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打造垂直無障礙空間,增設電梯為高齡化社會福音

2014/10/22 中央社

增設電梯不僅能使公寓變華廈,也是最有效終結居住移動障礙,徹底改善銀髮族與行動不便者上下樓出入問題,確實提升居住生活品質,敬老樂活社會指日可待。

人口老化舊公寓多 解決出入困擾刻不容緩
根據營建署統計,目前全台屋齡超過20年以上的老宅約有480萬戶,以台北市平均屋齡最老,超過30年以上中古屋約40多萬戶,約佔整體房屋數量的37%,都更速度遠趕不上住宅老化的速度;現今台灣人口高齡化程度為亞洲第二,北市老年人口數已超過13%,在老年化社會結構趨勢,與老舊公寓數量多且無升降梯的環境下,為解決高齡長者上下出入的困擾,只有從現有的居住環境作最為立即且有效率的改善。

早期的公寓都未建置電梯,當家有長者,居住環境久已習慣不捨得搬家,卻因出入不方便就無法持續運動,日久下來影響身心健康,必需提供無障礙空間的居住環境,維護長輩們與行動不便者上下樓的安全與方便性刻不容緩,公寓增設電梯實為現今迅速且有效的解決方案。

增設電梯便利安全 創建物高經濟價值
當家裡的長輩行動不方便與媽媽們買菜大包小包爬樓梯,上下進出變成一種負擔,小朋友也時常在樓梯間發生意外,若能搭坐電梯也較令人放心,增設電梯對於出入的便利安全性,無疑對家中老小是一大福音。況且現今都市更新計畫整合曠日費時, 3~5年內完成算是相當順利,但需要等待10年以上很常見,更何況還有未談成的,與其等待整體拆除重建新大樓的電梯,不如現在裝一臺,立即滿足銀髮族與行動不便的住戶需求。如今新北市已有增設電梯的成功案例,台北市目前也有申請案陸續進行中,民眾想真正享受垂直移動的便利,現在行動是時候!

對於建置增設電梯的價位參考如下:一個基本能代步的電梯連同結構體,每梯造價含建照申請約400萬至500萬左右(視建材等級而定,也可申請政府補助,電梯壽命至少可以用20年以上或是更長久),在不動產交易上有電梯的建物,會比沒有電梯的公寓更加有價格優勢,除了單價可以提高外,交易速度也可以加快。增設電梯的好處多多,不僅提供舒適安全的環境,施工工期短並可迅速建置立即享受,還能提高建物的整體經濟優勢,何樂而不為!

鄰近國如新加坡早已有增設電梯的建置政策,當時代進步人口老化,新加坡舊有國宅尚未達使用年限,無法拆除重建,於是在10年前就先行就5樓8樓等舊國宅建造增設電梯,近年來陸續全面增設每層皆有電梯,以提升居住方便性。

目前雙北政府皆有經費補助政策,臺北市政府為因應高齡化社會及推廣老舊公寓增設電梯,特別整合建管處、更新處業務,推動「住安心.居無礙」多元補助計畫,以提高老舊建築物耐震能力,以維護居住的安全,採都更申請可得政府經費補助工程款約達45%;新北市府為鼓勵民眾辦理整建維護,原則補助額度為總經費50%,對民眾而言,要全盤瞭解整建維護施作項目及基地是否符合電梯設置條件、工程費用編列等內容申請補助,確有其困難度,因此還提供「新北市整建維護諮詢輔導」,提出整體規劃方案,備有輔導團隊專案協助、隨到隨審及貼心預審等措施。

市府相當支持無障礙垂直移動的需求,除放寬申請整建案,也有補助工程款的惠民措施,讓增設電梯建置困難度相對降低,以實現居住安心友善城市的建設願景。


------------------------------------------------------------------------------------

現在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已是事實,而且買房換房真的不容易
如果家裡公寓條件符合條件能申請通過
除了能解決現有生活問題也是種投資的利多

但也希望台北市的補助審核能再放寬
從推行計劃到現在真的有過的案例用手指頭都數的出來
讓人不甚了解的審核資格與補助%數的依據
即使有補助,但金額若又不符合預期
中間所需耗費的時間成本太久真的會寧願走自建流程
目的與目標方向都是好的,但要能執行順暢才是好的政策阿。
2014-11-27 16:12 發佈
前期安裝和後續的養護費用才是沒人裝的重點, 鯛民很多的.

