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也想知道一下大家在委託房仲找屋看屋出價時的一些方法
==========故事開始分隔線==========
自從決定要結婚後, 就很積極的在北市找房
小弟雖然不在北市工作, 但有幸在工作中存得一小筆錢, 考量總總家庭因素決定咬牙北上找房
一千萬的預算, 從一開始的雄心壯志....到後來的灰心喪志....

格局從平面兩房, 中間變成了可以接受挑高兩房, 最後乾脆就直接找一房一聽

預算也是不停追加
沒想到今天就給我在中正區近中和那邊找到平面兩房 感覺不錯又近公園
看了看開價 8x/p
和松江路那一帶的小坪數價格居然差不多

當時本抱持著一種"沒關係, 先看環境屋況格局, 價格滿意的話可以慢慢談"
也讓帶看房仲知道我其實滿喜歡這案件的意願
只是回頭一查
房仲公司自己的成交價登錄記錄居然被我找到 "同一棟建案且格局大小一模一樣的成交記錄"
交易日期為一年前
成交價格 5x/p
平心而論好建案有增殖空間, 我也接受每個賣家希望賣屋能賺錢的心態
這個建案當初成交我也有查到
3x/p --> 5x/p 花了四年
5x/p --> 8x/p 只花了一年時間??

是真的我錯過了什麼重要資訊例如附近要蓋台北102或是真的房仲空間都習慣保留很大的殺價空間呢?
大家在面對這樣的問題通常都怎麼處理呀?
告知資料來源勇敢開價嗎?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