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的評比,基隆常不理想,但在大陸的評比的城市範圍更廣達294個,基隆的評價反而有多項競爭力到前十名,個人認為基隆也沒那麼差,大陸有許多城市早已超越台灣的台北,他們官方依舊認為基隆有不錯的城市競爭力,居住在這裡的人們,或許台灣的評比基隆的名次不好看,但連13億的大國都看的起基隆了,實在也不需要別人看的起我們,自己卻看不起自己.
《2011年兩岸城市競爭力藍皮書:兩岸城市競爭力報告》資料來源,對岸社科院
報告對城市競爭力指數構成指標的全國294個城市綜合競爭力進行分析和比較發現:
綜合增長競爭力:前十名的城市:鄂爾多斯、鐵嶺、白山、遼源、營口、包頭、防城港、朝陽、白城、清遠。
經濟規模競爭力:前十名的城市:上海、香港、北京、廣州、深圳、天津、重慶、佛山、台北、杭州。
經濟效率競爭力:前十名的城市:台北、香港、台中、高雄、新竹、澳門、東營、東莞、佛山、基隆。
發展成本競爭力:前十名的城市:海口、三亞、亳州、香港、咸陽、台北、基隆、台南、常德、長沙。
産業層次競爭力:前十名的城市:北京、香港、上海、台北、基隆、深圳、高雄、新竹、台中、台南。
收入水準競爭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台北、澳門、新竹、高雄、基隆、台南、、台中、上海、北京。
幸福感競爭力:前十名的城市:石家莊、臨沂、揚州、承德、濱州、萊蕪、鶴壁、包頭、北京、新竹。
內文搜尋

X