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最好笑的是,明明房價狂飆是央行貨幣政策下的結果,也就是說,央行是這波房價的始作俑者,結果很多無知的百姓卻極力推崇央行總裁彭淮南,還封他為"彭神"~唉...無知到這種程度,也只能搖頭了~
今年以來,貨幣供給量又有一波快速增加~從2008年10月至2011年2月以來,貨幣供給量已增加了將近40%~在這段期間內,房價漲了40%也不過是反映貨幣供給量的變化罷了~
請看底下這張統計圖

也就是說,除非貨幣供給量減少(物以稀為貴原則下,鈔票數量變少,鈔票變值錢,就不需那麼多錢換一間房子),否則房價是不會明顯往下修正的!也就是,當央行將存款準備率調高,大幅且快速地收回在市場上流通的資金,否則房價不可能明顯下跌~
政策因素頂多造成買賣雙方認知差異加大,成交量縮小而已~
過多的貨幣追逐相對少數的房屋(這幾年,房屋的供給量沒有增加40%吧?),這才是房價持續上漲的最根本的因素,什麼炒作、投機等等都只是順勢而為~簡單講,台灣房價持續上漲,並不是2萬個投機客創造出來的結果,她們只是順著台幣供給量與供給速度太多、太快,而趁機撈一筆~只是,這波資金行情能走多久、走多遠,沒人能確切知道~
當然,房價是否受到資金行情下上漲,還必須有足夠的消費信心,否則就算美國拼老命印鈔票下,美國房市還是持續下跌
在2009年,由於兩岸和解,又有ECFA政策利多,導致台灣其實不缺消費信心,又有央行製造大量貨幣的雙重利多影響,房市上漲的結果不用感到訝異~
唯有這樣,才能解釋,2009年至今,在失業率仍然高居不下,房價"居然"能夠創下歷史新高~
只是,近期房價上漲速度快過貨幣供給量增加的幅度,確實是個警訊,但還不至於構成大跌,因為資金並沒有退潮的現象,只是增加速度變慢而已~現在的貨幣供給量增加速度並不像2009那麼瘋狂,但房價上漲卻又更快~
同時,2008年曾有小幅下修,主要也是貨幣供給量確實有減少,但幅度不明顯,以致於房價跌的沒很多~
請看底下這張統計圖

簡單講,要觀察房價是否會修正下來,首先貨幣供給量不能在持續上升,否則任何政策都沒辦法壓住房價~因為,有錢人真的很多,她們光是看著貨幣供給量持續增加,手上的鈔票就一天天不值錢,她們可以不求短期賺價差,可以長期持有,她們還是會奮力買房的~
總之,接下來房市會怎麼走,其實"現在"根本沒辦法判斷,因為貨幣供給量的變化決定一切,而控制貨幣供給量的央行也不可能只是因為房價漲得很高,而不顧整體經濟與物價水準,刻意調高銀行準備率、調高利息(吸引人們把在外流通的錢存入銀行不再流通)~也就是說,當央行調高銀行存款準備率時,那才會真正把房價打下來~投資客、建商都很清楚知道這件事情,所以面對政策,她們只是配合演出:哎呀,政府打房,要失業啦....其實,他們根本沒在怕~所以,大家要等"真正"的降價,還有得等~
2008年1月~2011年2月貨幣供給量M1趨勢
http://index.cepd.gov.tw/Result.aspx?lang=1&type=it03&p=1^1^2008,1,2011,4^^,,^SR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