦~人都是對自己有自信的,但散戶就是散戶,你我皆是,免不了會有過份自信而失利的時候
要在台北買房子只會越來越困難,買不起的房子應該在台北市居多。
demonsmall wrote:
要在台北買房子只會越...(恕刪)


看完各位大大的分享,我還是覺得風險都是來自於過度樂觀。
有些假設其實都是會變的。
利率會變、政治會變、環境會變、老公會變....嗯...還是保守點好,此時上船還是怕難下船。
其實也沒人規定有錢一定要買房子
看自己的生涯規劃
一輩子租屋老了去住長壽村也可以過得很快樂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