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失敗的人行道. 如果台北市政府認為人行道寬度可以這麼樣的窄, 那在人行道上就不應該有"路燈" "公車號牌" "紅綠燈控制箱" "中華電信的分線箱"這些東西出現. 正確的人行道寬度應該是,兩台不同方向的輪椅可以順利通過的寬度. 日本再小條的人行道上也不會有這些東西. 在台灣行人真的是最最最不重要的,難怪汽車機車都不會主動禮讓行人. 台北市政府到現在還不願意付錢購買土地好好規畫人行道,只願意走歪道,希望民眾贈送土地,或是佔用馬路,路邊停車位來當人行道.
一等良民 wrote:台北市失敗的人行道....(恕刪) 舊的沒規劃就只能這樣,寬度不夠,設備又沒法全塞到地下去...花錢買,用公告地價地主不會賣,用市價又花很大,搞不好還被說圖利XXX,要不然為何買他的,不買我的!!這幾年新蓋捷運站旁的人行道都規劃得不錯,都有1.5倍車道以上,扣掉停Ubike的位置,還是很大都更/危老獎勵也都有退縮獎勵,新建物的人行空間也都滿大的,期待市容慢慢改變吧
glassfish wrote:舊的沒規劃就只能這樣...(恕刪) 真不知道是那一位公務員,同意人行道可以這麼窄,只希望未來不要規劃這麼窄的人行道了。臺灣將要進入超高齡社會了,負責任的市政府(市長)應該要主動規劃人行道,並撥預算購買人行道土地,主動管理人行道,而不是市政府有那裡人行道都不知道,也不管理,人民長期佔用人行道市府也都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