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班都是同事買屋長買屋短的
沒想到去台南出差也被消遣
"你們台北人都好慘呦,房子那麼貴給誰住呀,怎麼政府都不管管呀"
我是不知道政府怎麼管啦
假如是拿所有人的納稅錢來亂搞
我寧可政府去救助該幫忙的人
是有多少人想在台北買房子呀
1. 加快大台北基礎交通建設.. 讓在台北市中心工作的人可以多一些選擇.. 政府現在有慢慢在做..
2. 興建經濟房.. 以個人(或家庭)所的條件.. 出售或長期出租.. (大陸已經大規模在做.. 也列入重大施政方向)
3. 改革租稅制度:
(1) 征收"非自用住宅稅".. 只要不是自己"住"的.. 每年要多交稅
(2) 以"市價買賣差額"課征所得稅.. 落實漲價歸公的精神.. 畢竟房價及土地上漲不全是持有者的努力.. 而是全社會民眾的貢獻.. 現行以"公告"價值課稅.. 顯有失公平
(3) 課征豪宅稅
4. 建立房屋土地交易檔案.. 公諸大眾..
5. 貸款政策.. 傾向首度購屋者.. 第二套房強制提高自備款比例.. 嚴格信貸信用查核(防泡沫銀行呆帳)
6. 國有土地標售條件加住開發計劃及回收條款.. 以防囤地漲價..
7. 控制市場過多的資金進入房地產做短進短出的炒作.. 比如限定1年內買賣的房產或土地以較高的稅率課征"市價買賣差額"所得稅....
我在大陸外商工作多年.. 前述的政策都是有例可循的.. 在歐美及大陸都有成熟的經驗的.. 台灣號稱網路資訊最發達的國家.. 人口土地都不大.. 做起來真的有這麼難嗎?
如果說.. 一時政策尚需立法院修法.. 無法馬上落實.. 政府至少要告訴民眾.. 改革的決心.. 打算一步一步推動.. 吳院長不是說"庶民經濟"嗎? 到目前.. 我看不到實質作為.. 連一點"宣示"性的決心都沒有...
各位版友們.. 你關心ecfa嗎? 我想ecfa沒有比房價狂飆來得重要..
政府官員正在考慮房屋稅依照市價課徵。
若仿照美國2%左右稅率,
3000萬房屋年繳房屋稅約60萬元,300萬的房屋年繳6萬,
(有台北精華區諸多房產的高官們,如此可逼他們繳多一點稅貢獻國家)
整體來說除了可以充實國庫,
很多人看到這種稅金會寧願租屋,亦會有壓抑房價效果,
接著便會出現許多房屋租賃物業公司,房價也只會跟著薪資正常波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