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柯P要逼出8%空屋

柯P要逼出8%空屋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新年期間針對房價議題不斷釋出相關想法,包括要將台北市8%空屋逼出、降低價格,營建署官員表示若有相關配套,抱持樂觀其成的態度,學者則認為,北市府規劃從持有稅制著手的方向正確,值得支持。

營建署去年發布2013年「低度使用住宅及新建餘屋資訊統計」,根據房屋稅籍資料與台電用電資料統計,去年屬低度使用戶數(每月用電低於60度)共85萬6924戶,其中台北市空屋數量則以中山區、北投區與大安區最多,約各6400到8100戶,達7.81%。
營建署副署長王榮進針對柯文哲發言表示,地方政府有意解決空屋跟房價問題,值得鼓勵,但要如何引流空屋進入市場,則沒有明確說明。王榮進表示,營建署一直都希望解決空屋問題,如租金補貼、引導空屋出租,或加速都市更新等等多元方法並進,需有長遠規劃與完整配套才能解決,王榮進認為柯文哲立意良善,但提出方法必須禁得起社會檢驗,才能再進一步討論。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徐世榮則對逼出8%空屋說法提出疑慮,他表示,柯文哲是以新古典經濟學角度切入,認為增加市場供給、價格就能降低,但若從政治經濟學角度來看,房價不完全是透過市場機制決定,擁有房地產者有相對叫價權,是有人主觀創造房價,因此供給量上升與價格降低並不能畫上等號。但徐世榮也說,柯文哲擬與財政局研究從稅制下手的方向正確,畢竟土地有公共性,持有越多者應該要負擔更多納稅義務,而西方國家大多數用重稅抑制土地集中化現象,也為國家帶來一定收入,因此柯文哲的思考走向正確,徐世榮表示肯定



不知道 是否真能做到?

那是否可以管建照, 來限制建商蓋新屋 .
現在一堆房屋都被建商炒起來, 為何不先拿建商 .

2015-02-24 18:4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柯P 空屋
台北市調高房屋稅講成要"逼出空屋"?? 聽起感覺怪怪的捏!

是要怎樣認定"空屋"? 現在根本沒標準。結果是103年7月後的新建物在完全沒配套下先被漲了平均3倍的房屋稅..

(看新聞對於103年7月前的舊建物無法適用新制柯P也覺得不合理,個人也覺得非常不合理,但是想來個新舊全部通通漲3倍起嗎?? 這才嚇人吧!)

拿到房屋稅單會嚇一跳的看來大多是自住客吧。

對於手上可以有一堆房(台北市可以認定3間自住房屋,所以要超過3間才有差別),而且丟在那邊也不出租的超有錢人來說,加個幾(十幾)萬塊的房屋稅應該無感吧,會嚇得丟出來賣嗎??

對於房東來說,政府加我房屋稅,我就漲房租啊,這本來就是國稅局認定的租房成本..

對於一般自住老百姓來說,就已經辛苦扛房貸了,政府還來加稅,一次還加三倍,是要搞到住不起被趕出台北市嗎?

所以這樣是要逼誰啊?

不過今年底地價稅單來的時候才是重頭戲,那時後才是很多人會嚇一跳的時候...
柯市長本人有2間房子,
看他要不要逼出一間來賣掉。
2015年01月15日 04:10
張金鶚在去年4月1日就任副市長時,還一度被謔稱是愚人節玩笑。而儘管就任之初能著力的不多,但從去年2月起,在張金鶚主導下,台北市先是繼續調高路段率、更大幅調高房屋標準單價達2.6倍;之後在11月又宣布了全台最高、2.4%~3.6%的囤房稅,且追溯到7月1日實施;再配合台北市獨有的豪宅稅(高級住宅加價課徵房屋稅),透過這威力驚人的「張金鶚三箭」,其強大殺傷力從去年底開始顯現,預期將在今年5月繳納房屋稅時達到第一波高峰。
sscan wrote:
台北市調高房屋稅講成要"逼出空屋"?? 聽起感覺怪怪的捏!

