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擴大隔熱節能的效應,從103年開始,台北市政府所屬的市有建築物,只要工程造價五千萬元以上,都要設置綠屋頂;北市府也著手修法,逐步要將「綠屋頂」計畫納入法令,未來申請容獎的建物,可能都需要進行屋頂二分之一面積的綠美化。idea不錯, 但不怕漏水嗎? 若是種那些超會串根的植物, 恐怕過沒多久後住頂樓的就會哀哀叫了. 樹木還是種在1F才正確, 也才會發的旺旺!
louissvs wrote:為了擴大隔熱節能的效.未來申請容獎的建物,可能都需要進行屋頂二分之一面積的綠美化。..(恕刪) 這個才是重點吧!發放容獎是市府範圍內權限.很容易產生某種對價關係.進到口袋才是真的,看得到摸不到的都不是重點.至於其它什麼節能減碳,綠化市容...等老梗理由,真的一點都不重要,也都是藉口.因為增加的容積所帶來的能量消耗,廢氣排放,採光權侵犯...等問題,都和都市環保理念背道而馳.
louissvs wrote:為了擴大隔熱節能的效...(恕刪) 看過里長送來同意書,記得是這樣。申請設置後要住戶要照顧草皮,如有漏水積水也是住戶自己要負責,其後要清掉.也是住戶自己負責。要照顧草皮? 想到颱風大風大雨可能把草跟土吹去堵塞排水口? 落葉造成排水管阻塞? 種子掉進排水管裡發芽長大,排水管造成阻塞 ? 酷熱無雨缺水的日子只沒澆水會不會一片乾枯? 1999應該會更忙
就工程技術上沒問題結構上將屋頂載重加強,考慮樹木&土壤重量排水口設計也可以克服防水加強,施工要確實就OK了問題是在........後續維護阿!能夠持續5年、10年不間段的維護才是重點這需要不少時間、精力與金錢去做所以建設不是問題,維護才是問題何況一般建商都馬會先照顧得好好的等到移交管委會後咧?who kn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