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討論,首購族為何買不起台北市區的房子
但大家為何都不討論一下,首購族到底該不該買市區內的房子
或者有沒有能力買市區內的房子??
一個出社會沒有多久的人,到底憑那一點去買這樣貴的資產?
就算政府要強迫降價賣給你,可能至少也有八九成的人連頭期款也拿不出來
如果你真的有心要買房子,你應怎麼做怎麼想?
我想,年輕人現在應該要想的是
一、我該不該現在買房子,如果不該,是不是必需就租房子就好
二、如果我想買房子,我要怎樣才能買房子
三、我能買房子後,依我的收入我該買那邊的房子
四、我的頭期款從那邊來,我現在開始一個月要存多少錢,我要存多久
五、有了頭期款後,我一個月還能付擔多少房貸
六、買了房子後,如果工作不順,我要先存多少錢預備,才能夠撐過無工作期,確保房子不被法拍
七、萬一真的撐不過了,真要賣房子了,我的房子是不是賣的掉?多久可以賣的掉?
如果以上都沒有想,沒有準備
那年輕人你憑那一點在想什麼買房子的大夢?
如果已經想了,還沒做之前就提什麼辦不到,那有那一個會同情你?
同理心是沒有用的
就算全部的人同情你,也不能幫你買到房子
你還是要面對這個市場
去幫忙有錢人實現用錢滾錢 去為炒房合理化
不需要為貪婪找藉口
房市遲早要跌 不只是跌 是腰斬 你覺得台北不會腰斬 他越會腰斬
因為房市的走弱不需要天災 不需要Sars 不需要火山噴發
只需要錯誤的政策
人心的貪婪之所以有趣 在於你不規範它 它就會作怪 會到處鑽 然後推升資產價格 值到泡沫為止
若不泡沫 就繼續推升
人家年所得四倍買房是合理 八倍 是偏高 我們是幾倍??
還大言不慚的要年輕人想什麼??
幹什麼在哪裡工作 就要租房買房到二十公里外 四十公里外
當這裡是加州灣區嗎? 要開車四五十公里去上班??
憑什麼要別人去苦一輩子只為了一間住房? 還是因為自己也苦過??
大家都得苦過一遭?
房地產出現過熱時的問題在於少數人是拿著房子去修理銀行
賺了一億 跑了
賠了一億 銀行得跪下來求他千萬別生病 不然一億就沒了
其實 沒幾個人是有資格身家超過一億的 張忠謀沒那麼多個
不合理就不合理
不分年輕人 和 老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