是要怎樣認定"空屋"? 現在根本沒標準。結果是103年7月後的新建物在完全沒配套下先被漲了平均3倍的房屋稅..

(看新聞對於103年7月前的舊建物無法適用新制柯P也覺得不合理,個人也覺得非常不合理,但是想來個新舊全部通通漲3倍起嗎?? 這才嚇人吧!)

拿到房屋稅單會嚇一跳的看來大多是自住客吧。

對於手上可以有一堆房(台北市可以認定3間自住房屋,所以要超過3間才有差別),而且丟在那邊也不出租的超有錢人來說,加個幾(十幾)萬塊的房屋稅應該無感吧,會嚇得丟出來賣嗎??

對於房東來說,政府加我房屋稅,我就漲房租啊,這本來就是國稅局認定的租房成本..

對於一般自住老百姓來說,就已經辛苦扛房貸了,政府還來加稅,一次還加三倍,是要搞到住不起被趕出台北市嗎?

所以這樣是要逼誰啊?

不過今年底地價稅單來的時候才是重頭戲,那時後才是很多人會嚇一跳的時候......(恕刪)


個人認為柯P的作法其實就像22K一樣,
典型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政策...

真正的投資客必然在精算過預期的利潤後才進場套利,
只要有利可圖的投資標地存在,
不論是增加所謂的持有稅或是交易稅都可以轉嫁給下一位購買者.
到頭來仍然是爽到政府增加稅收,房東無感,
傻傻的屁民被多剝了一層皮還在大呼"居住正義"彰顯而洋洋得意.

是以,個人認為房價狂飆的真正禍首是台灣這個扭曲的土地使用分區制度.
讓許多土地的持有者因為使用分區的限建而無法自住使用.
卻允許有門路,有方法,擅長於訂定遊戲規則的建商利用土地使用權的變更提供源源不絕的限建素地逐一獵地炒作.
甚而言者,只能任由官商勾結下的都更都計剝皮.
如此房價豈有不被炒作往上的理由.

再說一次,在現行台灣的土地政策下,再多的漲稅只會讓泡沫愈漲愈大把成本不斷的往消費者端轉嫁而己.

柯文哲表示,有了公辦住宅和公辦都更會增加房屋供應量,會讓台北市空屋進入市場,這有助於抑制台北市房價;像是聯開案空屋超過1000戶,下個月想辦法讓空屋上市。
聯開住宅都是網路上深惡痛絕的台北市捷運局招標蓋出來的,
出售就說釋出空屋可以壓抑市價,
出租就說是社會住宅,
其實不管租或售,都是前市府做好的計畫與招標。

Godblessmeme wrote:
2015年01月15...(恕刪)


甚麼張金鶚三箭
一點感覺都沒有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perahia wrote:
甚麼張金鶚三箭一點感...(恕刪)


個人認為因為他只想著從擁有者的身上增稅挖錢,
降低持有的動機,
雖然維持了表面上的公平正義,
但這些成本的上升仍原封不動的轉嫁到下一手的買家手中.

worldmanone wrote:
因為現行政策不是在野黨及柯P訂定跟執行的~~~
所以在8年執政沒滿之前~~~執政黨不可能讓地產下跌!!
錯的不是在政策~而是在執政黨跟建商的曖昧!!
所以你拿執政黨的執行力來分析柯P這是錯誤的!!...(恕刪)


錯的當然是政策!

建商在商言商,將本逐利.
只要不涉及違法情事下一切就是依法行事.
問題就在於愚蠢的政策形塑了一個過度有利於一方的環境,
再加上欠缺思量,不負責任的輕率發言除了取悅被剝奪方作為情緒的出口外,
其實都是掩蓋真相的幫兇,於現狀亳無助益.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