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內湖傳奇 -- 工業區也能炒成高級區

感謝CA91007 提供許多內湖輕工業區資料 (也就是他們口中的內科),他還誇下海口,內湖輕工業區比起敦南商圈,東區還要更好。

CA91007 wrote:

中華民國96年8月31日 發文字號:府建一字第09632672400號
公布臺北市內湖輕工業區輔導管理辦法 ..................

臺北內湖科技園區
........... 如其營業項目歸屬於下列行業之一者,不得進駐本園區(其餘行業亦需符相關法令規定,始得進駐;且營業場所不得作為賣場或門市使用): 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第五條建築物使用組別之使用項目第五十五組「公害嚴重之工業」或第五十六組「危險性工業」,但臺北市內湖輕工業區輔導管理辦法另有公告之行業,則不在此限。



公害嚴重之工業是不能進駐,但有公害 (只要宣稱不嚴重) 的還是能進駐的內湖輕工業區,居然能拿來當做利多炒作,還能炒到每坪 100 萬元/p , 台灣的工業區原來是這麼值錢,可能是台灣經驗跟普世價值不同吧。

台灣其他因為有工業區而炒不高的地區 ,應去內湖取經。 不久, 絕對可以超英(肯新頓區)趕美 (中央公園),成為全世界最高級的一區。
2009-07-02 12:37 發佈
去內科又看不到半條產線,
連這樣你也要拿出來講!
內湖就是市郊,騎車到台北東區也不近,房價或許被炒高了沒錯。
但是老是拿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論在貶低一個地方,
從29/p的閱讀歐洲(商業用地)吵到現在,
你還不嫌煩啊,
底下的不要在跟這位仁兄在這個話題上打轉了,
有興趣跟他吵的去智邦把文章轉過來就好。
開版根本不懂內科的整個由來吧。

------------------------------------------------
內湖科學園區是民國76年開始土地重劃
民國84年, 也就是阿扁當上市長那一年開放廠商進駐
最初的名稱並不是科學園區, 而是內湖輕工業區

馬英九當市長之前, 內湖輕工業區產值非常彽
主要原因是阿扁當市長的時候
內湖輕工業區是作為傳統輕工業區
而照阿扁市長的規劃
內湖輕工業區是作為當時台北市內一些地下工廠
例如印刷廠、廢五金、染鍍廠的去處

但問題是這些工廠之所以會成為地下工廠, 多少有它背後的原因
也許是資金不足, 也許是技術不足
阿扁一廂情願的希望這些廠商搬到內湖輕工業區,
但客觀因素讓這些廠商根本不捧場
結果大片園區土地閒置, 空有不動產業者進場炒作, 卻少有廠商進駐

到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前, 阿扁跟馬英九都想起內湖輕工業區
當時阿扁喊出的口號是資訊科學園區
奇怪的是阿扁那時候已經當了三年半的市長, 卻都沒有著手去做
偏偏要選舉了才拿出來講, 而且除了口號, 也沒有講要怎麼做
馬英九當時則是喊出內湖高科技產業園區, 要放寬業別進駐

後來大選結果, 馬英九贏了
兩年後, 馬英九實現競選支票, 修訂完成「台北市內湖輕工業區輔導管理辦法」
「經過一番努力」才有今天從業人員9萬多人 產值兩兆多的內科

-------------------------------------------------------

換言之開版的講的公害產業,根本沒有進駐過內湖輕工業區這邊。
完美女神
呵呵..讓樓上說對了~那裡根本就沒有發展過甚麼輕工業~不過呢!過去是那樣的稱呼是沒錯~25年前念國中時~那一帶比較像荒郊野外~騎腳踏車看過去~說是輕工業區倒也還好~我個人是覺得比較像農地~竹林-豬舍-魚池-紅磚瓦房反倒是比較多~當然這種事情只有住附近的才會知道~至於為何"房市高手"對於內湖的高房價很有意見~本人就不曉得心態了o
喊多也好~家裏三間房都在內湖~喊空也好~反正內湖向來就是我想買台北市的首選o(沒辦法!根在內湖)
不過這也讓我知道~有些人只知道照本宣科的講~自以為很了解內湖~呵....我笑了o
要我來說呢!內湖哪能一坪值100萬~一坪五萬塊我都嫌貴~30年多年以前~高速公路交流道旁~一坪還不到4萬塊就能買到(那時候哪來的捷運?有交流道就算是便利的建設了)~現在1坪100萬根本就是搶劫o(怎麼可以比我家還貴咧?)
不過想買一坪不到4萬的人~至少要早出生個快40年就是了o呵呵..

Reich wrote:
「經過一番努力」才有今天從業人員9萬多人 產值兩兆多的內科


很好奇, 內湖幾乎無工廠, 兩兆產值從何而來?
還是只因很多公司的總部及發票在這裡, 整個企業的產值就全算內科的產值???
esniader wrote:
很好奇, 內湖幾乎...(恕刪)

>>回樓上的~答案你已經講出來了o
esniader wrote:
很好奇, 內湖幾乎...(恕刪)


繳稅之類的吧。請問公佈的單位,我只是引述。

例如:http://blog.yam.com/bestoffice/article/13056211

內科營收2.29兆慶豐收

中國時報 C1/台北‧教育 2007/11/09
【朱芳瑤/台北報導】 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去年營收突破2.29兆,遙遙領先竹科、中科及南科的總 和,目前已有3000餘家廠商進駐,就業人數近9萬人,北市府八日在內科時代廣 場舉辦歡慶豐收會,同時還辦理徵才博覽會,提供500個以上中高階工作機會。

後面就不引述了,反正9萬多人就業,只要10%想買靠近工作地點的房子,內科附近就多了9000人想買房...
完美女神
另外內湖以前所謂的輕工業~比較集中在新明路那一帶(小弟祖厝在此)~這輕工業廠房~以三陽機車為首也是最大~其他多半是小型鐵工廠~或是電鍍~或是修車廠這一類的~至於為什麼集中這一帶~很簡單~當時這裡靠近市中心~也因為這樣~也造成內湖其實一大片荒地~其實並無太多小型工廠~所以各位基本上~應該也沒聽過內湖有甚麼污染事件上新聞~倒是臨近的南港比較多~內湖最常上新聞的~就是焚化爐還有垃圾山(周遭也是所謂的工業區)~可是這兩樣嫌惡設施~其實只有條安康路(新明路直走到底~往東湖方向)可接通~其餘的內湖~幾乎沒有嫌惡設施~反倒是有許多的好山好水~環境很優美~後來發展成內科~真的是讓人意外~也造成讓人意外的房價o
換個角度想,為何內湖房價可以這麼高? 人都喜歡依循過去的經驗來評判事務。真要這麼說,現在房價最貴的地方怎麼不是迪化街或是西門町?確是信義計畫區和大安區?
股王也不是一上市就是股王,宏達電一開始也是只有幾十塊而已,內湖沒它的條件自然就不可能那麼高,不然三峽淡水林口炒那麼凶怎麼不來個每坪50萬?
想要的太多?!其實需要的並不多‧‧‧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