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是:
中央銀行今天公布5月五大銀行新承作放款平均利率。在投資客退場、銀行承作自用住宅及菁英房貸下,5大銀行房貸利率只剩1.616%,沒人借錢,升不起來
日本策略大師大前研一昨天在總統府專題演講,以「精心調製的維他命」形容兩岸經濟協議(ECFA),認為這會補強台灣經濟;在ECFA、營所稅降到百分之十七、大三通優勢下,「日本公司也可能會(被吸引)搬來台灣」。
在官方全力「打房」下,不少新建案6月迄今竟出現「零成交」罕見現象,在中國的北京及上海蔓延
第5次江陳會預定28日在四川重慶舉行,預定簽署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和IPR(智慧財產權保障協議)是否已經爭取到PE、PVC或汽車整車等部分,江丙坤說,要視明天協商結果而定,不過他說,清單項目「比我們預期的更多」。
升了息之後,造成一般民眾的可支配所得減少,對正在復甦的經濟也是一種反作用力,影響的還是小老百姓.
到時消費力減少,經濟狀況開始下滑,企業降低人事成本,失業率上升,繳不出房貸的人增加,法拍屋就多了起來,
房價下跌,可是買屋的人也相對減少,因為在就業狀況不穩定下,誰敢買房子;這樣對整個國家一點好處都沒有.
另外,升息對ECFA有什麼影響我真的一點都看不出來,ECFA主要是降低我們賣到大陸東西的關稅,相對的我
們也必須降低某些大陸進口到台灣的關稅,和升息...
央行強阻外資,...外資滙入台灣主要的用途還是買股票,基本上買房地產的是少之又少,很少聽到說台北市標售
那一筆土地是讓外資買走的,因為有法令的限制.
強阻外資,對台灣最大的影響就是造成股市下跌,投資人的口袋縮水,可支配所得減少,消費力降低...
我想經濟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大家多關心多了解一點,對大家都有好處.
而小老百姓要如何拼經濟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12分的努力去賺錢,用10分的力氣花錢.
"消費"就是活絡經濟最基本的辦法.
新經濟學之父凱恩斯---節儉的矛盾,有空可以了解看看.
如果政府有能力
美國怎可能會發生 2房問題和 金融風暴 ?
通常是崩盤後
政府才會猛然醒過來 .. 原來 房價高 對整體是不好 .
同樣其他如股市也是 .
政府不論那一國 都想控制 , 但是如大陸 人民幣為何會升 ?
如果能控制 就跟本連管都不須管 rmb 好好在那 . 但是現在 rmb 升
大陸只是壓抑下 但是 早晚得升 .. 說穿 大陸政府也沒能力控制 .
經濟活動不是一個人 是多數人 + 多個財團 .
拿高速公路來說 晚上沒車 , 某晚 大家都認為可能沒車
全開上路 , 就大塞車了 ..因為參家人多變數太多 . ECFA效應和先前 消費卷一樣 , 整體影響不大 .
房地產何時垮 , 不知道
目前就是高風險
但是高風險下還是有人能賺錢 .
但是 會不會有人 是最後一之白老鼠 當然有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