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央行罕見針對北市豪宅高房價開砲

White bear wrote:
我在蒙特婁郊區, 離...(恕刪)

你的當初是哪時候的當初??"想當初"加拿大移民,生越多分數越高勒....
以前我住victoria,一間100多坪的二層五房house(加車庫)也差不多是20萬加幣而已(2008年)
不算太郊區,坐bus,15分鐘到downtown。

當初台灣房東剛好要轉手給另一個台灣人,所以我才知道價格的。
White bear wrote:
看來當初蒙特婁郊區賣...(恕刪)

哈.....賣15萬是什麼時候賣?你怎不說說你賣28萬的房子當初買多少?現在又是多少?加拿大很多人都住過,很多人也都有身份,更多人知道,北美的房子便宜的絕對沒人敢住.....
darren0727 wrote:
Reca大有自己的道...(恕刪)

沒錯, 這個板上那些有錢人就是認為一般平民百姓只要不會餓死就是政府的莫大恩惠了, 還敢要求有房子, 有車子?
White bear wrote:
我在蒙特婁郊區, 離市區開車 15 分鐘, 地坪八千呎(兩百多坪), 建坪約2~3千呎(約60~90坪), 之前才28 萬賣掉, 匯率最低時達19 元, 換算過來不過五百萬. 這種房子你拿來台灣要多少錢?(他的環境大概可以以台北縣來比擬)
北大荒? 不必到北大荒, 東四省就夠了, 至少還是有不少人住的地方, 當初有人說想去那裏投資, 你知道當地政府怎麼說嗎? 只要你肯來, 土地送給你...
溫哥華? 台灣跟香港人炒的啦.


[之前才28 萬賣掉] <--- 最近匯率是1:30台幣, 840萬

[ 匯率最低時達19 元] <---- 記得是SARS期間, 北市當時, 大安區華廈很多不到30萬/p, 公寓25萬/p左右, 現在正內湖, 星雲重劃區一帶, 5,6年新大樓, 有些20萬/p左右, 就算當時的新成屋, 約30初頭萬/p, 當時加大房產, 只能用一個[慘]字形容!! 就拿大溫來說, 當時一堆新公寓, 兩房吧, 約17~18萬加幣, 18 * 19 = 350萬就有, 現在大概要800萬吧!!

華人, 特別喜歡炒房產, 老外都很[不爽]!! 也是[叫]半天, 呵呵~~

現在的房價是用低利的泡沫撐起來的...是投資客利用社會的資源(金融體系)槓桿創造出來的

如果升息還可以維持這樣的高房價...

那我就願意相信房價的基本面就在那裡就是這麼貴
XXXX

+10000000000000
White bear wrote:
看來當初蒙特婁郊區賣...(恕刪)

匯率根本不是重點,當初?當初美元還26塊過.......你朋友15萬買,到底是什麼時候什麼地點的當初....
台灣跟美加最大的不同,就是美加的選擇性高,且百萬等級的房子跟十萬等級的房子週遭環境絕對不相同,台灣就算住佰萬帝寶,週遭環境還是幾十萬台幣一坪的環境....因此,美加百萬有百萬的市場,十萬也有十萬的市場,但買不起百萬,出的起50萬的人絕對不敢住十萬的那區.......拿15萬的房子來印證台灣房子太貴?你沒看過加拿大的豪宅?不能否認加拿大的房價"相對"(此相對是以每實際使用坪數來計算,而不是價錢,一般house沒有在跟你計算什麼虛坪的,光地下室不算買賣坪數內就比台灣好上一大截)於台北市便宜,但出了台北市?桃園新透天7-80坪不過一千出頭甚至有的還有找,加拿大人口破百萬的都市,附近像樣的社區,1500呎沒有40萬加幣你看買不買的到...跌??別忘了,加拿大每年有90萬新移民,買房租房都是支撐房市的力道.......
joe13579 wrote:
[之前才28 萬賣掉...(恕刪)

別傻了,老外叫?是叫你別買太多留一點給他買......現在的老外炒房時手上兩三間房子的多到你不相信....不過通常那個時候華人手上可能超過10棟的更多......
darren0727 wrote:
Reca大有自己的道理但是我有不同的看法

自由經濟有自由經濟的好處, 但對人民的基本需求產生威脅, 我認為政府應介入管理

炒股票不會影響人民生計, 炒期貨不會影響人民生計, 但是炒外匯呢? 你什麼時候看過彭總放手讓禿鷹來去自如?

油價漲抓屯油, 菜價漲抓菜蟲, 房屋不跟石油與青菜一樣, 都是民生必需品嗎?

我不覺得修理屯房屯地的投資客有什麼好過份的...

也許你會覺得買不起就用租的阿? 話是沒錯

但是你會想租一輩子嗎? 想擁有自己的一棟房屋不是大多數人的夢想嗎?

對人民的基本需求這樣看待就太沒同理心了

就跟加不起油就叫人民走路或是菜太貴了幹麻不吃肉一樣

(不禁想起晉惠帝何不食肉靡的故事)

沒有解決油太貴或是菜太貴的問題

現在的房價是用低利的泡沫撐起來的...是投資客利用社會的資源(金融體系)槓桿創造出來的

如果升息還可以維持這樣的高房價...

那我就願意相信房價的基本面就在那裡就是這麼貴

我就覺得政府不出手修理房價是合理的



堪稱本日最中肯

darren0727 wrote:
Reca大有自己的道...(恕刪)


請不要誤會我的發言, 我也認為現今的房價有一大部分是被建商投資投機外加政府一起炒出來的結果, 所以我也贊成政府應該想些方法來抑制這樣的發展, 所以重點不在要不要干預, 而是干預的方式跟方法. 這就是見仁見智的地方了.

菜蟲屯菜要抓, 油蟲積油要查, 因為這些是違反法律的行為. 但是你總不能說人家買1000要賣2000是犯法的事情, 對吧!!

我是覺得投機太嚴重是一回事, 但是大多數的人想要一棟房子是另一件事. 因為你沒有自己的房子可能有很多因素, 不一定是因為買不起. 像我租屋同事, 他們沒房子是因為不爽買, 太貴了. 有的人沒房子是因為它一定要在台北市中心買一間, 因為工作因為學區因為xxxooo. 太多原因了, 所以政府要平抑房價, 然後讓大部分的人用合理的代價可以有自己的一間房, 這是政策目標. 至於最後是不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間房, 老實說, 變數太大.

大家都覺得政府應該修理房價, 問題是什麼是合理的房價? 你要是聽建商仲介的話, 每個房子的價錢都超不合理的, 不合理的便宜. 問題是, 你信嘛? 這把尺到底標準在哪邊? 所以這才是我說的, 政府應該建立透明的交易機制, 就像股票市場, 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有興趣的股價, 也知道別支股價, 至於要不要買, 要多少錢買就交由市場決定吧.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