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民生東路五段的金石堂書店

我住在民生東路五段,常常到金石堂看書,買書。最近有傳聞那家金石堂書店要收掉了,因為房租太貴。

民生東路五段這一帶大概因為房租太高,很多商店生存不易,開了沒有多久就收掉了。我擔心最後只有兩種店家能夠存活,一個是銀行,一個是房仲。這對於周遭住戶的生活機能實在不是一個好事情。

我相信發生在民生東路五段上的情形也在台北市的其他角落上演。
2010-12-01 0:48 發佈
房租真的算很低.
投報率越來越低..... 都快跟利息差不多了.
不是在地人不要亂猜測
金石堂是換點,不是經營不下去
民生社區的金石堂生意好的很
隔壁的甜甜圈也不差,晚上悠閒時光就是帶小孩去民生、新中、富錦公園聯走,五分鐘內有七八個公園
然後去甜甜圈消磨、或是到隔壁看書

樓主你以後可能要走到五段頭新開的那家了
就是敦煌正對面

最近我朋友買新中街口的東方邊間
三千六百萬成交,貸了三千
東方是近四十年屋齡的民生東路第一代華廈之祖

民生社區
就是讚
洗盤洗的很徹底
現在年收少於五百萬的已經進不來了
不是在地人我也知道
一定是房租太高才要換點
難不成是老闆心血來潮想要把店改個位置玩玩
現在只是換個點
區內房租若續漲一定會收起來

書店算是利潤稍低的店
所以在房租漸增的趨勢下會被迫離開熱鬧的商圈
房租太高會使商圈同質化單調化
即使光鮮亮麗機能卻會減弱
因為失去了多元性

把那些財力不夠的店家洗出高尚的社區
也許有些人覺得這樣很好吧


mopher wrote:
不是在地人不要亂猜測

金石堂是換點,不是經營不下去

民生社區的金石堂生意好的很

隔壁的甜甜圈也不差,晚上悠閒時光就是帶小孩去民生、新中、富錦公園聯走,五分鐘內有七八個公園

然後去甜甜圈消磨、或是到隔壁看書



樓主你以後可能要走到五段頭新開的那家了

就是敦煌正對面



最近我朋友買新中街口的東方邊間

三千六百萬成交,貸了三千

東方是近四十年屋齡的民生東路第一代華廈之祖



民生社區

就是讚

洗盤洗的很徹底

現在年收少於五百萬的已經進不來了blockquote>
huron wrote:
不是在地人我也知道一...(恕刪)

民生社區是當年用美援來開發的"新"社區
棋盤式方正的街廓, 公園綠地處處可見
郵局或學校等公共設施也距離不遠
甚至汙水處理, 電纜地下化, "在當年"都是很"先進"的規畫

但是
本區4層樓無電梯, 而且略嫌狹小的公寓
也是以1960年代國民收入和生活水準來規畫的
以今日標準來看, 已過於老舊
但都更或改建反而不易

無意唱衰本區行情
但說年收低於500萬的已無法入住本區
也未免托大
倒是年收超過500萬的, 可考慮之物業更多, 反而未必考慮此區
就算 我家人年收入 全部加起來 ,也還離 500 萬 門檻 差遠了。

可是我昨天還在民生炒飯吃晚餐耶~~

500 萬? 誰定的規矩?


那家金石堂,原本一樓都是他的,後來一樓讓出幾乎一半給 Mr. Donuts。

接下來要搬家了喔? 恩~~~


幾年前,民生圓環旁邊,服飾店的 2F ,有誠品書局,後來也是收了,現在是一個聚會所。

mopher wrote:
現在年收少於五百萬的已經進不來了


不需要這樣誇張吧!
民生社區大的很。
民生社區好地方耶,走路好走,樹蔭也多。

年收500萬才能住阿,你當當初買那邊房子的人都這麼有錢阿。

不過現在要買的確沒個500萬還真難買勒。

Lassam wrote:
但是
本區4層樓無電梯, 而且略嫌狹小的公寓
也是以1960年代國民收入和生活水準來規畫的
以今日標準來看, 已過於老舊
但都更或改建反而不易...(恕刪)


所以為什麼要洗盤
所以為什麼五百萬年收入以下的進不來
因為
近乎原容積改建的都更模式可能只有洗盤後的新住戶負擔的起(民生東路新社區的住宅區容積率200%)
不必為民生社區擔心啦
生命會自尋出路
民生社區在我看來
將會是臺北市少數可以不變更原有都市計畫和土管規則而都更的地區之一
到時候
新房子還是矮矮的,只是「公寓」變「電梯公寓」,公園還是一樣的多,建蔽還是一樣的少,綠樹還是一樣大
但是房價就又不同了
金石堂有沒有要搬走我不曉得,但是距離300公尺內有兩家金石堂倒是挺好笑的。應該會關掉一家吧?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