低樓層的住戶會說住太低用不到不出錢; 高樓層的用戶樓層怕低樓層搭電梯卻不付錢, 想要鎖樓梯或者裝磁卡感應, 又會被低樓層說公共空間是大家的, 憑什麼上鎖.
^^A 請多多指教~
Vanessa_Yeh wrote:
增設電梯不僅能使公寓變華廈,也是最有效終結居住移動障礙,徹底改善銀髮族與行動不便者上下樓出入問題,確實提升居住生活品質,敬老樂活社會指日可待。

建物條件許可的話
直接走都更不是更爽快?
連錢都不用出就有新房子、電梯、室內停車位可以享用了

不過頑固的老人家、獅子大開口的刁民、還有為了莫名原因死守家園釘子戶為數不少
所以連錢都不用出的都更也很難 XD
還有頂樓加蓋的會抗議為什麼電梯不能直接通到頂樓
他住這麼多年了難道沒資格搭電梯嗎?XD

想太多了啦

要搞這個不如都更來得爽快,把老舊公寓都更掉變成有中庭花園地下停車場的社區大樓不是很好嗎?
台北市這麼缺乏停車位,一堆違停動不動就並排亂停車.....





先把不要臉的頂樓加蓋住戶和一樓開店住戶搞定吧

尤其是不要臉的頂加,住久了還真覺得自己也有土地持分一樣咧....

坦白說要都更,除非921等級的地震發生在台北市
活下來的人再來談吧


不然再怎麼樣談都是狗吠火車,沒用的...
這就是嘴巴說說,但沒實際出門看的最佳寫照。

公寓裝電梯,說的簡單,問題是裝在哪?
有幾棟公寓可以找得出地方裝?


Vanessa_Yeh wrote:
2014/10/22...(恕刪)

新聞都說了,對防加不會有太大影響
MUS wrote:
前期安裝和後續的養護...(恕刪)


假設4、5樓真的有需求也願意幫其他人多出費用
這樣應該有機會通過吧~畢竟都沒要低樓層出錢又可以用到電梯了
如果真的有享受到電梯的好處,支付保養費用應該也是合理的?
你太天真了
公共用電會大幅支出
那要怎麼算?

一樓說我沒用過電梯不出~
二樓說我很少用所以只出兩百
三樓表示我身體健康沒用過電梯!!! 所以一毛都不出(打死不認)
四樓表示我身體健康沒用過電梯!!! 所以一毛都不出(打死不認)
五樓表示我身體健康沒用過電梯!!! 所以一毛都不出(打死不認)


保養費怎麼算?


你以為台灣人真的溫良恭謙讓喔....XD



如果真的這麼好說話
那幹嘛不直接都更徹底解決問題....
多加裝電梯,老公寓使用年限也不會延長阿
也無法解決停車位的問題阿





Vanessa_Yeh wrote:
2014-11-28 10:33 by Vanessa_Yeh
假設4、5樓真的有需求也願意幫其他人多出費用
這樣應該有機會通過吧~畢竟都沒要低樓層出錢又可以用到電梯了
如果真的有享受到電梯的好處,支付保養費用應該也是合理的?
MIDAP wrote:
你太天真了公共用電會...(恕刪)


但電梯是公設,公設平均分擔費用是合理的阿
雖說有些住戶蠻健朗不需要用到電梯
但安裝了說不坐是不可能的吧?(例如搬重物)
這個當然在一開始就要講好免得大家之後各說各話...

都更非常困難...之前聽說要7~10年?
家裡有老人可能無法等那麼久阿...

現階段要改變也只有走增設電梯一途
換房不容易....家裡長輩也習慣住幾十年的環境
可能沒辦法像永慶小張一樣把奶奶家一模一樣搬過來(死)
之後若有機會都更還是能都更吧?


看新店的案子已經要動工了耶~
蘋果新聞>
新店這個是有退縮,所以有空間蓋,再加鄰居不反對

有些地方連要裝天氣氣都不可以經過他家~~~

想辨法搬到遠一點的1樓還比較快~~~為了老人家,租個幾年~~


Vanessa_Yeh wrote:
但電梯是公設,公設平...(恕刪)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