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外國人說了,台北房價已太離譜了
當美金一直升,台灣房價對他們而言就是跌
獲利了結回美國
火神麒麟 wrote:
最近這幾個月隔壁電梯社區成交3間~
6樓有點景觀因為會被旁邊的公寓屋凸擋到一些但採光不錯~大約成交行情實價~
4樓無景觀成交價低於6樓約1成~
10樓景觀很好成交價高於6樓1.2成~
此為信義區.景觀為看101與獅山象山那方向
請問房價是跌還是漲?
呵呵...喊跌的人會用4樓來說你看跌1成~喊漲的人會用10樓來說漲了1成2
持平看待的人會用6樓來說...差不多阿房價持平拉
要是沒有像國際性的金融風暴等重大因素~其實房價漲跌真的很難去界定.可能套用在同區的預售屋開價上還比較有點參考性.但因預售屋房子都還沒蓋建商喊調降你真的相信是調降嗎?
工法.材料建材等級.配備等級...等~如果你是建商應該也是(降價=降等級)慢慢蓋變成快快蓋(縮短天數減少成本)目前在郊區或預售屋開價較低的區域都可以發現!
一般市面上的中古屋本來就很難去界定(漲或跌)~漲跌都是有心人在放話而已~
想賣的喊漲~想買的喊跌~仲介看到賣方喊跌.看到買方喊漲~千古不變的道理
我目前看過同一個社區正常的物件(無凶宅.瑕疵..等物件)成交價最多差異15~20%
大概是前棟低樓層面大馬路VS後棟高樓景觀樓層
那請問如果用馬路低樓來看這個社區~跌了嗎? 如果用後棟高樓景觀~這社區漲了20%嗎?
每間房子的~面向.樓層.室內狀況.公設項目.清潔-管理好壞.建商品牌...甚至到鄰居素質...等太多了
每一項評估都是價錢上的增減~
電視上一堆嘴賤的~下了通告還不是帶客戶或朋友去看房~買房.甚至代言...好壞都這些人在說!
說穿了.買賣只有2種人~預算夠OR預算不夠.但往往這兩種人都是喜歡超過自己預算的區域或物件~

包括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